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价值。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318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159例。对照组采用盆底肌肉锻炼进行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联合盆底肌电刺激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器官功能改善情况。结果观察组治疗后的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FIQ-7以及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对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盆底功能障碍,恢复盆底肌力量,值得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盆底肌电刺激;盆底肌肉锻炼;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高丽丽,王招娟.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71,278.
0引言
由于女性在妊娠期特殊生理状态的影响,导致患者在分娩之后,盆底支持结构将会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以及功能障碍,大部分分娩后的女性或者老年女性将会出现盆底功能障碍[1-2]。大部分患此病的患者均主要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以及压力性尿失禁等,如果对产后患者处理不当则很可能随着患者的年龄增加而使得患者的盆底肌功能下降,这将会使患者的盆底功能障碍更加严重。在治疗的过程中如果对患者进行早期的干预治疗则可以有效控制患者盆底功能障碍疾病的发生。本次研究主要以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为主,研究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妇产科收治的318例产后盆底肌功能障碍患者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按照掷硬币的方式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共159例患者,年龄为20~42岁,平均(28.34±3.28)岁;对照组共159例患者,年龄为21~43岁,平均(29.43±4.82)岁。所有患者均根据国际尿控协会制定的诊断标准进行诊断,均为单胎顺产产妇且没有其他泌尿系统感染以及阴道炎等疾病,排除心、肝、肾功能衰竭者,精神异常无法配合治疗者,所有患者均自愿接受治疗。两组患者的基本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
医护人员在开展治疗之前首先通过调查询问以及检测等方法来了解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并且对所有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了解盆底功能障碍疾病发生的原因以及采用的治疗方法,从而使得患者更加愿意配合医护人员进行治疗。
对照组患者则采用Kegel运动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需要取仰卧位,并且在训练的过程中不要屏气,而要进行正常的呼吸,注意力需要放在盆底肌上。主要训练方法为收缩并且保持5 s,接着放松5 s。每次训练最少做10次,并且持续15~30 min。如果5s收缩完成得很好则可以将保持时间延长到10 s,每次最少需要做10次,但不得超过20次。
观察组患者则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上半身与下半身成120°,双腿自然外旋,全身放松,并且将刺激电流从0 mA逐渐增加至60 mA,这时患者的会阴以及肛门将会出现收缩现象,当患者出现明显不适情况时,则为患者采用不同强度的电刺激治疗方式来帮助患者促进盆底肌肉的康复,每周2~3次,每次20 min。
1.3评价指标
对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了解患者盆底功能障碍(PFDI-20)以及盆底功能影响(PFIQ-7)方面的评分,并且对照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盆底功能障碍指标情况[3-4]。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的数据录入以及计算采用SPSS 20.0软件实现,计数资料则采用(%)来表示,计量数据则采用(±s)表示,分别以2与t检验,如果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肌力评分对比
两组患者进行治疗之后的肌力情况均有所提升,但是观察组的肌力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FIQ-7以及PFDI-20评分状况对比两组患者治疗之后,评分均有所降低,但是观察组的评分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elvic Floor Dysfunction,PFD)表现为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和压力性尿失禁(Stress Urinary Incontinence,SUI)等一系列盆底损伤与缺陷。PFD病因很多,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妊娠和分娩是PFD的独立危险因素。妊娠期随着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的慢性牵拉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妊娠期激素水平变化改变了盆底结缔组织的胶原代谢,导致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增加了POP的发生风险。分娩时盆底受胎头挤压,盆底拉伸延长,肌肉高度扩张,使盆底发生去神经改变,结缔组织间连接发生分离等变化。由于受到分娩的影响,产妇可能会出现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情况,目前治疗盆底功能障碍的方式较多,主要为肌电刺激以及盆底肌功能锻炼[5]。盆底肌锻炼是一种采用较多的保守治疗方式,主要通过让患者锻炼耻骨至尾骨的肌肉群的方式,从而使得患者能够更加有节奏地收放盆底肌肉,从而达到强化患者盆底肌肉的收缩次数以及收缩强度[6-7]。而肌电刺激法则是对患者采用不同参数的电极刺激,使得患者的交感神经通路更加兴奋,从而达到防治肌萎缩的目的,此外,刺激还能使得患者产生电生理活动,能够有效触及肌肉群以及组织,更加有利于肌肉群的收缩。通过两种方式的联合使用,能够有效帮助患者恢复盆底器官功能。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治疗后的肌力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治疗后的PFIQ-7以及PFDI-20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这一结果说明,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锻炼进行治疗,能够有效恢复患者的盆底肌力量,降低盆底肌障碍以及盆底功能影响,能够帮助患者有效恢复盆底肌功能。这一结果与王燕[8]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一文中的数据一致。
综上所述,对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患者采用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的方式进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盆底障碍以及功能影响,恢复盆底肌力,值得应用与推广。
参考文献
[1]余湉.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31):154-155.
[2]孙梅芳,母华欣.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疗效观察[J].中国计划生育学杂志,2017,8(1):29-31.
[3]杨柳.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PFD)的效果观察[J].医学信息,2018,9(43):88.
[4]潘晓娜.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效果[J].医学信息,2017,29(25):11-12.
[5]陈聪,陈晶晶,陈育梅.盆底肌功能锻炼联合肌电刺激对盆底功能障碍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17,8(32):5850.
[6]任佳.盆底肌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对产后妇女盆底康复的效果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4(6):45-46.
[7]赖影.盆底肌功能锻炼与电刺激联合生物反馈治疗产后盆底功能障碍的临床研究[J].黑龙江医学,2017,8(3):280-281.
[8]王燕.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肉锻炼治疗产后女性盆底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价值研究[J].现代医药卫生,2018,9(23):33-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