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并分析氧化锆陶瓷在口腔修复中的应用与临床价值。方法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96口腔修复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依据修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采用氧化锆陶瓷修复,对照组采用镍铬合金修复体,比较并分析两组患者的咬合力、咀嚼能力、牙龈情况、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患者满意度。结果研究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和咬合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患者牙龈松动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菌斑指数明显更高,P<0.05;研究组患者的治疗成功率、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口腔修复中采用氧化锆陶瓷材料,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牙龈情况,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咬合力、咀嚼能力和治疗满意度,治疗成功率也更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关键词:口腔修复;氧化锆陶瓷;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朱海燕.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陶瓷的研究与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06-107.
0引言
随着口腔修复技术的不断发展,口腔修复材料的种类也逐渐增多。全瓷材料以其优良的热稳定性、耐腐蚀性、介电性、生活相容性以及美学效果在临床口腔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1]。但是,就传统的陶瓷材料来讲,其强度不高,存在奋斗缺陷,因此其应用范围也不广。氧化锆具有更高强度,且修复体色泽更接近天然牙,所以在临床中应用也更加广泛[2]。本文以196例行口腔修复的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详细分析了氧化锆陶瓷的临床应用效果,具体报告见下文。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2月至2018年12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196口腔修复患者作为临床观察对象,依据修复材料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研究组患者(98例)中女46例,男52例;年龄38-81岁,平均(50.68±4.09)岁;其中四环素牙14颗,死髓牙22颗,牙体形态畸形20颗,牙缝隙过大28颗,牙体缺损共42颗,共有患牙126颗。对照组患者(98例)中女44例,男54例;年龄39-83岁,平均(50.66±4.03)岁;其中四环素牙16颗,死髓牙21颗,牙体形态畸形22颗,牙缝隙过大29颗,牙体缺损共40颗,共有患牙128颗。两组口腔修复患者各项基本资料并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患者入院后,医务人员对其进行常规检查,包括体温测量、血压检测、口腔卫生检查等,对于存在牙周疾病、牙龈炎等的患者及时治疗。在实施修复之前,依据患牙牙位的影像资料合理选择口腔修复体大小。对照组使用镍铬合金修复,研究组采用氧化锆陶瓷修复,详细方法为:使用牙周探针对患者龈沟深度进行测量,若患者龈沟深度超过1.5 mm,使用排龈器进行线压,做预备前排龈处理;进入患者牙龈沟底时,医务人员应尽量动作轻柔,避免给牙龈带来不必要的伤害。牙体制备完成,且排龈结束后,制取印模。让患者试戴,对患者的咬合关系进行正确调整,然后实施修复体的抛光,若效果满意最后实施临床粘接处理。口腔修复完成后,医务人员应告知患者注意口腔卫生,避免过硬过冷食物,定时清洁牙间隙,定期复诊。
1.3评价标准。①牙龈情况:在口腔修复2周后依据Konopka标准测量患者菌斑指数、出血指数和牙龈指数,分数越低表明患者牙龈情况越好[3];②咬合力、咀嚼能力:实施口腔修复后1个月通过称重法和咬合力测定仪测定患者咬合力和咀嚼能力;③治疗成功率:若治疗后无变色、脱色、磨损,且色泽、外形标准,无其他并发症发生视为治疗成功;④不良反应发生率;⑤满意度:患者对牙齿功能性、外观以及舒适度表示认可视为满意,反之不满意。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均录入SPSS 23.0统计学数据分析软件包中,两组患者牙龈情况、咀嚼能力、咬合力分析采用t检验,满意度、治疗成功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分析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牙龈情况、咀嚼能力及咬合力分析。研究组患者的咀嚼能力和咬合力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患者牙龈松动度、牙龈指数、出血指数均明显低于对照组,但是菌斑指数明显更高,P<0.05,具体数据如表1所示。
2.2两组患者治疗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以及满意度分析。研究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04%(2/98),满意度为97.95%(96/98),治疗成功率为98.97%(97/98),对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20%(10/98),满意度为90.81%(89/98),治疗成功率为92.85%(91/98),由此可见研究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对照组明显更低,满意度和治疗成功率明显更高,t值分别为5.6812、4.7194、4.6915,P<0.05。
3讨论
口腔疾病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疾病诱因众多,而实时口腔修复的主要目的在于修复过程中保证局部义齿平行,使基牙保持平衡状态。若患者基牙发生倾斜,且程度较为严重,则需要实施全面修复[4]。镍铬合金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逼真的外观质感,在口腔修复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是在修复体植入后,此类金属烤瓷冠的冠体边缘极易陷入龈沟,与龈沟液、唾液、食物等接触时会发生腐蚀,进而在外观上表现为逐步折损、暗沉等,影响了患者咀嚼功能,降低修复效果[5]。
随着临床口腔医学修复技术的发展,全瓷修复技术在前牙区美容、种植义齿的上部结构、牙列缺损和牙体缺损固定修复中得到了广大患者和临床医师的重视。此修复方法采用的材料均具有逼真的美容修复效果、良好的生物相容性、X射线投射、不产生MT和CT伪影、不导电、磨耗性接近牙釉质、化学性能稳定等特点,具有良好应用前景。但是任何材料均有其缺陷,使得其临床应用也受到一定限制,例如材料脆性较大、牙列缺损修复总全瓷固定桥桥体跨度受限、连接体偏大、材料韧性不够导致牙体预备量显著增加等等。近些年,全瓷材料中的氧化锆陶瓷受到了临床广泛关注。有报告指出,牙科陶瓷修复材料中氧化锆强度最高,且为了进一步完善氧化锆修复体的制作工艺和氧化锆理化性能,各个国家的学者均对此材料进行了大量临床和基础研究。本次研究中,研究组采用氧化锆陶瓷修复后,患者的咀嚼能力、咬合力以及牙龈情况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发生率更低,满意度和治疗成功率更高,进一步提示了口腔修复采用氧化锆陶瓷材料的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口腔修复中采用氧化锆陶瓷材料,不仅能明显改善患者牙龈情况,且可以显著提升患者咬合力、咀嚼能力和治疗满意度,治疗成功率也更高,值得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张丽梅.不同口腔修复膜材料在牙种植中引导骨再生的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9,60(13):51+53.
[2]李侃.不同口腔修复材料生物相容性及3种材料充填恒磨牙邻面龋的临床验证体会[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34):88+91.
[3]向远燚,吴佳益,杨静.氧化锆陶瓷在口腔修复的研究与应用[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8,5(17):8.
[4]王强,尹娇娇,杨华哲.口腔修复材料氧化锆生物陶瓷的制备方法及应用进展[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21):3178-3184.
[5]韩月红,成之远,王明德.氧化锆陶瓷与镍铬合金口腔材料的细菌黏附性对比[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6,20(08):1089-10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