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急性心肌梗死属于严重的心血管疾病,致死率高,发病时患者容易情绪激动,患者长期处于焦虑状态中,直接影响病人的后期治疗。因此,做好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护理也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本文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心理护理作一综述。
关键词:急性心肌梗死;焦虑状态;心理护理;护理进展
本文引用格式:白玉贞,李玲.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状态的心理护理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3):57,69.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中国老龄化问题的加剧,AMI的发病率也在不断的上升,严重影响了人们生命安全与健康。急性心肌梗死(AMI)是指持续且严重的心肌缺血所导致的部分心肌急性坏死,临床表现为胸骨后剧烈疼痛、心律失常、心功能衰竭、发热、急性循环功能障碍、心肌损伤与坏死等[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有较高的致死率,会给患者造成很大的心理负担,因此很容易出现焦虑、烦躁、抑郁等消极情绪心理[2]。焦虑作为一种负性情绪,可促进AMI的发生发展,且与心血管死亡事件明显相关,因此早期对高危AMI患者进行焦虑状态的筛查、干预、诊断及治疗,有助于提高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预后和生存质量。
1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心理研究现状
急性心肌梗死(AMI)与焦虑状态共病的情况在现代人群中是一种普遍现象[3]。有研究表明,有效的护理干预能缓解AMI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保持积极、轻松及乐观的心理状态,同时有利于病情的缓解。AMI发病时通常会经历疼痛、气促、濒死感等,因此患者会出现焦虑、紧张心理,护理人员要对患者进行针对性的心理支持[4]。有学者[5]使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入院一周后的患者进行评分,结果显示由于病房特殊环境,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根据AMI现状调查显示,中国因心肌梗死死亡的患者达250万,死亡率高达50%以上,有46.43%患者有焦虑情绪[6]。国外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研究时发现焦虑与抑郁是很常见的,其患病率为10%-60%之间[7]。其次,心梗出现时患者不能及时掌握心肌梗死的相关信息,也会产生焦虑心理[8]。另外有证据表明,患有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年龄与情绪呈负相关,这样的会让年轻人产生的负面情绪比老年人多[9]。急性心肌梗死的病人由于疾病产生的疼痛感及对疾病认知程度的缺乏,可能更进一步产生焦虑心理。
2急性心肌梗死焦虑心理形成原因
2.1社会经济因素
社会经济、受教育程度教育等也与焦虑的产生有关。另外,低收入、低学历者也容易发生焦虑。由于疾病疼痛给患者带来经济负担,增加了患者负面情绪,从而加重了患者焦虑感、烦躁感[10]。
2.2饮食睡眠因素
急性心肌梗死病人焦虑状态可能与患者疲乏、食欲减退、睡眠障碍等有关[11]。要保持安静、舒适的休息环境,有利于减轻患者焦虑心理,有助于疾病的康复。
2.3疾病自身因素
AMI发作时患者多伴有剧烈、持久的胸骨后疼痛现象,甚至可引发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等严重后果,发病急,病后患者很难以接受现实,容易引发一系列焦虑问题[12]。国外研究发现急性心肌梗死后18个月内,20-40%的患者会出现中度至重度的焦虑状况,在这个脆弱的阶段,会让患者产生焦虑的心理[13]。部分患者对急性心肌梗死病情缺乏认识,对预后不确定,丧失工作能力、失去家庭与社会的支持、经济状况不佳难以支付昂贵的治疗费用等[14]。这些因素都会增加患者的心理负担,会产生焦虑心理,不利于疾病康复。
2.4生活方式
焦虑症状与心肌梗死的严重程度、性别、受教育程度或既往AMI病史无关,但与冠心病的相关危险因素,如吸烟、高脂血症、高血压和缺乏运动有关,并且焦虑影响MI的主要机制是在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和自主神经系统,可提高儿茶酚胺分泌和交感神经活性,引起血小板活化和炎症[15]。
3护理措施
3.1缓解患者心理压力
护理人员应当鼓励患者将负性情绪通过恰当方法宣泄出来,加强与患者的沟通,能够及时了解到患者情绪的变化,倾听患者心声,告知家属要鼓励患者,使其心理压力能够得到有效缓解,根据患者存在的心理问题,进行针对性的干预措施[16-17]。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长时间情况下,患者容易产生焦虑心理,医护人员应当向患者介绍成功案例,缓解其焦虑心理,使患者配合治疗。
3.2用药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发作时会伴随着胸背部疼痛,心肌缺血缺氧,护士应根据患者的病情变化、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在患者不耐受的情形下,可予以镇痛处理[18]。
3.3转移负性情绪
护理人员与患者进行情感交流,护理人员应认真倾听并鼓励其述说心中的苦闷、担心、焦虑心理。积极为患者进行放松指导,即指导患者取平卧位,将左、右手分别置于腹部、胸部,用力吸气,屏气2-3 s后再缓慢呼气,如此反复训练3~5 min,每天2次[19]。也可以通过语言交流、听音乐等方式转移和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减轻患者疼痛[20]。指导患者戒烟限酒,餐后可以推荐其进行太极拳、散步等,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使患者养成一个良好的生活习惯[21]。这样更能将患者心中压抑焦虑心理释放出来,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3.4正念减压疗法训练
指导患者进行正念呼吸训练和回顾正念减压模式。由护士指导患者进行坐禅模式练习,患者跟着练,一周后让患者回顾以往的解压模式并让患者之间相互交流心得[22]。它能帮助患者主动接触社会,帮助患者适应环境,缓解焦虑心理。
3.5健康教育
患者入院后,护士向患者宣教一些关于急性心肌梗死的知识、治疗方法及注意事项,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让患者对认识到自身疾病,从而改善消除焦虑心理。
