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分析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自然界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本院接收的5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相关资料,根据是否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分为观察组(n=262)和对照组(n=238)。比较分析两组产后出血率、产程时间以及新生儿apgar评分。结果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能够有效缩短初产妇产程时间,降低产后出血率,对保障母婴健康和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气囊仿生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初产妇;产后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魏国荣.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自然界分娩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9,292.
0引言
自然分娩是社会各界公认的产妇最安全的分娩方式[1]。但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和思想观念的转变,自然分娩率有降低趋势,剖宫产率的升高加大了母婴相关并发症发生风险,给产妇家庭带来一定经济负担[2-3]。积极探索安全有效、痛苦小的助产护理技术对减少剖宫产意义重大。气囊仿生助产护理是临床较新的助产技术之一,本文主要探讨其在促进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对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生产的5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的产妇设为观察组,共262例;未应用该护理技术的产妇设为对照组,共2 3 8例。对照组产妇年龄2 1~36岁,平均(2 8.2±5.4)岁;观察组产妇年龄20~36岁,平均(27.9±5.8)岁。入组产妇均为足月、单胎妊娠初产妇,胎位正常,Bishop宫颈评分[4]≥8分。排除软产道与骨产道异常或畸形产妇,合并孕期并发症产妇,产前出血、胎位不正、胎盘早剥者。两组产妇一般资料差异不明显、可比(P>0.05)。产妇及其家属自愿选择自然分娩,对研究内容知情,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许可研究。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238例初产妇均为常规自然分娩;观察组262例初产妇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自然分娩。具体操作:指导产妇取截石位,常规铺巾、消毒后严格按照无菌规定实施操作;产妇宫口开至5 cm及以上时予以人工破膜术,观察羊水性状;使用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依次扩张阴道上段、下段,扩张值均为8 cm,其中上段扩张2次,时间5 min,下段扩张1次,时间3~5 min;若产妇宫缩不理想,及时静脉滴注宫缩素(浓度0.5%)维持有效宫缩。
1.3观察指标
观察记录两组产妇第1产程、第2产程及总产程时间;比较产妇产后出血率,即产后2 h全部出血量300 mL以上;评估新生儿Apgar分值[5],0~3分为新生儿重度窒息,4~7分为轻度窒息,8~10分为正常。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由SPSS 20.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s)(%)表示,以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产程时间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产后出血率比较
观察组产妇产后出血率低于对照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2.3新生儿Apgar评分比较
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见表3。
3讨论
近年来,我国自然分娩率逐年递减,剖宫产率有所上升。作为有创性手术,剖宫产切口愈合时间较长,尽管随着手术操作水平和麻醉技术的进步大多剖宫产产妇术后切口愈合良好,但仍有产妇存在切口感染、裂开、液化等并发症,产后大出血潜在风险升高[6]。自然分娩是世界公认的最安全分娩方式,不仅可提高分娩质量,还可避免切口带来的一系列并发症风险[7]。气囊仿生助产护理是临床逐渐普及的一项非药物助产技术,该技术通过物理作用对产妇宫颈组织进行松弛干预,能够保障宫颈成熟,尤其对于初产妇阴道扩张效果理想[8]。气囊的应用可提前扩张软产道,从而降低胎头下降阻力,一方面可改善胎儿宫内缺血,另一方面还有助于缩短产程时间,最终保障母婴安全。本文回顾性分析500例自然分娩初产妇,发现应用气囊仿生助产护理的观察组产妇产程时间较常规分娩的对照组明显缩短,且产后出血率显著降低。观察组新生儿Apgar评分优于对照组,即表明观察组新生儿窒息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自然分娩中应用效果显著,有利于缩短产程时间、降低产妇产后出血率,同时改善新生儿窒息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梁丽碧,吴惠琛,周丹萍,等.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效果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2):169-170.
[2]韦柳红.气囊仿生助产护理在产妇分娩过程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7,10(3):141-142.
[3]刘伟武,罗宇迪,李云端,等.气囊仿生助产术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阴道分娩中的临床应用[J].广西医学,2018,40(12):90-92.
[4]马海燕,秦秀妹,黄静.气囊仿生助产术在初产妇足月头位分娩中的应用观察[J].当代医学,2017,23(30):68-70.
[5]饶文玉,姚娟,区少心.气囊仿生助产在瘢痕子宫再次妊娠足月分娩产妇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7,23(16):31-33.
[6]邹穗怡,李桂联,岑晓燕,等.全自动气囊仿生助产仪助产分娩技术对产妇和新生儿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2017,7(6):55-57.
[7]廖东林,廖玲,李慧龄,等.骨盆摇摆配合气囊仿生助产降低首次剖宫产率的效果研究[J].中国妇幼保健,2017,32(4):849-852.
[8]邓军燕,姚楚娟,张慧敏,等.气囊仿生助产术联合自由体位对分娩结局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7,14(15):60-6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3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