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在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以期为进一步提高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生活质量提供参考。方法将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66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33例)与观察组(33例),给予对照组鼻内镜治疗,在此基础上给予观察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治疗,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疗效进行对比观察。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观察组总有效率均明显较高(P<0.05)。结论将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与鼻内镜联合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可取得明显较单纯使用鼻内镜治疗更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慢性鼻-鼻窦炎;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鼻内镜;治疗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麦麦江·图尔荪托合提.观察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在慢性鼻-鼻窦炎中的治疗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67+69.
0引言
慢性鼻-鼻窦炎由于急性炎症的反复而迁延不愈,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治疗方法众多但疗效不一[1]。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系统具有微创易行且安全性高的特点,我院将该治疗技术与鼻内镜联合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效果满意,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将我院于2016年7月至2018年7月接收的66例经临床确诊为慢性鼻-鼻窦炎患者纳入本次研究观察范围,患者入院时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症状及下鼻甲肥大,均经我院检查室鼻窦冠状位与轴位CT检查确诊[2]。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等分为对照组(n=33)与观察组(n=33),对照组中男女性患者例数比为20:13,年龄最大62岁,最小15岁,平均(34.52±6.46)岁;病程最长12年,最短半年,平均(4.67±1.14)年;根据1997年海口会议关于慢性鼻-鼻窦炎分型标准分型,Ⅰ型、Ⅱ型、Ⅲ型分别有8例、10例、15例。观察组中男女性患者例数比为21:12,年龄最大64岁,最小16岁,平均(35.16±6.53)岁;病程最长15年,最短半年,平均(4.75±1.26)年;Ⅰ型、Ⅱ型、Ⅲ型分别有7例、12例、14例。将两组基础资料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P>0.05。
1.2方法。给予对照组患者单纯鼻内镜治疗,取患者仰卧位,将其头部偏向一侧,局麻满意后由前往后,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分别将其鼻腔内息肉及开放筛泡摘除,并将钩突切除,酌情开放鼻窦并扩大自然开口,以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仔细清除各窦腔内的脓液与病变组织,术后给予常规抗炎治疗并将其鼻腔进行彻底冲洗,常规填塞止血,结束手术。给予观察组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联合鼻内镜治疗:①鼻内镜治疗同对照组;②鼻内镜手术结束时以低温双极射频消融治疗系统对患者的中、下鼻甲进行处理,选取其下鼻甲的内外侧面及游离缘作为进针口,调节主机能量至6,刺入探头并缓慢推进至鼻甲长轴黏膜后继续往下,直至下鼻甲后端;将主机能量下调至5,持续治疗10 s待中下鼻甲表面黏膜稍变白后退针,并行鼻甲打孔减容,打孔个数为2-3个。术后给予1%麻黄素滴鼻,同时应用抗生素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与判定标准。随访1年,对两种治疗方案的临床总有效率进行对比观察,以临床治疗显效与治疗有效患者例数之和与总例数的比值作为治疗总有效率,若治疗后患者鼻塞等临床症状消失,鼻腔通气良好,以鼻内镜检查示窦口开放良好,术腔黏膜呈上皮化,脓性分泌物消失,则为治疗显效;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有所缓解,以鼻内镜检查示窦腔内仍有少量脓性分泌物存在,黏膜局部水肿、肥厚,或形成肉芽肿组织,则为治疗有效;若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及鼻腔通气均无改善甚至加重,鼻内镜检查窦腔形态无改善甚至发生恶化,则为治疗无效。
1.4统计学分析。以统计学软件SPSS 21.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分析,其中计数资料的表示由百分比(%)完成,以方差(χ2)进行检验;数据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以检验结果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2.1治疗后1个月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1个月,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表1。
2.2治疗后1年两组临床疗效对比。治疗后1年,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P<0.05),详情见表2。
3讨论
临床中针对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常采用鼻内镜手术,患者经过系统的治疗后症状一般可得到明显改善,但仍存在部分患者鼻腔通气改善效果不佳[3]。本次研究中,对照组单纯采用鼻内镜手术治疗,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仍有45.45%的患者临床症状无改善甚至加重,治疗后1年仍有18.18%的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治疗主要是利用低温等离子射频所产生的能量加快局部组织的凝固性坏死,由于操作是在相对较低的温度下进行,因此减少了对周围组织的热损伤,从而有效保护了鼻粘膜;同时该手术系统无烟雾产生,保证了手术视野的清晰,且止血效果好,术后无需通过填塞的方式止血。本次研究将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与鼻内镜手术联合应用于观察组的治疗中,结果显示治疗后1个月及治疗后1年,观察组患者临床疗效均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综上所述,将等离子低温射频消融术与鼻内镜联合应用于慢性鼻-鼻窦炎的治疗中可取得明显较单纯使用鼻内镜治疗更高的临床疗效,值得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苏怡,谢景华,潘晓李,等.慢性鼻-鼻窦炎伴或不伴鼻息肉患者鼻内镜手术的疗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山东大学耳鼻喉眼学报,2016,30(04):86-89.
[2]马义,孟祥宇,李红芳.鼻内窥镜手术与传统手术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疗效差异及影响因素[J].中国医师杂志,2016,18(s1):136-137.
[3]刘宏胜,蔡爱军.鼻内镜鼻窦手术联合鼻甲射频消融术治疗慢性鼻窦炎的临床效果观察[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7,21(05):135-13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