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6 11:22:12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通过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为门诊处方管理提供依据。方法从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中每月随机性抽取100张共1200张处方进行分析,通过处方点评,评价门诊处方的合理性。结果1200张处方中共有160张处方不合理,所占比例为13.4%。具体包括不规范处方53张,用药不适宜处方85张,超处方22张,不合理处方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联合用药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结论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不合理处方问题,需要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管理,降低门诊不合理处方率。

关键词:门诊处方点评;不合理处方;处方分析

本文引用格式:顾玲.门诊处方点评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25-226.

 引言

处方是指导患者用药治疗的重要凭证,也是保证不同患者遵循个性化治疗的基础。合理的处方能够帮助患者达到疾病治疗目的,反之,不合理处方不仅会延误患者病情,而且还会造成各类医药资源的浪费,降低了公共资源的科学使用[1]。基于此,门诊处方管理中需要加强处方点评,依靠处方点评提高门诊处方合格率。本文结合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抽取的1200张门诊处方进行研究,回顾分析门诊处方中存在的相关问题,详细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从我院2017年1月至12月门诊处方中随机性抽取1200张处方实施研究,涉及男性患者670例、女性患者530例,年龄:2-77岁、平均年龄(50.71±4.95)岁。

1.2方法。门诊处方按照常规方法进行管理,处方点评主要依据:《中国医师药师临床用药指南》、《400种中西药注射剂临床配伍应用检索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不同药物使用说明书、《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等。对不合理处方类型和特点进行统计和汇总,对其中的不合理处方进行详细的分析点评。

1.3观察指标。观察指标为门诊处方审核后情况。

1.4统计学分析。采用软件Excel完成数据分析,不同处方点评结果为计数资料,使用百分率表示。

2结果与分析

2.1门诊处方点评结果。1200张处方中有1040张处方点评合格,合格率为86.7%,有160张处方不合理,所占比例为13.3%。具体包括不规范处方53张,占到0.33%;用药不适宜处方85张,占到0.53%;超常处方22张,占到0.14%。不合理处方主要表现为抗菌药物不合理使用、联合用药不适宜、诊断与用药不符等方面。

2.2门诊处方不合理用药具体分析

2.2.1超常处方


案例1:患者张某,男70岁,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急性支气管炎,门诊开具处方:三拗片0.5 g×24×2盒、肺力咳合剂100 mL×3瓶、苏黄止咳胶囊0.45 g×2盒,该处方中的肺力咳合剂以及苏黄止咳胶囊具有相同的药理作用,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无正当理由为同一患者同时开具2种以上药理作用相同药物”,判定其为超常处方。

案例2:患者李某,女性,53岁,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高血压,开具处方:泮托拉唑钠肠溶胶囊40 mg×14×1盒,按照药物说明,该药物适用于活动性消化性溃疡(胃、十二指肠溃疡),反流性食管炎和卓-艾氏综合症。对于高血压患者没有效果,按照《医院处方点评管理规范》中的“无适应症用药”,判定其为超常处方。

2.2.2用药不适宜

案例1:患者李某,女性,50岁,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心功能不全合并慢性胆囊炎,开具处方:美托洛尔(倍他乐克片}25 mg×20×1板、地高辛片0.25 mg×30粒、麝香保心丸22.5 mg×42×1盒,处方分析:地高辛和麝香保心丸合用导致洋地黄类毒性反应发生风险增加,如需合用,仔细监测洋地黄类强心苷药的血药浓度以及可能出现的毒性反应,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联合用药不适宜”。

案例2:患者张某,女性,61岁,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2型糖尿病伴神经并发症。开具处方:格列美脲片2 mg×12#×8盒、二甲双胍缓释片500 mg×30#×2瓶、二甲双胍片850 mg×20#×2盒,处方分析:该处方中的二甲双胍缓释片、二甲双胍片为同一种降血糖药物,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重复给药”。

案例3:患者顾某,女,6岁,儿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特指急性胃炎。开具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2袋、头孢美唑钠粉针1 g×2支1 g qd 2d用药分析:头孢美唑钠是一种半合成头霉素衍生物,抗菌活性与二代头孢菌素相近,根据药品说明书,其用药频次不足,头孢美唑小儿每日25—100 mg/kg,分2—4次/每日给药,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用法用量不适宜”。

案例4:患者田某,男,42岁,消化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浅表性胃炎,胃肠功能紊乱。开具处方:枸橼酸铋雷尼替丁片0.2 g×12#×5盒、双歧杆菌四联活菌片0.5 g×30×2盒,处方分析:铋剂能抑制、吸附、杀灭活菌,两者之间存在配伍禁忌,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有配伍禁忌或不良相互作用的”。

案例5:患者周某,女,47岁,妇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子宫切除术后改变,1型糖尿病周围循环并发症。开具处方:米格列奈钙片5 mg×36×1盒,根据药品说明书,米格列奈钙片适用于11型糖尿病,明显此患者临床诊断为1型糖尿病,所以此处方属于用药不适宜中的“适应症不适宜”。

