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4 14:36:4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38例患者按照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各19例。其中,实施常规药物治疗的设为对照组,在常规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为观察组。再观察和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治疗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以及治疗后的平均NIHSS、ESS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溶栓治疗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同时,也需要严格把控合理的溶栓时间以及溶栓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

关键词:静脉溶栓;大面积脑梗死;药物治疗;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毕洪涛.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77,79.

0引言

脑梗死属于内科的一种常见病与多发病,是由于患者脑部血液供应出现障碍,导致脑部缺血缺氧,从而引发的脑部组织损伤或坏死[1]。大面积脑梗死的出现表明脑损伤范围广,程度深,对患者造成了严重的影响。该疾病通常具有发病急骤、病情进展快、致残致死率高等特点,因而临床上十分重视及时有效的治疗[2]。目前,临床上多采用药物治疗、外科手术治疗以及溶栓治疗等主要方式进行大面积脑梗死的治疗[3]。而随着静脉溶栓治疗临床上的开展与深入,发现该治疗方法能够有效帮助患者进行急性闭塞的血管再通,改善血液供应不足,因此便成为当前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中行之有效的手段之一[4]。我院为了观察和分析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开展了此次研究,现将具体研究报告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在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38例大面积脑梗死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将38例患者按照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进行随机分组,各19例。其中,实施常规药物治疗对照组患者,男12例,女7例;年龄56~76岁,平均(65.13±3.45)岁。实施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患者,男13例,女6例;年龄55~79岁,平均(67.05±3.46)岁。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脑梗死程度等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 5)。同时,所有患者均符合:(1)符合脑梗死的诊断标准,且经影像学检查被确诊为大面积脑梗死;(2)经检查符合溶栓适应证,与溶栓禁忌证,且无相关治疗药物禁忌;(3)症状出现4~5 h接受治疗;(4)无颅内出血、内部肿瘤以及脑部器质性病变;(5)近3个月无脑梗死病史和脑出血病史;(6)无并发其他严重的肝肾疾病、恶性肿瘤、精神疾病;(7)已获得本院伦理委员会的认证并签署同意书。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的药物治疗,直接给予脑细胞营养、脱水降压、清除氧自由基和抗血小板聚集药物、胃黏膜保护药物等进行综合治疗。观察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静脉溶栓治疗,首先对患者进行头部CT检查的结果呈阴性,同时将溶栓药物rt-PA溶于100 mL浓度为0.9%的氯化钠溶液中,对患者进行静脉滴注。在溶栓24 h后复查确认患者头颅无出血或局部出血,让患者口服0.1 g的阿司匹林进行抗血小板聚集治疗。

1.3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使用SPSS 17.0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两组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有效治疗患者14例,无效5例,治疗有效率为73.7%;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治疗患者8例,无效11例,有效治疗率为42.1%。由此可见,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后24 h内患者死亡率对比

两组患者在治疗后24 h内发生颅脑出血死亡的情况存在一定差异。其中,对照组共发生11例,死亡率达到了57.9%;而观察组共发生2例,死亡率为10.5%,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治疗后的平均NIHSS、ESS评分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患者治疗后,其平均NIHSS、ESS评分(20分制)均优于使用血塞通的对照组患者,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大面积脑梗死的主要病因为脑部血栓的形成,患者的脑动脉主干、大脑中动脉主干出现完全性卒中,也属于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之一[5]。该疾病患者的临床症状较为严重,大部分患者表现为病灶对侧偏瘫和偏身感觉障碍、意识障碍以及语言障碍、凝视麻痹等,没有及时发现并进行及时治疗的患者还可能发展至恶性颅内高压、脑水肿以及出血性脑梗死等症状,严重时还可出现脑疝,导致患者的急速死亡[6]

同时,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还容易并发出其他严重疾病,临床上常见并发症主要有体温、代谢、内分泌、觉醒等重要生理功能紊乱、肺部感染以及应激性溃疡等[7]。并发症的出现加重了患者的病情,而且也大大提升了患者的病死率。已经有不少经研究指出,临床上部分大面积脑梗死患者并不是死于原发性脑梗死,而是死于它所引起的并发症。因此,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重视其并发疾病的治疗也至关重要。

临床上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采取内科治疗方法的时候较多使用常规的脑细胞营养剂、脱降压水剂、抗血小板聚集剂、胃黏膜保护剂等药物进行综合治疗,但因部分患者容易在急性期出现脑水肿以及高颅压等显著症状,药物的治疗效果并不十分理想[8]。为了进一步探讨对大面积脑梗死患者进行治疗的最佳方法,我院对收治的38例患者分别进行常规药物治疗和静脉溶栓治疗,并观察和比较其治疗效果。

研究结果显示,采用静脉溶栓治疗的观察组,其治疗有效率、治疗24 h内症状性颅内出血率以及治疗后的平均NIHSS、ESS评分,都明显优于对照组,其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表明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符合溶栓适应证,且而无溶栓禁忌,结合仔细的检查诊断再给予积极静脉溶栓治疗,能够有效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

综上所述,静脉溶栓治疗术在大面积脑梗死患者的临床治疗中,效果良好。同时也须在充分了解患者情况的基础上严格把控合理的溶栓时间以及溶栓治疗适应证及禁忌证,以此保证静脉溶栓的可行性与有效性。

参考文献

[1]徐慧.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与治疗措施[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15):66-67.
[2]解晶.脑梗死急性期溶栓治疗的安全隐患与应对策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25):147-148.
[3]杨葵花,荣阳,汪秀丽,等.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治疗分析与前瞻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20):112-113.
[4]Chengwei Chen,Xu Li,Lifa Huang,et al.Mechanical Thrombectomy with Intraoperative Local Thrombolysis Versus Mechanical Thrombectomy with Continuous Thrombolysis for Treatment of 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A Systematic Review of 82 Cases[J].World Neurosurgery,2019,125(2):55-60.
[5]杨秀生.大面积脑梗死溶栓1例分析[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34):4887-4888.
[6]Yin-Meng Qu,Xin Sun,Xiu-Li Yan,et al.Identification of microRNAs and messenger RNAs involved in human umbilical cord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eatment of ischemic cerebral infarction using integrated bioinformatics analysis[J].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2019,14(9):125-130.
[7]郭秉青.探讨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25):34.
[8]郎志峰.静脉溶栓治疗大面积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9,19(2):276-27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4010.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