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5 10:30:5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之间的关系,为今后完善溃疡性结肠炎自我效能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抽取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消化科收治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纳入研究,并对研究对象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进行测量。结果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总分为(206.45±26.78)分,患者焦虑发生率为44.74%,抑郁发生率为38.16%。结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存在负相关。

关键词:溃疡性结肠炎;自我效能感;焦虑;抑郁

本文引用格式:杨玲和,美木娜·依沙克,李萍.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与焦虑抑郁情绪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53,255.

0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又称慢性非特异性溃疡性结肠炎或特发性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主要累及直肠、结肠粘膜及粘膜下层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性疾病,和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一起统称为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1]。溃疡性结肠炎病变多从直肠开始(95%),呈连续性弥漫性分布,逆行向近端发展,甚至累及全结肠及末端回肠,主要临床表现为腹痛、腹泻、黏液脓血便、里急后重等,部分患者有肠外表现。常见的并发症有中毒性巨结肠、出血、穿孔、癌变等[2]。

溃疡性结肠炎的病因尚未完全阐明,目前普遍认为可能的病因有环境因素、遗传因素、感染因素和免疫因素等[3]。


\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


选取自2018年9月至2019年3月消化科收治的符合入选标准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76例纳入研究。

纳入标准:(1)通过结肠镜和组织学检查确诊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2)年龄在18~70周岁;(3)意识清楚,无精神病史,无认知功能障碍,能正常沟通交流者。

1.2方法

1.2.1调查工具


(1)一般资料调查表采用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问卷。主要包括患者的社会人口学资料(年龄、性别、族别、婚姻状况、职业、文化程度等)。

(2)采用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Self Efficacy Scale,IBD-SES),这是目前唯一的测量成人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的量表,由美国学者Keefer L[4]研制,量表共4个维度29条目,包括压力和情绪管理维度(9个条目)、医疗护理管理(8个条目)、病症管理(7个条目)、缓解期的维持管理(5个条目),研究显示具有良好的信效度。于2015年由国内研究者[5]翻译成中文版,中文版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符合心理测量学的要求。

(3)采用综合医院焦虑抑郁情绪测定问卷(Hospital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cale,HADS)[6]。该问卷含有14项条目,7项评判抑郁(HADS-D),7项评判焦虑(HADS-A),偶数项目代表抑郁情况,奇数项目代表焦虑情况,均采用Likert4级计分(0~3分),总分为0~7分代表正常,8~10分表示轻度抑郁、焦虑,11~14分表示中度抑郁、焦虑,15~21分表示严重抑郁、焦虑。

1.2.2调查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调查由研究者本人及经统一培训的调查人员完成,当场发放当场回收问卷,并严格记录收集资料,严格控制调查研究中的偏倚误差,保证数据的可靠性。共发放问卷80份,回收有效问卷76份,有效回收率为95%。数据采用Excle进行双录入,SPSS 22.0进行数据分析。统计学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方法、Pearson相关分析。

2结果

2.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中男3 4例,女4 2例;年龄1 8~70岁,平均(45.26±11.52)岁;汉族36例,少数民族40例;已婚52例,未婚24例;脑力劳动者35例,体力劳动者23例,退休或自由职业者18例;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30例,高中及中专29例,大专及以上17例。

2.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情况见表1。

\
 

2.3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水平结果见表2。


\

 

3讨论

3.1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感分析


本研究结果显示,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自我效能总得分(206.45±26.78)分,四个维度得分均低于陈晨等[7]相关研究结果。自我效能是作为个体在自己是否能执行某一指定行为并实现预期效果的信心[8],溃疡性结肠炎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病,长期的治疗与疾病的反复使患者对疾病的管理信心降低,自我效能降低。

3.2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焦虑抑郁状况分析

患者焦虑得分为(8.56±5.02)分,发生率为44.74%;抑郁得分为(7.67±4.12)分,发生率为38.16%。溃疡性结肠炎由于病因未明,迁延不愈,长期疾病反复发作,给精神带来巨大负担。加之症状折磨,患者正常生活受到影响,有个别案例因为无法正常工作而辞职在家,社会关系更加单一,缺乏与外界的沟通,更加容易形成消极的心理状态。

疾病困扰加之经济负担使患者长期处于焦虑、抑郁状态,致使其较少与周围人群的交流,减少社交活动,导致患者普遍对疾病感到无助和担心,对疾病的恢复缺乏信心。越是缺乏对疾病管理的信心,负性情绪越是凸显,二者甚至形成恶性循环。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一种慢性病,溃疡性结肠炎在患者年幼时即可患病,且病程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具有癌变倾向,被WHO列为现代难治病之一。无论是溃疡性结肠炎,还是其他慢性疾病,对于患者自身、患者的家庭及社会关系产生的负面影响都是显而易见的,提高患者自我效能感,增强其应对疾病的信心,以积极的心态学会与疾病共处是护理工作的意义所在。在今后的临床工作中,消化科护理人员除了要具备良好的业务技术,还必须提高包括临床心理学方面的素养。只有这样,溃疡性结肠炎患者才能享受到高品质的医疗服务和人文关怀。

参考文献

[1]靳淑黎,王一平.氟西汀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观察[J].中国药房,2017,18(11):854-855.
[2]李楠,卢艳茹.盐酸帕罗西汀辅助治疗老年溃疡性结肠炎伴焦虑抑郁40例[J].医药导报,2015,34(7):903-906.
[3]周颖婷,吴坚炯.盐酸舍曲林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伴抑郁的疗效[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9):595-598.
[4]Keefer L,Kiebles JE,Taft TH.The role of self-efficacy in 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 management:Preliminary validation of a disease specific measure[J].Inflamm Bowel Dis,2011,17(2):614-620.
[5]徒文静,徐桂华.中文版炎症性肠病自我效能量表的信效度研究[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4,30(22):18-21.
[6]汪向东,王希林,马弘.心理卫生量表评定手册[M].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127-131.
[7]陈晨,戴新娟.炎症性肠病病人生活质量与自我效能,焦虑,抑郁水平的相关性研究[J].护理研究,2016,30(2):556-559.
[8]段淑芬.黛力新联合美沙拉嗪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疗效探讨[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25):56-5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6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