案例6:患者王某,女,7岁,儿科门诊就诊,诊断为链球菌感染,开具处方: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2瓶,头孢美唑钠粉针1 g×2支,临床对于链球菌感染通常首选青霉素,对青霉素过敏可选红霉素、林可霉素,而该处方中选择头孢美唑钠粉针,属于不适宜处方中“遴选药品不适宜”。

\

 
2.2.3不规范处方

案例1:患者李某,男,62岁,内科门诊就诊,临床诊断为上消化道出血,开具处方:云南白药胶囊0.25 g×32×3瓶0.5g tid,龙血竭片0.4 g×36×6盒2 g tid,两种药用量均超过7d,这与《处方管理办法》规定:无特殊情况下,门诊处方一般<7日用量,“对于慢性病适当延长需注明理由”,此患者无慢性病,因而属于不规范处方。
案例2:患者王某,女,49岁,外科急诊就诊,临床诊断为胆囊结石伴急性胆囊炎。开具处方:0.9%氯化钠注射液100 mL×1袋、头孢尼西钠粉针0.5 g×2支、0.9%氯化钠注射液×1袋、山茛菪碱注射液10 mg×1支,根据《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办法》,《处方管理办法》等规定,结合我院实际,该医师无权开具头孢尼西钠粉针,因此该处方属于不规范处方。

3讨论与建议

3.1讨论。①随着公众法律意识以及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的提高,患者对门诊服务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门诊处方管理作为门诊管理的一个重要方面,门诊处方是否合理对医疗服务机构以及患者均有重要影响。②处方管理中通过采取处方点评,能够对不同处方从多方面做出综合性的评价与分析,便于提高门诊用药的科学性与合理性,通过发现门诊用药中的不合理问题,避免医患纠纷或者因为用药不合理引起的医疗纠纷。处方点评制度的知识能够保证不同门诊处方在使用前经过综合评价,保证处方中可能存在的不合理用药、不当给药途径、不当联合用药等问题及时被发现。③本研究中通过对2017年1月至12月抽取的1200张门诊处方进行点评,门诊处方合格率为86.6%,不合理占到13.4%,我院门诊不合理处方主要集中在医师未重视临床诊断,或者是临床诊断书写不全面,所以出现用药适应症不适宜,遴选药品不适宜等问题;其次,临床医师的法律意识,用药习惯与开具不合理处方也有很大关系;同时医院对不合理处方的管理力度不足也有待提高,因而需要采取有效的管理对策。

3.2建议。门诊处方点评可采取如下管理对策:①加强处方点评基础知识学习。组织门诊药师以及相关医务人员学习《处方点评管理规范(试行)》、《药品管理法》、《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处方管理办法》、《药理学》、《执业医师法》以及常用药物配伍禁忌等,通过业务学习与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用药知识与能力;②门诊处方管理制度的落实,临床医师需要严格按照医疗行业标准规范以及门诊用药原则等为不同患者开具处方,开具处方在使用前需要进行自查,便于发现处方中的不合理问题,不同药师需要每月进行总结,对处方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以及原因作出汇报;③处方管理的动态化。门诊药师在开具处方后,由专门的处方点评人员随机性抽取处方,并严格处方点评方法对其作出评价,比如通过Excel的形式对处方姓名、年龄、药名、规格、数量、标签、药品性状、用法用量、临床诊断等实施分析,对不同药物使用的合理性、正确性以及科学性作出评价[2];④建立处方点评赏罚制度。通过门诊处方点评,对其中存在的不合理处方对应的工作人员采取赏罚措施,如处方均合格的可给予奖励,而对于处方不合格率超过某一范围的,则需要采取经济处罚,提高医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与责任心;⑤落实药师干预。重视药师在处方审核和干预中的作用与地位,定期对门诊处方开具情况做出评价,对其中不合格处方进行分类统计。

上述相关措施中通过处方点评基础知识的学习与培训,能够帮助门诊相关人员提高用药知识,掌握处方点评要点以及常用药物的配伍禁忌等,这些都有利于消除不合理处方;通过落实门诊处方管理制度,依靠处方点评制度规范门诊处方用药,保证不同处方均得到全面检查与分析;动态处方管理有助于了解处方管理现状,为处方点评以及处方管理提供更多参考信息;建立处方点评赏罚制度也属于制度管理的一部分,此部分既能够抑制不合理处方,而且还能提高不同人员对处方审核以及点评的重视;药师干预则重在发挥药师的职能作用,依靠其丰富的药理学知识评价不同药物使用是否合理[3]。通过上述多项措施的综合应用,有利于提高处方合格率,降低不合理处方在门诊的应用。

综上所述,我院门诊处方基本合理,但是仍存在不合理处方问题,需要加强门诊处方点评管理,降低门诊不合理处方率。

参考文献

[1]宾雪英,邹琼芳,廖利,等.我院1200张门诊中药饮片处方点评与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9,32(03):465-467.
[2]刘利珍,马康.北京市延庆区医院2017年门诊西药处方点评及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03):109-111.
[3]张瑞,余士贝,张美娟,等.某院2017年度门诊处方点评回顾性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8):76-7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9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