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规范化管理在药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作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1 11:37:3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规范化管理在药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作用。方法选取某社区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120例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以常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60例,行规范化社区管理,对两组的干预效果进行比较。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舒张压、收缩压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对各项行为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给予社区高血压患者规范化社区管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及依从性,并有利于改善患者血压水平,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关键词:规范化管理;社区高血压;血压水平;遵医行为

本文引用格式:彭科娟.规范化管理在药物治疗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临床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82-83.

0引言

高血压为中老年人常见疾病的一种,患者多以中老年人为主,甚至可引发冠心病、脑卒中等严重后果,严重者甚至可造成肾衰竭,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严重威胁[1]。药物降压是临床上治疗高血压的常用方式,但由于高血压的病程较长,且其病情易受患者自身行为习惯的影响,故而在开展治疗同时做好对患者的规范化管理同样十分重要。基于此,本次研究中采用规范化社区管理方式对收治的高血压患者实施干预,并对其应用效果进行了如下分析。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期间某社区登记在册的高血压患者进行研究,以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对照组60例,其中男38例,女22例,患者年龄最小45岁,最大82岁,平均(51.8±4.0)岁;高血压病程最短1年,最长18年,平均(7.9±1.0)年;观察组60例,其中男35例,女25例,患者年龄最小44岁,最大85岁,平均(52.0±4.4)岁;高血压病程最短1年,最长17年,平均(8.1±1.1)年;两组基本资料比较无较大差异(P>0.05),可比较。患者均知晓本次研究内容,经深思熟虑后同意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两组患者均接受常规降压药物治疗,对照组同时行常规方式干预,即就诊时由社区医生向患者讲解降压药物的使用方法、使用剂量、日常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开展规范化管理,具体措施如下:①成立专门的管理小组。社区需成立专门的高血压管理小组,为患者建立专门的档案,对患者基本信息进行填写与统计,包括患者姓名、年龄、性别、高血压病程、治疗方案等等,并定期进行随访,对患者用药情况、血压情况进行了解和调整。②知识宣教。社区医生及相关管理人员,需定期组织患者参与高血压健康知识讲座,通常需控制在一月一次;讲座内容需以高血压疾病的相关知识为主,包括其发生原因、危险因素、注意事项、合理饮食、运动的作用、遵医嘱用药的价值等,尽可能的提高患者对疾病的了解与认知;同时需将讲座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宣传册形式发放给患者,以便患者随时进行翻阅。③生活习惯干预。首先,需指导患者合理饮食,讲解科学饮食对血压水平的影响,提高患者的认知与配合度;其次,需根据情况指导患者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打太极拳等,提高患者的机体抵抗力,同时控制患者体重。再次,需指导患者定期进行血压自我监测,并教会患者掌握正确的血压监测方式,对于血压波动较大,且控制不佳者,需及时转诊,并进行定期随访。

1.3观察指标。①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血压水平变化情况进行比较;②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以问卷调查调查表评估两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情况,量表共包含疾病危险因素、血压正常范围、饮食控制方法、合理运动方法、规范服药方法、血压监测方法等几项,各项评分均为0-10分,以分值≥7分为知晓,否者为不知晓;③分别在干预前及干预后1年,以问卷调查方式评估两组患者的遵医行为,包括坚持合理饮食、坚持合理锻炼、坚持控制体重、按时用药、按时测量血压、戒烟戒酒等;分为遵从及不遵从两项。

1.4统计学分析。数据资料均以SPSS 20.0处理,以独立样本t检验计量资料,以χ2检验计数资料,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血压水平比较。干预前,两组收缩压、舒张压水平比较均无较大差异(P>0.05),干预后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高血压知识知晓情况比较。观察组患者对高血压知识的知晓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遵医行为比较。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各项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

 
3讨论

高血压为临床上发生率非常高的一种疾病,患者多以老年人为主,且随着年龄的增加,其发生率明显升高[2]。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饮食习惯及饮食结构的改变,该病的发生率也逐渐趋向年轻化。而随着病情的发展,甚至可引发心血管疾病,对患者健康及安全造成进一步的威胁[3]。

因高血压病情极易受患者自身行为习惯的影响,特别是患者居家期间,因缺乏医护人员的监督与指导,更易因不良行为习惯而影响病情。因此,加强对高血压社区管理的重视非常重要。本次研究中以慢病社区管理为基础,为患者开展规范化社区干预,该模式是以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为基础,以患者为中心,通过发挥社区管理贴近居民的优势,在社区医护人员的协助下尽可能的调动患者及家属对疾病的了解与认知,逐渐帮助患者建立疾病防控意识,从而不断的提高患者各项依从性、建立科学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而促使患者病情得到良好控制。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患者血压水平、疾病认知度及遵医行为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上述理论相符。

综上所述,规范化社区管理在社区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效果理想,在改善患者认知及遵医行为方面效果理想,具有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冯芮华,王增武,王小万,等.高血压社区规范化管理中常用抗高血压药物的成本-效果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1):92-95.
[2]荣丽,罗利明.自测血压方式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管理中的作用[J].中国循证心血管医学杂志,2015,7(4):484-486.
[3]肖昌华.家庭自测血压对社区高血压患者血压控制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山西医药杂志,2016,45(18):2103-210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97.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