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培训模式应用与护理培训中的具体方法与取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是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集的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共计34名。全部研究资料均符合本次研究的要求,并按照所实施的培训方式不同将34名护士分为两组:观察组17名和对照组17名,观察组培训护理进行护理培训,对照组学员实施传统的护理培训,干预后比较两组的培训效果情况。结果统计两组的考核达标率情况,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学员满意度情况比较为观察组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均小于0.05。结论在护理培训过程中实施培训模式,能够达到很好的培训效果,值得在实际培训工作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培训;培训模式;考核达标率;培训满意度
本文引用格式:朴英花.培训模式在护理培训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200,211.
0引言
社会在不断地发展,人们对医疗工作的要求也普遍升高,尤其是对医疗护理工作,更是要精益求精,以达到患者预期的疗效。那么要想不断提升护理质量,为广大患者所满意与信赖,就要不断提升护理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与专业操作技能水平[1]。每年,本院都有很多新入院的护士,而对这些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实施培训是其走入工作岗位的第一步,本研究意在改进传统的培训模式,应用更加有效且科学的培训模式,以不断提升护理队伍的综合素养,进而不断提高护理工作质量,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本院在2018年3月至2019年7月收集的新入院的护理人员,共计34名作为研究资料,全部研究资料是经过评估后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并经过护理人员的同意。按照一定的分组标准将全部研究资料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纳入护士17名。下面分别介绍一下两组的基础资料:
观察组(17名):护士的年龄为24-27岁,平均年龄为(25.33±0.50)岁;受教育程度:专科名10名,本科7名。
对照组(17名):护士的年龄为25-28岁,平均年龄为(26.66±1.00)岁;受教育程度:专科名11名,本科6名。
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的基础资料情况,无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具备较好的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培训方式。
观察组:在护理培训中应用培训模式,主要方法如下:
1.2.1理论授课
理论授课是最基本的教学内容,理论授课的方式为以班级授课的方式为主,要向护理人员详细讲解护理定义和操作流程、注意事项等知识,基础的护理技术内容主要为:导尿术、除颤技术、心肺复苏技术、鼻饲技术等等,这些都是在临床上比较常用的护理技术,理论授课的学时为1.0-1.5个[2]。
1.2.2多媒体教学
以《基础护理学》第5版作为教学教材,让专业操作人员为新护士进行操作示范,并进行拍摄制作。应用多媒体的形式授课并向学员反复示范,将护理操作过程动态化,加深学员印象,0.5-1.0个学时。
1.2.3由护理部的专职教师亲自为学员做护理示范[3],以此不断提升学员的实际操作能力,学时为0.5-1.0个。
1.2.4分组训练
把全部学员分成几个小组,选出能力较强的学员做小组长,然后实施分组训练。主要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等形式让学员掌握护理知识与提升护理操作能力,老师负责在此期间对学员进行全方位的指导[4]。
1.3观察指标
对两组学员进行护理知识、技能的考核,根据每项考核评估出分数,满分为100分,优秀:90分及以上,达标:80-89分,不合格:79分及以下。统计两组学员的考核达标率。同时,应用医院自行制定的培训满意度调查问卷对学员的满意度进行调查,并比较两组的满意度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对全部数据均实施统计学分析,在此期间应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应用均数表示,计量资料的对比应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的统计分析则采用2检验,以最后得到的P的数值来判定结果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学员的考核达标率情况见表1。
2.2对比两组学员的培训满意度见表2。
3讨论
护理是一门基础的医疗操作工作,同时护理工作又是一门艺术,要想达到理想的护理效果,进而取得患者的信赖与支持是不容易达到的。尤其是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进步,人们的生活质量不断提升的现在这个社会阶段,人们对医疗护理工作的要求更高了,要求护理服务是全面的、科学的与有效的[5,6]。这就要求在实施护理培训过程中,更要重视培训的质量与效率,为临床培养出优秀的护理人员,为广大患者造福。新护理人员的护理培训,一向是医院护理管理工作、护理继续教育以及护理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那么怎样做好新入院护理人员的培训工作,应该是护理管理者与医院相关部门人员重点关注的问题[7]。
医院招聘的护理人员来自各级院校,学历水平不同,学员的实际素质也不同,面对这种现实情况,应使用有效的护理培训方法,让每一位新进护理人员均达到考核标准,以此保证护理团队的护理服务质量不断提升。经过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护理人员的考核达标情况显著高于对照组,并且在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也显著高于对照组,组间结果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8]。
总之,将培训模式应用在护理培训中能够取得理想的效果,可作为护理培训的首选培训方式应用在实际培训工作中[9]。
参考文献
[1]崔玉贤,张海燕.新毕业护士规范化培训中技能培训方法与效果评价[J].护理研究.2010,24(3B):745-746.
[2]谢美莲,郑一宁,刘登贤,等.对国内低年资护士院内在职培训模式的思考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3,13(4):88-90.
[3]庄晓艳,许勤,刘林,等.过程管理模式在护士危重急救在职培训中的实践[J].护理管理杂志.2013,13(10):742-744.
[4]袁小伶,韦素清,左凤华,等.行为导向教学法应用于低年资护士护理操作技能培训[J].护理学杂志.2012,27(5):71-72.
[5]王晓璐.新护士岗前培训中不同护理技能培训方法的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45):174-175.
[6]严美华.情景模拟教学模式在急诊新入科护士岗前培训中的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5(23):252-252.
[7]佚名.护理人员定岗后再培训的培训模式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8):279-280.
[8]严华.规范化培训在新入职护士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42):153-154.
[9]陈曙霞.情境教学在护理紧急风险预案教学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连续型电子期刊,2015(43):172-1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2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