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采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期间接诊的1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采用基础护理方法,实验组采用临床护理路径,观察分析两组的护理质量和满意度。结果采用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服务品质、护理安全、技术操作以及患者满意度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性白内障的临床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关键词:老年白内障;临床护理路径;效果;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何侣萍.老年性白内障护理中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模式的效果观察及满意度评价[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91+293.
引言
白内障属于常见眼部疾病,主要是由于晶状体代谢紊乱,导致晶状体蛋白质变性而产生浑浊,多发于老年人。目前临床治疗方法主要是手术。我国老年白内障患者逐年增多,得到医疗界的广泛关注。在医疗条件不断完善,服务水平得到提升的背景下,根据患者的病情对患者采取全面的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提升患者的临床护理体验,帮助患者获得更佳的康复效果,使医护人员能够主动关注患者的身心状态,并采取有效的干预方法。本次研究根据我院对老年白内障患者的实际护理案例进行研究分析,现报告如下。
资料和方法
资料。选取我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接诊的110例老年白内障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55例,对照组男性30例,女25例,平均(66.7±5.8)岁,左眼患病者26例,右眼患病者29;观察组男性31例,女性24例,平均(67.1±5.6)岁,左眼患病者27例,右眼患病者28例。分析两组临床资料之间无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所有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并同意。
方法。对对照组采取基础护理方法,包括:在患者入院后对患者进行接待和环境介绍;介绍检查目的、手术治疗方案及疾病的相关内容,减少手术风险;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保证患者术后休息,并认对患者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对观察组患者采取临床护理路径,护理小组由科室领导、护士长以及护士组成,并明确好分工与责任[1]。具体内容如下:
①入院当天:全面评估患者病情,了解患者的背景资料和过往治疗情况,为接下来的治疗和护理做好准备;为患者介绍医院周边环境和规章制度,消除患者对环境的陌生感以及对治疗的紧张心态;辅助患者做好术前检查,介绍治疗方法,并使患者知晓临床护理路径的目的,为获得患者的配合打下

基础;对患者介绍疾病知识和手术步骤,以及术中、术后需要遵循的注意事项,缓解患者的紧张和焦虑;为患者营造温馨整洁的住院环境,通过轻音乐和交流患者感兴趣的话题使患者心情愉悦。②手术中:手术前,护理人员为患者冲洗泪道、结膜囊,将患者送入手术室;手术结束后帮助患者安全返回病房卧床休息,对患者的病况进行观察和记录,并向患者清除的传达手术后的注意事项和护理方法;为患者安排健康合理的饮食,建议患者多食用高纤维的新鲜水果和蔬菜,避免使用刺激性的食物,确保患者能够顺畅排便;③术后第一天:根据医嘱为患者上眼药,介绍眼药的正确点法和注意事项;为患者普及并发症相关知识,缓解患者对病情的担忧,通过有效方法减轻患者的不适症状,确保患者能够配合术后恢复[2];④术后第二天:对患者及其家属进行出院后的护理指导;提醒患者在家的注意事项,保证患者充足的休息和健康规律的饮食;做好眼部防护工作,避免出现感染;定期电话或门诊回访患者的恢复情况,耐心解答患者的疑问,保持与主治医生的沟通。
指标观察。①护理质量:按照《护理质量标准与持续改进手册》中的病房管理、基础护理、服务品质、护理安全、护理文书、技术操作进行评分,分数越高,护理质量越好[3]。②护理满意度:问卷打分,主要项目有护理人员的工作态度、工作质量以及巡视工作,80分及以上为满意,不足80分为不满意。

统计学分析。通过SPSS 20.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检测结果通过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采用t检验进行比较,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

检验法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对比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发现,实验组的各项得分显著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2.2两组患者满意度。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发现,实验组患者对护理各项工作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3讨论
老年人为白内障的多发人群,造成白内障的原因较多,主要包括局部营养障碍、辐射、外伤、中毒、免疫和代谢异常,一般分为先天性白内障和后天性白内障两大类。老年白内障大多为后天所致,后天性白内障又可细分为六类:老年性白内障、放射性白内障、并发性白内障、代谢性白内障、外伤性白内障以及中毒性白内障。老年性白内障也叫作年龄相关性白内障,临床表现为视力浑浊和视力下降,情况严重者会导致失明。对患者实施手术后需要通过科学有效的临床护理路径帮助患者更好的恢复,避免术后并发症的发生。这种护理方法以循证医学为基础,将患者入院后的检查、手术治疗以及术后护理环节进行合理安排和周到考虑,满足患者的治疗需要和人性化需求,具有系统性和规范性,可以对患者的病情、心理状态、治疗以及护理方法有更全面的考虑,保证患者能够积极配合。
本次研究通过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实验组的护理质量各项评分以及患者满意度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证明,通过临床护理路径能够显著提升临床护理效果,提升患者满意度,有效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使患者能够配合治疗,从而缩短住院时间,减少患者的经济压力。普通护理方法缺少对整个治疗环节的把控,不利于患者对治疗和护理过程的配合,容易造成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综上所述,运用临床护理路径可以显著提高老年性白内障的护理质量和患者满意度,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易妳.临床护理路径在眼科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6):158-159.
[2]张雪.实施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手术患者优质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17,33(3):149-150.
[3]李文琳.临床护理路径在白内障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1):151-15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