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方法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救治成功的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其中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术(PFN)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观察组,其中采取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的患者44例作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统计并发症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63.64%,显著低于观察组93.18%,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36%高于观察组9.09%,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接受治疗的过程中,采用PNF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可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应优先选择PFN治疗。
关键词:老年髋部骨折;股骨近端髓内钉术;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并发症
本文引用格式:侯汪洋.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治疗及预后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17,124.
0引言
髋部骨折是临床上常见的骨折疾病,老年人群是疾病主要的患者人群,近年来,随着人门口老龄化问题的加重,髋部骨折的患病人数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严重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是质量和生存质量[1-2]。髋部骨折是一种危重症,一旦发生后会出现较多的并发症,若是未及时接受合理的有效治疗,可导致患者死亡。因此,加强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是非常重要的。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人们意识到手术治疗对髋部骨折的临床价值,可减少并发症的发生,降低病死率。基于此,本次研究针对我院收治的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分组讨论,旨在为临床研究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治疗质量提供依据,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7年1月至2019年5月收治的88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纳入至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19例;年龄60~78岁,平均(68.24±1.25)岁;受伤部位:左侧20例,右侧24例。观察组男24例,女20例;年龄61~80岁,平均(69.58±1.34)岁;受伤部位:左侧21例,右侧23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做比较。
纳入标准:(1)符合老年髋部骨折的诊断标准;(2)精神、智力以及交流沟通正常的患者;(3)年龄处于60~80岁的患者。
排除标准:(1)患有凝血障碍或感染疾病的患者;(2)患有严重心肝肾等脏器功能不全的患者;(3)因各种原因治疗失败的患者
1.2方法
对照组给予常规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治疗等。观察组则行PFN治疗,手术流程为:护理人员做好消毒和麻醉处理后将患者转移到牵引床上,在C型臂机透视下复位骨折部位,并且固定好患者的四肢。沿着大转子顶部近端附近做一个长度大约为5 cm的切口,并逐层分离患者的皮肤和皮下筋膜,切开患者的臀中肌筋膜,使大转子充分暴露在视野中。利用开口器打开大转子顶端,置入导针并扩大髓腔,置入近端防旋钉,然后再置入股骨颈钉,最后在骨折远端置入交锁钉。手术结束后清洗创伤部位,置入引流管,清点手术器械和敷料。
1.3观察指标
(1)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判断标准[3-4]:患者活动时关节无明显疼痛感且外形正常则表示关节恢复情况为优;患者活动时关节疼痛感减轻但外形正常则表示关节恢复情况为良;患者活动时关节疼痛感明显但外形正常则表示关节恢复情况为中;未出现上述情况则表示关节恢复情况为差。总有效率=(优+良)/总例数×100%。
(2)统计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髋内翻、肺部感染、泌尿系统感染以及切口感染。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对比
对照组患者临床治疗的总有效率63.64%显著低于观察组93.18%(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并发症情况对比
对照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36.36%高于观察组9.09%(P<0.05),具体见表2。
3讨论
髋部骨折是一种常见的老年疾病,主要是由骨质疏松和外力作用等原因导致患者髋关节骨折,临床上主要表现为轻度屈髋屈膝以及外旋畸形等症状[5-6]。髋部骨折患者若是未及时接受治疗,不仅会使患者患侧在移动的过程中出现不适感,影响患者的运动功能,严重时还会导致患者无法站立或行走,甚至会危及患者的生命,给患者生命健康安全构成极大的威胁。由于老年患者年龄的特殊性,机体的各项功能随着年龄的增加而退化,身体免疫力下降,再加上老年患者自身合并其他基础疾病,所以,在临床治疗上要求尽早手术。但因为骨折类型,医者不同的技术习惯,临床中仍有许多患者采取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虽然此种方法同样在一定程度上可取得良好的疗效,但是患者住院治疗的时间及术后康复时间均较长,并且容易出现髋内翻以及长期卧床带来的肺部感染等并发症,影响患者的治疗效果,不利于患者髋关节功能的恢复。
此次研究主要探讨了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PFN是目前临床治疗老年髋部骨折常用的手术方式,其主要是在Gamma钉的条件下,改善患者骨折断端旋转功能[7-8]。在骨折近端使用双螺钉更加提高了抗拉、抗压等功能,而在骨折远端置入交锁钉则可进一步起到内固定的作用,从而能够减轻股骨干力集中的重量,避免发生并发症;同时,由于螺钉直径较小,可有效降低对股骨颈的压力,促使患者髋关节骨折早日愈合[9-10]。此次研究结果表明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64%,观察组为93.18%,对照组总有效率低于观察组,这进一步证实了PFN在临床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在本次研究报告中,对照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为36.36%高于观察组9.09%,这是因为PFN在患者骨折近端以及骨折远端分别置入螺钉和交锁钉,扩大了内固定的效果,减少了术后并发症的发生[11-12]。
综上所述,相较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PFN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临床效果明显,可以控制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显著提升生活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谭静,苏周伟.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疗效差异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21):53.
[2]鲍秀红,胡艳宁,郑素贤,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在老年髋部骨折围手术期疼痛管理中应用的Meta分析[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19,5(6):28-32.
[3]孙凤坡,刘湘雪,刘军川,等.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后呼吸和循环系统并发症危险因素分析[J].中华老年医学杂志,2018,37(12):1328-1331.
[4]岑媛,李阳,黄炳强,等.下腔静脉直径呼吸变异度评估预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术前容量反应性的价值[J].中华创伤杂志,2019,35(2):150-155.
[5]金占萍,朱迎春,王哲洋,等.基于营养支持的加速康复外科护理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9,25(2):159-162.
[6]苏昶.内固定手术与人工髋关节置换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临床效果研究[J].中国伤残医学,2019,27(2):25-27.
[7]张富财,郑峰,王福荣,等.49例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手术治疗及预后评估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9,13(19):95-97.
[8]张艳金.空心加压螺纹钉内固定手术与人工关节置换手术治疗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效果比较[J].医疗装备,2017,31(18):7-8.
[9]鲁齐林,蔡贤华,尚冉冉,等.老年髋部骨折关节置换或内固定术前C-反应蛋白与白蛋白比值评价短期预后的可能性[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9,25(28):6.
[10]曾聃迪,陈丹,任玉香,等.快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实施在关节置换术围术期应用效果的Meta分析[J].全科护理,2017,10(15):4148.
[11]韦志,莫鑫,梁鸣,等.桃红四物汤预防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2019,17(16):58-60.
[12]黄文显,刘颗星,胡健辉,等.特立帕肽对老年髋部骨折保守治疗患者骨膜蛋白与骨密度的影响及意义[J].中国实用医药,2019,26(15):2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9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