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探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8 15:37: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经单孔胸腔镜技术(VATS),探析其临床应用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择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53例经单孔VATS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53例患者均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分析单孔VATS手术类型、手术时间等指标,探讨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VATS的临床应用安全性和可行性。结果肺大疱切除术术后置管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均低于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肺楔形切除术(P<0.05),且三种术式均未见肺部感染等并发症。结论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VATS的应用兼具疗效佳、安全性高,可用于具有治疗指征的患者。

关键词:可行性;安全性;VATS;麻醉

本文引用格式:李沛,李文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42-43.

0引言

VATS(Video-assisted Thoracic Surgery)现已成为临床主流术式,研究显示[1],单孔VATS相对于两孔或者三孔操作,整个器械操作具有直观性的特点,可进一步减轻患者手术痛苦和创伤,而随着我国麻醉技术的不断发展,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被广泛应用于单孔VATS治疗过程。本文旨在研究其临床安全性和可行性,研究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择取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我院53例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VATS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病例均符合相关手术指征,排除合并精神及认知障碍、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53例中男、女分别20例、33例;年龄25~55岁,平均(40.36±3.78)岁;肺占位10例、自发性气胸43例。

\

 
1.2方法

麻醉[2]:静脉复合麻醉,保留自主呼吸,选取T8-9穿刺并置管,阻滞T20平面,静脉复合麻醉应用丙泊酚、瑞芬太尼微量泵入,调整速度,以不抑制呼吸为原则。术中监测心电图、生命体征、血气等指标变化。单侧胸腔手术进入胸腔后行迷走神经阻滞,部分病例仅用利多卡因喷洒肺表面。所有患者手术全程和术后均不使用肌松药。

43例行肺大疱切除术[3],手术操作:患者取健侧卧位,常规消毒、铺单后取第4肋间腋中线与腋前线之间操作孔及观察孔,安置切口保护套,术中腔镜直视下用1%利多卡因对迷走神经干进行阻滞,用利多卡因喷洒肺表面,罗哌卡因行相应切口上下肋间行肋神经根阻滞。用卵圆钳轻压使肺确定肺大疱或漏气部位,内镜下修补或用切割缝合器切除肺大泡,同期行胸膜固定。术毕冲洗胸腔,面罩加压通气膨肺,留置引流管。

6例患者实施肺楔形切除术[4]:于CT引导下,经过皮肺,将HooK-wire针穿刺置入,并且注入亚甲蓝,定位病灶,麻醉成功后,取健侧卧位,切口位于腋前线第4-5肋间,给予切口保护套,将胸腔镜置入,探查患侧为肺医源性萎缩,且亚甲蓝、穿刺针均正常在位;将穿刺针尾部间断后,取出,应用利多卡因喷洒肺表明,于蓝染周围2.0 cm处,与病灶和穿刺针一同做楔形切除。

4例行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5]:麻醉成功后,取健侧卧位,切口位于患侧腋前线第4~5肋间位置,置入胸腔镜后,探查患侧为肺医源性萎缩,若有胸壁粘连,给予患者粘连松解;给予患者肋间、迷走神经阻滞,探查到病灶后,给予患者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

1.3观察指标

记录不同手术方案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置管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4.0执行,,计量资料描述方式为(±s),t检验,P<0.05则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肺大疱切除术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其余两种术式(P<0.05),详见表1。术后三种术式均未出现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

 

3讨论

一直以来,外科手术在确保手术效果的基础上,不断追求手术的整体微创性,以往临床采用的传统胸腔镜手术即用气管插管实施全身麻醉,使呼吸机的外力代替患者自主呼吸,再利用双腔管优势及肺隔离技术进行患侧肺的手术,此手术方式更便于医生手术操作,手术风险小,但却容易造成气管插管所引起的相关并发症,且术后的麻醉药物代谢对患者身体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国内外多家大型医院已开展成熟。本文探讨的单孔VATS手术具有术野清晰、患者术后恢复快、创伤小的优点[6],但是,若术中仍然采用气管插管麻醉,则会影响整体微创价值,术后不仅仅会造成呼吸困难、刺激性干咳等并发症[7],还会影响患者苏醒过程,严重影响手术预后,而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的方式,可避免气管插管麻醉的缺点,有效降低了插管所造成的气管损伤,减少术中呼吸循环干扰,减少全麻药用量,降低术后疼痛,减少术后肺不张肺部感染等并发症,促进术后快速康复,因而,逐渐将其取代,配合完成单孔VATS手术可以实现整体微创性[8]。本文研究结果显示,肺大疱切除术各项手术指标均优于肺叶切除和淋巴结清扫术、肺楔形切除术,而三种术式均未见严重并发症,表明,非气管插管麻醉单孔VATS应用于大疱切除术过程可取得更为显著的手术效果,且可预防并发症发生,实现整体微创性,值得注意的是,整个手术过程要求主刀医师和麻醉师之间的密切配合,因此,临床应用手术技能以及麻醉专业能力培训非常重要。

综上所述,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VATS术式安全可靠,相对而言,应用于肺大疱切除术治疗中更能凸显其优势,临床可行性更高。

参考文献

[1]史经伟,杨如松,邵丰,等.非气管插管保留自主呼吸麻醉下单孔胸腔镜技术的临床应用[J].重庆医学,2018,47(4):480-481,485.
[2]李琴琴,陈楠,杨涛,等.超声引导下椎旁神经阻滞用于非插管胸腔镜手术麻醉体会[J].实用医学杂志,2017,33(13):2248-2249.
[3]张满,靳智勇,马英,等.自主呼吸麻醉结合单孔非置管胸腔镜技术在肺大疱切除术中应用的随机对照试验[J].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2018,25(3):218-221.
[4]陈朝辉,苏巧玲,徐昆.保留自主呼吸喉罩全麻单孔胸腔镜手术麻醉管理[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30):97.
[5]江山,孙杨,殷飞,等.I-gel喉罩与标准型喉罩用于保留自主呼吸下单孔胸腔镜肺大疱切除术气道管理的比较[J].东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17,36(3):449-452.
[6]王刚,叶永强,谢宝龙,等.单孔胸腔镜肺癌根治术的临床应用体会[J].现代肿瘤医学,2019,27(6):988-990.
[7]张莉蓉.单孔胸腔镜肺大泡切除术中的护理配合[J].健康前沿,2019,28(3):44,47.
[8]周伟光.单孔全胸腔镜肺叶切除术的应用价值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2019,29(8):17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529.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