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不同护理方法在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影像科于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接收的70例老年患者,均行CT增强检查。在检查期间,30例予以常规护理(对照组),另40例推行全面护理干预(试验组),对比两组护理成效。结果试验组患者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较低于对照组36.7%(P<0.05);试验组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意义(P<0.05)。结论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期间实施全面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减缩检查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
关键词:CT增强检查;老年患者;全面护理;效果观察
本文引用格式:马涛,杨静娟,马燕.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的护理方法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76+278.
0引言
WHO规定[1],在发展中国家,年龄>60岁的群体被统称之为老年人,我国是老年人口基数庞大的大国,老年人的健康问题得到全社会的一致性关注、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项器官功能不断减退,故而成为各类疾病的好发群体,早期诊断、及时治疗,是改善老年患者预后的关键。CT增强检查为一类较为先进的影像学检查技术,其为多种疾病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我科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过程中,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法,现将具体情况做出如下分析与汇报。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选择2016年12月至2018年5月进行CT增强检查的70例老年患者,所有病例经临床诊断后均建议进行CT检查,排除其他肝肾功能不全等病症者,患者表示均要积极配合检查与研究。按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两组,对照组(n=30)男17例,女13例;年龄21-76岁,平均(51.7±7.4)岁。试验组(n=40)男23例,女17例;年龄20-77岁,平均(52.3±7.8)岁。两组患者以上资料经对比分析,均具有均衡性(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包括向患者讲述CT检查流程,为其建设静脉血管通路,注射造影剂,检查后观察患者30 min等。乙组实施全面护理干预,母体措施如下:
(1)护士在接收到CT增强扫描检查申请单后,详细询问患者病史及是否存有禁忌症,认真落实预约登记工作,向患者及家属详细讲述CT增强检查目的、操作流程及注意事项等,并协助患者明确检查期间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并掌握基本的应对方法等。以协助患者对CT检查有更全面认知,改善焦躁、抑郁等多种不良心理状态。
(2)护理人员通过通熟易懂的语言告知患者及其家属全程护理的内容、护理措施应用的必要性,在尊重他们知情权基础上,指导患者或家属签署知情同意书。
(3)护理人员要结合患者体质、血管情况,建设有效的静脉通道,要保证操作的轻柔、快速、准确。确保用物及抢救药品、设备等准备的齐全性,带领患者及其家属进入检查室,协助患者争取用摆放良肢位,并引导患者在CT增强检查过程中按照提示吸气、呼气、屏气,护士要核查静脉通路的运行状态,协助影像科医生合理设施注射速率与剂量。检查全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
(4)在CT检查结束后,撤离连接管,为患者及时止血,询问患者是否出现心慌、头痛等症状,特殊情况下建议患者进行对症资料。无异常者在观察室留滞30 min后,方可离院,护士要嘱患者多饮水,以促进机体中造影剂代谢进程。
1.3观察指标。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护理满意度(0-100份)、CT检查时间。
1.4统计学处理。本实验使用SPSS 22.0软件包,计量资料用t值计算,χ2检验计数资料。差异检测标准:P=0.05。
2结果
2.1不良反应。两组患者CT检查后均有部分患者出现不良反应,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意义
(P<0.05),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与CT检查时间。试验组护理满意度、CT检查时间分别为(93.7±3.0)分、(16.4±4.0)min,对照组以上两项指标对应测评结果分别为(76.1±3.3)分、(21.3±6.0)min。可见,在护理满意度与CT检查时间方面,试验组比对照组更占据优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在现代医学领域中,CT增强扫描在便捷性、高效性及低风险性等方面均占据一定优势,故而在多种疾病临床检查中有较广泛应用。和CT平扫相比较,CT增强扫描通过向静脉中注射诊断造影剂,以增加病灶和周边正常局部组织之间的对比度,以增强扫描效果。
老年人是社会中的一个特殊群体,伴随年龄的增长,机体各项功能逐渐退化,突发与意外等情况发生的风险明显增加,有文献记载,≥65岁的老年群体中,有85.0%以上患有一种慢性疾病,50.0%有≥50.0%患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疾病[2-4]。而在CT增强扫描过程中,很多老年患者可能因为对CT检查缺乏足够认知,而出现焦躁、紧张、恐慌等多种负面情绪,而若能对患者实施有效护理干预,则能实现有效改善患者不良情绪状态,积极参与CT治疗,增强对患者的信任感,减缩CT检查时间[5-7]。
在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患者实施全面护理干预,给予患者心理状态一定关注,并全面讲述CT增强扫描检测相关知识,在检查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状态,检查后积极询问患者主观感受,并对其出院后做出相应指导。结果表明,试验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CT检查时间短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老年患者CT增强检查期间实施全面护理,可减少不良反应发生的风险,减缩检查时间,提升护理满意度,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关凤华.护理干预在64层螺旋CT增强检查急症主动脉夹层中的作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A3):298.
[2]陈俊,乔中伟.儿童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皮下外渗的护理[J].全科护理,2018,16(30):3773-3774.
[3]叶海鸣,庄伟雄.64层(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诊断中的价值分析[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13):184-185.
[4]巩红,胡永刚,陈志功,等.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在主动脉夹层动脉瘤中的应用[J].甘肃医药,2014(6):430-432.
[5]李艳莉.64层螺旋CT在主动脉夹层支架置入术后评估中的应用价值[J].河南医学研究,2015(1):129-129.
[6]笃铭丽,姚娴凤.1例CT增强扫描碘造影剂外渗至皮肤坏死患者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1,20(s3):414-415.
[7]程莉芬,王晓弥,陈琴蓝.CT增强检查中碘对比剂外渗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J].护理与康复,2012,11(10):966-96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