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5 10:50:2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价值。方法我院进行本次研究选择了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收治的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以及老年肺心病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患者按照不同的疾病类型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患者都是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对照组患者都是老年肺心病,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针对效果以及心电图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为95%,对照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为70%,观察组的诊断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在肺型P波、心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检查的情况均要高于对照组,但是在房室传导阻滞方面和心电轴左偏的情况要低于对照组,在其他方面的差异较为显著。结论通过超声诊断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价值明显,值得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关键词:老年肺心病;冠心病;超声诊断

本文引用格式:薛静,许建宗.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11+214.

0引言

近些年来我国患有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患者发病率逐年提高,在临床上已经成为一种比较常见的疾病[1]。引发疾病快速发展的原因与人口老龄化加剧密不可分。一般来说患有老年肺心病的患者临床多联合肺部功能障碍发生,所以在进行常规疾病诊断的时候对于确诊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存在一定的难度。随着我国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超声诊断技术也在逐渐发展成熟,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比较广,而且具有良好的临床诊断效果[2],本次研究主要针对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应用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具体内容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基础资料。本次研究所涉及的研究对象均是在我院收治的老年肺心病患者以及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所有患者的病例选取时间均在2017年6月至2018年10月,按照不同的疾病类型可以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人数为40人,均是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患者,对照组人数也为40人,均是老年肺心病患者。其中观察组的男女人数分别为22人和18人,年龄范围在61-82岁,平均(72.21±1.31)岁,病程时间在5个月至3年,平均(2.1±0.2)年,对照组的男女人数分别为23人和17人,年龄范围在60-84岁,平均(72.34±1.41)岁,病程时间在4个月至3年,平均(2.1±0.1)年,比较以上数据发现两组患者之间差异不明显。

1.2方法。所有患者均使用全数字彩超仪进行诊断。将仪器的探头设置为2.5至5.0 MHxz。在诊断过程中要指导患者取左侧卧位,给予患者一定的心理护理帮助患者减轻紧张的情绪,有利于呼吸平稳。其中主要采用ASE推荐模式,对患者的左心室长轴位、心尖四心腔切面进行检查,并且根据具体情况适当调整探头频率,有利于获得更加清晰的成像,随后再进行超声彩色血流成像系统检查。

1.3观察指标。对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的诊断效果以及房室传导阻滞、肺型P波、心电轴左偏、心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检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

1.4统计学分析。将有关数据全部输入到SPSS 17.0,并使用(±s)来进行计量相关的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应用(%)表示,行χ2检验,P<0.05具有统计差异。

2结果

2.1诊断效果比较。对照两组不同疾病的患者在诊断效果方面的情况,发现观察组的诊断效果要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详情见表1。

\
 

2.2心电图诊断结果比较。观察组在房室传导阻滞、肺型P波、心电轴左偏、心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检查情况均要优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人数为5人,对照组的房室传导阻滞发生人数为2人,两组χ2为1.4090,t值为0.2352,观察组的肺型P波人数为6人,对照组的肺型P波人数为18人,两组χ2为8.5714,t值为0.0034,观察组的心电轴左偏人数为23人,对照组的心电轴左偏人数为6人,两组χ2为15.6322,t值为7.6934,观察组的心电轴右偏人数为10人,对照组的心电轴右偏人数为28人,两组χ2为16.2406,T值为5.5785。相比之下观察组在房室传导阻滞、心电轴左偏人数均要少于对照组,在肺型P波、心电轴右偏人数均要多于对照组。

3讨论

患者在患有肺源性心脏病之后,所呈现的临床表现根据个人情况是不同的,所以在进行疾病诊断的过程当中很容易出现误差,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诊断方式来提高老年肺心病联合冠心病的诊断效果[3]。

目前我国患有肺心病联合冠心病的患者人数越来越多,而且随着社会生活的不断变化和发展,导致近些年来患有该疾病的趋势呈逐年上升的方向发展。老年肺心病联合冠心病对患者造成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方面的影响,而且随着疾病的不断发展,会产生大量的并发症,但是根据相关研究,并没有对引发老年肺心病联合冠心病的发病机制进行明确的规定[4]。一般来说,在进行单独冠心病诊断的时候,主要采用CT诊断和心电图诊断方式,虽然这种方式能够对患者的冠脉病理变化进行有效的分析,但是并不能为临床治疗提供精确的诊断依据。另外也可以通过灌麦造影术进行诊断,虽然也可以提高冠心病诊断的准确率,但是会对患者身体产生一定的创伤,因此也不利于进行广泛推广。根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目前应用冠脉造影术诊断肺心病的应用率不高,而且临床效果也不高,所以无法满足当前患者的需求[5-6]。

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相关研究的进行发现,通过超声诊断用于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疾病中的临床效果较好,而且对患者的身体不会产生过大的创伤,因此目前在临床上的应用范围比较广,受到广大患者的支持和喜爱[7-8]。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看出,观察组的诊断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在肺型P波、心电轴右偏等心电图检查的人数均要高于对照组,但是在房室传导阻滞方面和心电轴左偏的人数要低于对照组,值得进一步对比分析。

总而言之,利用超声诊断方式来诊断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发病情况,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具有较高的安全性而且具有较高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推广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双艳.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效果[J].智慧健康,2018,4(3):1-2.
[2]李晓玲.分析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效果[J].大家健康(中旬版),2018,12(2):48-49.
[3]赵东琪,张红秋,赵禹喆,等.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效果观察[J].中国老年保健医学,2017,15(4):92-93.
[4]陈红.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效果探究[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A1):19936-19937.
[5]李香龙.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的超声诊断效果探讨[J].养生保健指南,2018(1):209.
[6]李锦光.老年人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断探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7(2):42-44.
[7]冉发元.32例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临床分析[J].大家健康旬刊,2015(2):299-299.
[8]马国甫,黎静.老年肺心病合并冠心病误诊45例原因分析[J].兵团医学,2009(1):37-3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6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