3.6出院心理指导
出院前对病人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做好出院时心肌梗死疾病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让患者保持积极乐观的心理状态,增强自我保健意识。
4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发病急,且病情凶险,致死率高,发病时患者很容易产生焦虑心理。患者焦虑状态常表现为对疾病的恐惧、紧张等,会对影响身体的康复。因此在临床护理工作中,护理人员应当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积极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可以进一步缓解其焦虑状态,提高护理满意度,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杨楠,李娜.急性心肌梗死行经皮冠脉介入术术后再发的危险因素与预防护理[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8,22(22):117-120.
[2]范俊利.CCU病房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心理分析及护理对策[J].饮食保健,2018,5(51):251.
[3]蒲连美,李瑛,李红,等.合并焦虑和(或)抑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8,16(6):505-509.
[4]吕文丽.PDCA护理对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34):163-164.
[5]牛玉玉.CCU环境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8,25(6):80.
[6]王静静,徐翠荣,曹小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合并负性情绪的护理研究进展[J].护士进修杂志,2018,33(1):34-37.
[7]Maria D,Stefan A,Felix B,et al.Prevalence of anxiety and depression sym
-ptoms in patients with myocardial infarction with non-obstructive coronary-art eries[J].The American Journal of Medicine,2018:S0002934318304820-.
[8]唐菊素,林剑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与抑郁状况调查及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心血管病防治知识,2018,(30):45-47.
[9]Smeijers L,Mostofsky E,Tofler G H,et al.Anxiety and anger immediately prior to Myo-cardial infarction and long-term mortality:Characteristics of high-risk pat-ients[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7,93(Complete):19-27.
[10]陈梅.罗伊适应模式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希望水平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8,15(23):46-47.
[11]时之秀.病情程度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4):530-532.
[12]孔德文.心理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影响[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179-181.
[13]Geiser F,Urbach A S,Harbrecht U,et al.Anxiety and depression in patients three months after myocardial infarction:Association with markers of coagulation and the relevance of age[J].Journal of Psychosomatic Research,2017,99:162-168.
[14]俞寰.心理护理联合健康教育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临床研究[J].中国医学创新,2018,15(1):89-92.
[15]王婷蓉.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效果和对患者焦虑情绪影响体会[J].饮食保健,2019,6(15):190.
[16]莫利果.心理护理对改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的应用效果[J].养生保健指南,2019,(2):166.
[17]朱晓丹.心理护理对心肌梗死急性期患者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2018,(4):166.
[18]陈娥,杨小香.系统性护理对不典型心肌梗死患者焦虑、抑郁情绪的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8,3(21):154-155.
[19]庄雯.移情护理缓解心肌梗死患者负性情绪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护士(上旬刊),2018,25(2):44-47.
[20]彭青.优质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心理状态与护理质量的影响[J].饮食保健,2019,6(2):166.
[21]于小晴,张丽娇.综合性干预对急性心肌梗死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的影响探究[J].心理医生,2018,24(12):154-155.
[22]叶璐,普雯.正念减压疗法对急性心肌梗死支架术后患者抑郁、焦虑情绪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8,37(10):1361-13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8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