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采用内镜进行消化系统疾病诊疗,需要专职护理人员的规范配合。基于这种认识,本文对内镜护理配合流程的标准化实践进行了探讨,然后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护理人员培训模式展开了分析,为关注这一话题的人们提供参考。
关键词: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培训模式;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比海且木·努尔沙依木.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的实践与培训模式探索[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57):59,63.
0引言
作为新型治疗手段,内镜技术的应用需要专职护士的配合[1]。在实践操作中,为提高内镜治疗效果,还应推动内镜护理配合流程的标准化发展。为达成这一目标,还要从源头抓起,加强专职护理人员的培训管理,使人员能够严格按照配合流程进行护理操作[2,3]。因此,还应加强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实践与培训模式分析,以便使内镜技术应用需求得到较好满足。
1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实践分析
1.1内镜准备配合流程标准化
在内镜护理实践中,负责内镜清洗消毒的专职护士应提前5min到岗,在日晨进行确认手术安排表,然后将各手术间第一台手术需要的整套常规器械、镜头、光束发放到指定位置,并备齐单独包装灭菌特殊器械,如无菌水、灭菌后的活检钳、注射器等。根据内镜检查信息,做好患者姓名、住院号、镜头号和诊断结果的记录,确认无误后签名。在内镜手术结束后,巡回护士应负责通知专职清洗护士,对内镜用物进行收取,给予初步流动水冲洗。按照清洗流程,之后需要将内镜拆卸,并在多酶溶液中进行浸泡,完成5-10min浸泡时间的设定,然后利用软毛刷和高压水枪进行彻底清洗[4]。利用超声清洗剂清洗6min后,确认器械冲洗干净方能将器械放入干燥柜中。在浸泡间隙,需按照标准流程完成下一台手术所需物品的发放,并做好登记工作。干燥10min后,根据不同灭菌要求进行摄像头数据线、光束等器械包装,利用高温高压灭菌措施进行分类灭菌,镜头等采用专用灭菌柜灭菌。每个月需要对内镜器械进行一次清理,针对损坏器械或问题器械,需要完成故障单的填写,标明原因和数量,然后根据内镜手术增长率、故障器械数量等进行器械申请表的填写,交由护士长进行采购审批。
1.2检查治疗配合流程标准化
在内镜诊疗工作中,专职负责配合活检组织标本和特殊治疗术的护士需要提前5min上岗,保证着装整齐,然后对检查需要物品进行确认。完成线路连接后,对光源进行检查,确认影像可用。在检查前,对病人姓名、检查目的等进行检查,结合病人状态进行心理护理,使病人紧张情绪得到缓解,能够以正常心态接受检查。在检查过程中,护士需要协助病人将卧位摆好,胃镜诊疗中通常采用左侧卧位,使两腿保持自然弯曲,有假牙病人需要协助其将假牙取下保管。进镜的过程中,需要嘱咐患者放松身体,头保持前倾状态。针对插入后患者恶心的现象,需要协助其进行深呼吸。在内镜检查期间,护理人员需要时刻观察患者反应,嘱咐患者将口圈咬住,以免出现咬坏镜身的问题[5]。同时应嘱咐患者不要吞咽口水,应保持自然流出状态,以免出现误吸问题。在检查期间,护理人员应配合医生熟练进行组织病理标本夹取。内镜检查完后,护士应向患者及家属进行术后注意事项的交待,并完成床单位整理,对消毒后的内镜进行更换,为下一台手术做好准备。针对内镜特殊治疗术患者,需要完成申请单核对,做好异物钳等特殊器材的准备。针对有止血需求的患者,需要提前准备止血物品。在特殊术实施期间,一旦发现器械故障,需立即通知清洗专职护士进行更换,采用单独包装无菌备用器械,协助医生继续手术。在全部检查完成后,应确认各物品归位,并对病理申请标本瓶上信息进行核对,确认无误后交付给卫生员,及时送至病理科[6]。针对住院患者,需要完成收费单填写,并进行各病区收费记账。
2基于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的培训模式
2.1理论培训模式
为推动内镜护理配合流程的标准化,还要采取集中讲解的理论培训模式,确保专职护理人员能够明确内镜护理配合流程[7,8]。培训时间为1周,需要结合培训人员从业年限、培训时间等进行课程内容和深度的设置,按照胃-肠-食管顺序进行内镜护理配合标准流程的讲解,对消化系统解剖、清洗消毒规范等内容进行深入介绍。在理论培训过程中,要求人员学习各类内镜及附件使用方法,并掌握器械维护保养流程,学习特殊内镜及器械操作技巧。在培训过程中,需要分阶段进行考评,分别考察人员对内镜术前准备流程、检查与术中护理配合流程、术后护理流程等流程的掌握情况。根据考核结果,随时进行培训内容调整,确认合格后才能进行下一阶段学习。在课程学习后,需要安排1周的观摩时间,使护理人员观摩内镜操作,使人员对内镜护理配合的感性认识得到增强。完成5例完整操作观摩后,采取录像和实际操作观摩相结合的形式,然后对观摩效果进行考察,合格后可以进入实训阶段。
