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探究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后,对其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抽取本院检验科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生化、临检、免疫及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检验标本56294例,分别给予所选患者行检验期间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探究两种护理模式对于检验标本结果影响及应用效果。结果通过对各项观察指标对比分析,综合护理干后检验标本总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检验质量及临床护理效果,不仅使得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降低,而且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检查及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关键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探究护理质量。
本文引用格式:黄禄.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4):183,186.
0引言
临床标本检验质量控制主要分三个环节,即分析前、分析中、分析后,而分析前作为对标本源的控制环节,对整体质量控制具有最为重要的探究价值[1]。从目前多数实验室标本检验质量控制情况来看,分析中和分析后均建立了较为完善的质量控制制度,但对于分析前阶段的质量控制还存在诸多的薄弱的环节。因此,如何提高分析前质量,做好分析前质量以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是每个检验人员所面临的重要任务。本文观察探究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后,对其质量控制的影响及应用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抽取本院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行生化、临检、免疫及微生物和分子生物学实验室等检验标本56294例,分别给予所选患者行检验期间施以常规护理干预模式和施以常规护理联合综合护理干预模式。观察探究两种护理模式对于检验标本结果影响及应用效果。
1.2方法
主要方法为[2]:一是检验科责成专门的标本接收员,将不合格标本情况详细填入“检验不合格标本拒收单”,并存底后,将不合格标本退回临床科室。二是检验科由专人对已填入“检验不合格标本拒收单”的不合格标本进行统计及分析,并将所分析出的不合格标本原因上报医务科,再由医务科牵头组织检验科和临床相关科室就存在问题进行深入分析与探讨,最后制定出护理干预改进措施。
1.3统计学处理
本次分析探究中所有计数资料数据均通过SPSS 13.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处理,以率表示,且以2检验计数资料,以P<0.05时,代表护理干预前后各项观察指标数据对比差异存在显著的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干预前后不合格率对比情况如下表1所示,护理干预后,总标本的不合格率明显低于护理干预前,且P<0.05,组间数据对比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
3讨论
3.1不合格标本原因分析
3.1.1护理人员缺乏相关检验知识
随着检验医学的发展,检验项目的内容也得到不断拓展,从传统的“三大常规”到当前的生化、微生物、免疫、分子生物学及化学发光检测等,标本的采集也较从前要求越来越高。而目前临床护理人员现状却是,接受正规培训的护理人员很少,大部分工作人员对于检验标本采集知识相对缺乏,特别是部分护理人员对于规范采集检验标本极不重视,这些因素均导致标本检验质量不高,严重影响了后续的临床治疗[3]。
3.1.2患者自身原因的影响
标本采集前,患者自身因素也会对标本检测结果产生较大影响。主要影响因素有:生理因素、药物因素、采样时间因素、采血体位因素、饮食因素等[4]。如患者进餐之后,其会增加大量的无机磷;若患者未吃早餐,这时其血清铁数值会达到一个高峰值,但夜间患者血清铁数值又会表现出较低的值,而且这种情况,男性的数值要比女性更高;又如在不饱和的铁结合能力方面,而女性普遍高于男性;如果患者有酗酒的习惯,在检验时就会出现7-骨氨酰转移酶明显的增高现象,但如果酗酒对于患者的肝脏未造成损伤,患者戒酒之后,7-骨氨酰转移酶数值会出现下降并且恢复正常的现象[5]。在检验中,如果患者出现血清淀粉酶升高,但经过几天的禁食之后,其数值也会出现下降的现象。采血体位的影响,如选择不同的体位(站立、坐、卧)进行静脉采血时,体位对改变静脉渗透压,造成测定结果各不相同;通常情况下,受体位因素影响的化验项目有甘油三脂、胆固醇、胆红素、醛固酮、肾素、TC、IgM、ALP、AsT、ALT、钙离子、钾离子、Het、Hb等等[6]。因此,在检验标本采集前,临床护理人员务必将相关注意事项及时告知患者,尽可能规避各种影响因素的干扰,以确保所采集标本符合检验要求,使得最终标本检验质量利于治疗需要。
3.2不合格标本解决路径探讨
对于标本检验分析前质量需高度重视,实际工作中主要解决路径有[7]:一是成立的检验标本质量管理小组,以强化对标本检验管理。小组由检验科、院感科及护理部等部门组成。二是检验科主要职责。负责对每日不合格标本进行登记,每月对不合格标本原因及送检科室情况等信息进行统计,对每月不合格标本率增加原因进行分析,并责成相关科室限期进行整改。同时,检验科负责编辑并发放检验标本采集手册,制作常规标本简易采集图,内容包括各种检验标本的采集要求,如血时间要求、患者准备要求、标本采集管要求、采送检时限要求、运输要求等,将简易采集图张贴于各临床科室,并针对标本的采集、运输等要求组织各科相关人员学习,不断提高护理人员对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检验科还对标本采集量、采集所用不同标本管等做出规定,以规范护理人员采集标本。为进一步提高检验质量,检验科注重与其他科室的工作配合,经常派人到各临床科室征求意见,以提高临床人员对检验工作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综上所述,将护理干预措施应用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后,获得良好的临床检验质量及临床护理效果,不仅使得检验标本不合格率明显降低,而且对于临床诊断治疗具有积极促进作用,该检查及护理模式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但检验前分析质量控制因受诸多因素影响,如护理因素、患者因素、标本运输因素等,其中细节管理工作仍然需进一步深入研究,这也是当前提高检验前分析质量面对的课题[8]。
参考文献
[1]杨巍.临床检验标本分析前阶段护理质量控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06):129.
[2]许秋芳,闫岩,吴冬生,等.住院患者临床检验标本中央备管系统的建立及应用[J].临床检验杂志,2018,36(03):207-209.
[3]李祥武.西宁地区微生物检验标本运用PDCA在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应用[J].高原医学杂志,2018,28(01):36-38.
[4]金向红.完善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措施的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22):117-118.
[5]吴泽英,邹庆.综合护理干预在精神科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中的临床应用[J].现代医药卫生,2016,32(12):1915-1916.
[6]戴立强.检验和护理沟通对分析前质量控制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15,31(02):116-117.
[7]雷雪明,姜素芬.检验标本分析前的护理质量控制[J].中国伤残医学,2014,22(08):28-29.
[8]高伟,潘红,李敏智.论临床检验分析前的质量控制有效措施[J].大家健康(学术版),2013,7(13):181-18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1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