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肝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10 10:59: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肝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内收诊的158例肝病患者作为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进行分组,设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79例,对照组病例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进行干预,研究组病例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进行干预,观察评价护理前后的生活质量和心理状态,另调查护理满意度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②研究组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肝病患者护理中,个性化护理模式的应用价值高,可推广。

关键词:肝病;护理;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吴梦帆.肝病护理过程中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328+330.

0引言

肝病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如病毒性肝炎、肝硬化等,对患者身心健康造成影响,降低生活质量。近年来,医疗改革不断推进,新型医疗模式大肆推广,临床护理引起了学者们的重视,且成为医疗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引起了人们的关注[1]。个性化护理模式,是这些年提出的一种护理模式,强调护理的针对性和个性化,突出患者在护理中的地位。本文笔者为了探讨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内我院收诊的158例患者且分成两组进行讨论,现在将方法及结果总结如下。

\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我院2018年10月至2019年3月内收诊的158例肝病患者作为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将其分成两组,一组设为对照组,另一组设为研究组,各组占79例。对照组,共79例患者,男性有47例,女性有32例,年龄范围31-68岁,平均(46.79±5.61)岁。研究组,共79例患者,男性有45例,女性有34例,年龄范围30-72岁,平均
(47.42±6.42)岁。比较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分组讨论。

1.2方法。本研究中,对照组79例患者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根据医嘱,结合患者病情,提供护理服务。而研究组79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采取个性化护理模式,具体措施如下:

①饮食干预。饮食方面,根据患者实际病情和身体状况,制定个性化饮食方案,叮嘱患者合理搭配膳食结构,以高维生素、高营养、清淡且易消化的食物为主,忌食高脂肪、高蛋白食物,严格控制辛辣、过冷过热、硬及腌制品等食物,纠正暴饮暴食的不良习惯,且戒烟戒酒,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②心理护理。肝病,早期并无明显症状,此时,患者得知病情,容易出现负面情绪,如焦虑、抑郁、不安、烦躁等。对此,护理人员应该加强心理疏导,根据患者心理状态,进行针对性疏导,倾听病人诉说,耐心回答其提出的问题,通过交谈了解患者内心真实感受,尽最大程度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获取患者的信任,有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缓解负面情绪,保持最佳身心状态,主动配合临床治疗。同时,护理人员用成功案例,鼓励患者,给予患者心理支持,有助于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加依从性。沟通过程中,护理人员注意仪表仪态,面带微笑,语言亲切,态度诚恳和蔼,做到一视同仁,切勿出现嫌弃、避讳等行为。

③健康宣教。护理人员用简洁明了的语言介绍肝病的相关知识,包括诱发因素、主要表现、临床治疗以及预后等,叮嘱患者遵医用药,不得随意增减药物,也不可擅自停药,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全面正确认识疾病,提高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自觉采纳有益于健康的行为方式,养成良好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病情,改善预后。

1.3观察指标。①采用世界卫生组织生活质量简表(QOL)[2],评价患者生活质量,总分值60分,得分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高;②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3]以及抑郁自评量表(SDS)[4],评价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评分越高表示负性情绪越严重;③采用自制的问卷表,对护理满意度进行调查,总分100,得分越高说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1.4统计学分析。本次研究中,所有数据采用SPSS 20.00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加减标准差(±s)表示,t值检验,若是检验值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生活质量评价分析。护理之前,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并无明显差异(P>0.050,护理后,研究组生活质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
 

2.2心理状态分析。护理后,研究组SAS评分与SDS评分都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

 

2.3护理满意度。调查显示,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92.34±5.25)分,对照组护理满意度评分为(87.45±5.67)分,两组数据比较,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个性化护理模式,是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原则,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遵循个体差异原则,着眼于生理、心理、精神等多个方面,制定护理方案,指导护理实践,突出针对性、个性化等特征[5]。肝病护理中,采用个性化护理模式,分析患者性别、年龄、病情以及生活环境等因素,加强饮食指导,根据患者身体状况和饮食习惯、病情等,制定饮食方案,通过心理护理,缓解患者负性情绪,保持乐观心态,并注重健康宣教,提高患者对疾病及治疗的了解程度,增加战胜疾病的信心,积极主动配合治疗,提高临床疗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本研究显示,研究组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护理满意度比对照组高,护理后SAS评分及SD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

综上所述,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价值高,不仅可缓解负性情绪,而且可改善生活,患者护理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张丽芳,王碧芬.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的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7,36(36):154-156.
[2]王艳.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用于肝病护理中的价值探究[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3(07):24+29.
[3]王欣,高洋.肝病护理应用个性化护理模式效果探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19):165-166.
[4]王凤丽,史婷婷.个性化护理干预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5,7(26):231-232.
[5]李影.个性化护理模式在肝病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生物技术世界,2016(02):15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