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方式。方法在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选取其中的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单纯老年肺结核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外10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归为试验组。对照组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抗结核治疗+慢阻肺治疗。对比试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各种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实验室检查结果以及治疗效果。结果试验组发热、咳嗽、咯痰、盗汗、乏力、消瘦、胸闷、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核菌素试验阳性率相当(P>0.05),结核抗体阳性率比对照组低(P<0.05),且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LAMP-DN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存在差异(P<0.05)。结论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临床特征与单纯肺结核患者症状相比,全身症状相似,但呼吸道症状更加明显,肺部损坏更加严重,治疗有所差异,治疗效果不相同,应当引起重视。
关键词:慢阻肺合并肺结核;诊断措施;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房玉萍.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方式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3):371,373.
0引言
由于近年来环境受到了严重污染,加之人口老龄化,老年慢阻肺患者的数量逐渐增多。老年人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认为所产生的症状是自然衰老的正常现象,导致病情逐渐恶化后,机体免疫功能下降,出现合并症状,肺结核是较为常见的并发症[1-2]。由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后的症状较单纯老年肺结核患者呼吸道症状更明显,肺部损坏更加严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方式存在差异,治疗效果不同。鉴于此,本文将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效果展开研究分析,具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16年8月至2019年7月到我院就诊治疗的老年肺结核患者中,选取其中的200例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其中100例单纯老年肺结核患者归为对照组,另外100例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患者归为试验组。对照组:男性58例,女性42例,年龄61~83岁,平均(72.14±6.81)岁。试验组:男性61例,女性39例,年龄60~85岁,平均(72.69±7.21)岁。对比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进一步展开比较。
1.2方法
所有患者接受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检测、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LAMP-DN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痰涂片检查。
所有患者均进行抗结核治疗,异烟肼(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0,0.3 g/d)、吡嗪酰胺(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54,1.5 g/d)、利福平(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1905,0.6 g/d)、乙胺丁醇(沈阳红旗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1022349,0.75 g/d)。个别或因个体调整用药。
在此基础上,试验组患者加以慢阻肺治疗。两组患者均连续治疗3-4周。
1.3观察指标
统计所有患者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包括发热、咳嗽、咯痰、盗汗、乏力、消瘦、胸闷、气促以及呼吸困难;对比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情况。
疗效:参照《内科学》中对慢阻肺合并肺结核疗效的评定标准[3-4]。将疗效分为了效果显著、有效以及无效三个等级。理想治疗效果包括气道无分泌物、细胞指标恢复正常、肺部啰音和发热、咳嗽、咯痰等症状消失、肺部CT提示有阴影吸收。效果显著为上述指标有其中3项指标恢复正常;有效为上述指标有其中2项指标恢复正常;患者经治疗后无任何方面的好转变化即为无效。效果显著和有效均计入总有效。
1.4统计学方法
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经t检验,计数资料经2检验,以(%)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0.05。
2结果
2.1对比两组患者各临床症状发生情况
试验组发热、盗汗、咳嗽、咯痰乏力消瘦、胸闷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发生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试验组胸闷、气促症状最为明显,占百分比最高,见表1。
2.2对比两组患者的实验室检查结果
试验组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阳性率均比对照组低(P<0.05),且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LAMP-DN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痰涂阳性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老年肺结核对患者生活产生较大影响,甚至可危及患者生命安全,因此,该疾病患者需要及时进行有效治疗[5]。然而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与单纯老年肺结核比较临床症状更加明显,肺组织破坏严重,肺功能严重受到影响,加之老年患者身体机能下降,机体各器官处于衰退期,用药不良反应多,治疗困难,在治疗用药上需要谨慎选择。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比对照组发热、咳嗽、盗汗、乏力、消瘦、胸闷、气促以及呼吸困难症状发生率更高,实验室检查结果阳性率差异较大,肺部影像学变化存在差异,治疗方式不同,效果差于单纯老年肺结核病。归其原因为:(1)人们对慢阻肺疾病的认知水平较低,长期反复发病并逐渐加重,易忽视有合并症的存在;(2)由于慢阻肺合并肺结核后的症状与单纯慢阻肺相似,常常容易出现误诊、漏诊的情况,发现时已严重;(3)由于老年对药物吸收能力差,用药不良反应多,耐受性差。鉴于此,本文将对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诊断措施和治疗方式展开研究。
为减少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感染的漏诊、误诊,在临床在诊断中应当做到:①结合结核菌素试验、结核抗体、痰涂片检查、结核分枝杆菌复合群LAMP-DNA快速检测、结核分枝杆菌DNA测定以及胸片等检查结果,进行综合判断,以提高诊断准确性;②经现有诊断方法不确定,但又高度怀疑的患者,可进行抗结核+慢阻肺治疗,并通过定期随访评价效果和调整治疗方案[7]。
综上所述,由于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后的症状较单纯老年肺结核患者呼吸道症状更明显,肺部损坏更加严重,在临床诊疗过程中,治疗方式不同,治疗效果存在差异,应当引起重视。在用药治疗时,应当首选副作用小、效果好的抗结核药物,适当减少用药剂量,采取系统化全程用药方式,同时注意药物机制避免产生互相反应,影响疗效。
参考文献
[1]潘尉.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并发肺结核临床特征与诊治分析[J].医药前沿,2017,7(7):244-245.
[2]周裕松.老年肺结核感染患者的诊断措施及治疗方式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A2):200-201.
[3]Wenlong He,Rui Li,Yaogang Wang.Progress in the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AIDS associated with tuberculosis[J].Infection International,2017,5(2):44-49.
[4]张元敏,汪爱云.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诊治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3):49-51.
[5]王倩,蔡翠.老年慢阻肺合并肺结核临床治疗的疗效分析[J].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2018,12(3):77.
[6]Yan Shen,Hai-Fen Ma,Dan Luo.The T-SPOT.TB assay used for screening and monitoring of latent tuberculosis infection in patients with Behçet's disease pre-and post-anti-TNF treatment:A retrospective study[J].Journal of the Chinese Medical Association,2019,82(5):375-38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4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