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方式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方法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开展综合性助产护理干预,观察对比两组产程时间和产后出血率。结果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综合助产护理法对产妇进行助产干预,可避免和减少产后出血的发生,护理满意度高,护理效果好。
关键词:护理干预方式;助产;产程时间;产后出血
本文引用格式:焦安玲.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281,284.
0引言
产后出血症状是威胁产妇顺利生产和康复的主要风险因素,严重影响产妇的产后恢复,甚至造成产妇死亡。若给予针对性综合护理干预,对减少产妇分娩痛苦,控制产后出血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1]。因此,对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我院120例产妇分别采取基础助产和综合助产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不同护理干预方式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择我院产科2017年9月至2018年8月收治的120例自然分娩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双随机数字分组法将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观察组60例,年龄19~41岁,平均(29.7±2.7)岁;孕周37~42周,平均(40.3±0.4)周;其中初产妇35例,经产妇25例。对照组60例,年龄20~41岁,平均(30.1±2.8)岁;孕周36~42周,平均(40.9±0.2)周;初产妇34例,经产妇26例。两组产妇均经阴道分娩,在一般资料比较中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助产护理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全程综合助产护理干预,具体操作如下。
1.2.1产前护理干预
产前由责任护理人员进行一对一责任护理,配合主治医生对产妇进行全面产前检查,根据胎儿位置、大小及产妇情况,科学评估预测分娩方式并进行评估判断[2],为产妇提供温馨护理干预,创造干净、舒适、整洁住院生产环境,保持适宜的室温、湿度,加强通风。加强产妇的健康教育和心理护理干预,鼓励产妇参加母婴学校培训,学习分娩、保健、营养和新生儿养护知识和注意事项,避免高危分娩因素发生。针对产妇尤其是初产妇的紧张、焦虑心理,依据产前身体检查结果,给予语言和心理安慰,达到心情放松的目的,同时宣传母亲的荣誉感和神圣感,使产妇保持愉悦心情。
1.2.2产中护理干预
进入产程后,进行全产程导乐护理,仔细观察产妇的宫缩情况,定时监测胎儿胎心,期间播放轻松和缓的轻音乐,护理人员要经常性与产妇进行交流,保持和蔼态度,科学指导产妇在宫缩期间呼吸、分娩姿势,同时根据分娩情况对产妇的四肢和腹部进行按摩,帮助其放松身体。对因疼痛造成的紧张情绪,可通过语言鼓励对产妇安慰,责任护士要全程陪伴产妇身旁,增强产妇安全感。对产程异常的产妇,要做好手术助产和剖宫产准备。胎儿娩出后,要对脐带牵拉和胎盘剥离征象观察,确保脐带合理处理和胎盘完全剥离。分娩结束后,要严密监测产妇分娩后的生命体征,若出现产后出血征兆要立即联系主治医生,并进行紧急处理。
1.2.3产后护理干预
对产妇行预防护理干预,待胎儿分娩出后,第一时间把新生儿情况告知产妇,对产妇给予肯定和称赞,使其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责任护士要尽快安排产妇与新生儿身体接触,指导采用正确哺乳姿势进行母乳喂养,分娩结束后护士将产妇留置观察2 h,并对子宫、宫底情况进行观察和监测,测量阴道血量,识别产后出血症状,对产妇子宫和产道进行恢复按摩护理,如发现产后并发症征兆,要尽快通知主治医师进行处置。观察2 h后将产妇送至病房,调整好病房温湿度,对产妇贫血和身体虚弱情况,在加强营养摄入的同时对伤口服用抗生素和产后感染预防护理,促进产妇尽快恢复。
1.3观察指标
(1)对比两组产后出血发生情况和止血有效时间情况;(2)对比两组护理满意度。
1.4评定标准
(1)采用自制的《产妇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助产护理满意度进行评估,总分100分,其中非常满意为90分以上,满意为60~90分,一般为40~59分,不满意为40分以下。总满意率=(非常满意+满意)/总例数×100%。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以(%)表示,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产后出血情况比较
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为1.7%(1/60),低于对照组的5.0%(3/60),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止血有效时间为(20.4±2.1)min,短于对照组的(40.1±2.2)min,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讨论
产后出血是产科分娩过程中的严重并发症,往往出现在产妇分娩后2 h内,据相关报道,因产后出血病症导致的产妇死亡占全部孕妇死亡的50%,严重威胁孕妇的生命安全[3]。
传统的基础助产护理偏重于对产后出血病症的监测和治疗护理,忽略了产妇认知、情绪和心理的护理,对产后出血的预防作用不强,症状产妇自我监测能力较差。全程综合助产护理干预是在常规助产护理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进行一对一责任助产护理、全程导乐护理和全程温馨护理,产前对产妇基础情况进行评估,创造温馨环境,讲授生产知识和并发症进行宣教,对产妇的负性心理进行疏导,从而消除紧张、焦虑心理,达到身心愉悦迎接新生命到来。生产过程中,对产妇行全程导乐助产护理,可有效减少产妇的疼痛,加快产程,避免并发症的发生。产后行并发症预防护理,可及早发现产后出血先兆,对子宫进行按摩和早期吸吮乳头,可促使子宫平滑肌收缩和刺激神经垂体释放缩宫素,加快宫缩,避免产后出血的发生[4]。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后出血发生率和止血有效时间优于对照组,结果提示,采用综合助产护理干预对产妇进行助产,能及早发现和有效降低产后出血的发生,提高产妇的生产和恢复质量。
参考文献
[1]李岩.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9,4(7):63,66.
[2]王小芳.温馨助产护理对孕产妇产后出血及分娩结局的影响[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8,50(10):1254-1255.
[3]邵慧娟.综合护理干预对助产质量及产后出血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223.
[4]祝丹丹.护理干预对孕产妇助产和产后出血的影响分析[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30):148-14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