2.2实践培训模式
完成理论培训基础上,需要实施实践培训模式[9]。在实践培训阶段,需要采用一对一带教培训模式,按照胃-肠-食管操作顺序进行内镜操作配合实践操作。在操作过程中,需要一对一讲解内镜操作护理准备、配合流程,确保人员掌握护理内容和并发症预防处理方式。在实践培训前2d,由护士利用动物配合内镜医生开展内镜术操作。经考核合格后,才能进行为期3周的临床操作实践。在实践过程中,护理人员首先需要进行术前准备操作,按照流程进行器械、物品和患者的准备。经过2周实践后,可以在专职带教教师指导下,配合医生进行内镜术操作,传递相应附件,并对使用中的附件进行清洁。在实践培训过程中,还应完成应急处理配合流程的练习,要求学员掌握内镜术出血的应急处理方法,按照流程进行适合器械的选取,熟练掌握止血夹的转向方法[10]。在熟练操作1周后,可以在教师指导下独立进行2例内镜护理配合。此外,还应对护理人员术后配合进行练习,要求护理人员结合患者病情教授患者及家属术后护理方法和并发症预防措施。针对培训学员操作情况,需要进行考评,确认学员是否正确掌握内镜护理配合流程,不合格需要重新进行实践培训。在临床实践阶段,每周需要举办一次小组讨论活动,由学员根据自身实践体会提出疑问,由指导教师或其他学员给出解答。通过相互分享成功和失败案例,学员可以进行失败教学和成功经验总结,为后续参与内镜护理配合积累知识和经验[11]。完成培训后,需要通过电话回访,确认学员在岗位上开展内镜护理配合的情况,解答学员困惑,在必要的情况下重新安排培训,确保护理人员能够严格按照标准流程进行内镜护理配合。
3小结
综上所述,推动内镜护理配合流程标准化,能够使内镜检查和特殊术得到高质量开展,从而在缩短手术时间的同时,减轻患者的痛苦。而想要实现内镜护理配合标准化操作,还要加强专职护理人员的培训[12],采取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培训模式,在集中讲解内镜配合流程的基础上,通过实践训练确保人员落实内镜护理配合流程,继而完成基础扎实的临床护理专家培养。
参考文献
[1]韦键,孟凡冬,李鹏,等.内镜护士规范化培训机制的探讨[J].中国医刊,2014(12):102-103.
[2]杜奕奇,王宇欣,王东,等.消化内镜培训新模式的建立与探索[J].继续医学教育,2014(1):1-3.
[3]娄兴旖,杨春锦,赵靓雯,等.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中应用PDCA循环培训的效果研究[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7,9(21):5-6.
[4]张敏,袁素平,周丽华,等.消化内镜专科护士培训实践和效果评价[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2(13):1-2.
[5]李玲霞,朱里.消化内镜护理风险控制中应用PDCA循环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7,5(35):139,142.
[6]马瑜华.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40):7834-7834.
[7]罗薇,姜海行,覃山羽,等.消化内镜医师规范化教学培训的临床实践[J].微创医学,2016,11(3):387-389.
[8]陈亚飞.消化内镜护士培训知识体系的构建[D].吉林大学,2017.
[9]徐雷鸣.阶梯式培训模式在消化专业研究生内镜教学中的应用探讨[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17,45(3):97-98.
[10] 马卫平,来宇旭,李悦,等.标准化护理在消化内镜室护理质量管理中的应用价值[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13):154-155.
[11]郦红.护理管理在内镜诊治中的应用[J].中国乡村医药,2017,24(14):81-82.
[12]向冬梅.内镜室护理管理中风险管理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16(84):62-62,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170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