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分组(APN)连续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的应用效果。方法在神经外科护理人力资源不变的前提下,对传统的周期性排班模式进行改革,实行分组连续排班模式,并比较新旧排班模式的交接班次数、交班所占用的间接护理时数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满意度等。结果实施分组连续(APN)排班后优于传统排班方式。结论在神经外科实行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能适应神经外科工作特点,能够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有效提高整体护理质量,确保护理安全。
关键词: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传统排班模式;神经外科
本文引用格式:张英.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在神经外科(NICU)病房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2):288.
0引言
我科针对危重患者多、基础护理量大、患者病情变化快、夜班护理工作量大等特点出发、从人力资源的合理利用角度,自2017年1月起采用APN排班模式,效果显著,先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科NICU设置床位8张,床位使用率93%-94%,NICU共有护理人员13人,其中主管护师3人,护师5人,护士5人;年龄22—40岁,平均年龄29.5岁,学历结构:本科5人,大专7人,中专1人。
1.2方法
(1)传统排班方法。传统的排班方式每天24h主要上班时段有5个(上午、中午、下午、小夜、大夜),2个责任护士、主班、药疗班(08:00-11:40,14:00-17:40)早晚班(06:00-10:00,18:00-22:00),2个连班(8:00-16:00),1个小夜班(17:40—23:00),1个大夜班(23:00-8:00)。(2)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以组为单位按APN班次进行循环排班,1个APN班之后休息2d,在班时间:2个A班(7:30~16:00),2个P班(15:30~23:00),2个N班(22:30~8:00),1个主班,1个药疗(8:00-12:00,14:00--18:00)重叠时间为交接班时间。护士长根据护士的职称、工作年限、实际工作能力、责任心等进行合理的搭配编组,每班设立1名带班组长,由年资高、工作责任心强、专业知识扎实、业务技术熟练、临床经验丰富、具有一定管理、协调和业务技术指导能力的护师以上职称人员担任。带班组长负责本组人力的调配,参加并组织配合各种抢救工作,对当班护士进行技术指导,帮助解决疑难问题,质控当班时段内各项护理工作质量,尤其加强夜间护理工作与低年资护士工作质量的监控。
1.3数据处理
对2种排班方式每天交接班占用的护理时数分别统计了10d,在排班方式改革前6个月及改革后6个月,调查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护士对排班方式的满意度然后建立数据库,以SPSS12.0版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采用t检验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
2结果
改革后交接班次数由原来的5次减少为3次,改革后的排班方式每天交接班占用的护理时数、患者满意度、护士满意度与传统的排班方式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1。
3讨论
3.1APN连续性排班体现了对患者护理工作的连续性,对患者提供了无缝隙的护理,班次由原来的5个班次变成3个班次,减少了交接班次数,降低了护理安全隐患[1]同时,节省了交接班所占用时间,如表1所示,可更好地为患者提供直接护理和健康教育,从而提高了患者满意度[2]。
3.2APN排班班次类别清楚有规律,传统的排班班次多无规律,影响个人学习、生活、休息的安排[3]。一般1周1个N班,对人体生物钟的影响相对较小,生活相对规律,P班下班后可自由支配时间,休息得到较好地保障,可促进护士的身心健康。APN上下班时间错开人流高峰期,减少上下班在路途中花费的时间,凸显出对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
3.3APN排班每班至少有2名以上护理人员,新老搭配,每组配备组长均为经验丰富的高年资护士,可以及时解决夜间护理工作中遇到的各种疑难问题,在危重患者的病情观察、抢救过程中对新护士起到传、帮、带的作用,能迅速提高年轻护士观察病情及抢救能力,促进低年资护士的成长,减轻在岗工作压力,调动了工作积极性,加强了护理团队协作精神[4]。
3.4APN分组排班,使各班次责任明确,层次清晰,各小组成员既有分工又有合作,共同完成本班次职责,团队协作精神显著提升,提高了抢救配合的满意度[5]提高了年轻护士的个人成就感,调动了工作积极性[6],提高了工作效率,保证了护理工作质量、,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骆惠娟,黄琴,胡琼华,等.层级管理结合APN排班在重症监护病房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009,23(11):2978-2979.
[2]张培琴,熊江艳.开展优质护理服务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6):1472-1743.
[3]陈玉珍,冯青嫦,林艳香.护理人员层级管理在临床护理管理中的实施探讨[J].中国医院,2008,12(7):70-71.
[4]张占香,薛建芬,王桂玲,等.护士分层级管理的实施与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20ll,l(40):83-85.
[5]张细銮,周惠芬,杨衬.分组连续(APN)排班模式在急诊科的应用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09,6(10):5-7.
[6]冯群爱.急诊科实行分组连续排班模式的效果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7(1):70-7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61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