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8 13:35:2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措施。方法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我院收治的86例儿科留观输液患儿。将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实验组与参照组:参照组43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43例儿科留观输液患儿采取预见性护理。统计两组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实验组43例患儿中意外拔管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加药差错发生率低于参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培训、加强宣教与沟通及加强小剂量用药的查对工作等措施可防范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关键词:护理风险;安全管理;儿科病区;输液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郭庆智.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与防范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75-276.

0 引言

由于儿童心智未成熟,并且普遍好动、缺乏适应能力等,在留观输液治疗过程中增加了护理难度,容易引发输液意外事件,诸多因素下使得儿科病区工作压力大[1]。有研究表明输液技术因素、患儿自身疼痛及心智因素、家属因素等交叉作用下会互相影响,增加了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2]。为此,本文就我院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收治的43例儿科留观输液患儿根据护理风险采取预见性护理,旨在为临床根据护理风险采用预见性护理提高儿科留观输液患儿治疗安全性等提供依据,具体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3月于我院收治的86例儿科留观输液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作为分组依据,本研究获得伦理委员同意且患儿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参照组43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参照组中:男性26例,女性17例,年龄2~10岁,平均(6.78±2.39)岁。实验组根据护理风险实施预见性护理:其中男性28例,女性15例,年龄2~11岁,平均(6.79±2.41)岁。组间资料可行统计学对比(P>0.05)。

1.2方法

参照组43例患儿采用常规护理(静脉穿刺护理及家属健康宣教);实验组43例儿科留观输液患儿通过回顾性分析既往护理风险因素,作为参考采取预见性护理。

1.3观察指标

评价及对比两组儿科留观输液患儿的意外拔管事件(意外拔管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加药差错发生率)。

1.4统计学方法

本研究采用的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21.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如意外拔管发生率比较采用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计量数据通过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43例患儿中意外拔管发生率、药液外渗发生率、加药差错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

 
3讨论

3.1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分析


(1)医嘱执行查对不严格,主要是因为重名的儿童较多,在查对不仔细的影响下容易发生给药错误。此外医生口头叮嘱残余药液等事项不严格,降低了医嘱执行效率[3]。

(2)小剂量用药。由于儿科收纳患儿年龄较小,所用药物剂量较低,在不仔细观察下很容易发生误加药物事件,不认真查对液体瓶较为常见[4]。

(3)宣教沟通。与患儿及其家属的沟通难度较高,是儿科输液治疗的难点,很容易因为家属的疏于照护、擅自调节滴速等事件使得患儿发生药液外渗,并可导致护理纠纷发生[5]。

(4)静脉滴注穿刺操作不规范。

(5)输液护理人员年龄较轻,缺乏责任感与工作经验等增加了患儿输液风险。

3.2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1)医嘱执行查对因素。加强对患儿姓名的核对,避免同名同姓对输液治疗的影响,确认患儿房号,避免差错。此外需要加强巡查力度,以此核实患儿液体输入量,避免口头叮嘱残余量快输完的信息,利用医嘱及输液卡进行护理信息传递[6]。

加强小剂量用药的查对工作,部分患儿液体以及药量较小,护理人员需加强对液体瓶的核查,避免20 mL、30 mL等忽视未抽吸液体下即加药事件的发生。

(3)加强宣教与沟通,需要认真落实照护儿童责任,加强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告知家属相关注意事项。根据患儿家属进行细致的健康教育,并将患儿家属及患儿的评估资料进行不断更新,制定健康教育目标,强化健康宣教力度。

(4)加强输液巡视力度,通过温和态度进行安抚患儿,避免患儿自我约束力差导致的不良事件,通过密切巡视避免患儿牵扯头皮针,提高对患儿的照护程度[8]。

(5)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护理人员多为年轻者,需要利用培训提升儿科护理人员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告知其应与留观输液治疗患儿共同承担风险。在制定应急预案、强化护理制度时引导护理人员加强法律知识学习,完善护理人员的考核制度以及药物管理制度,在相关的制度、法律法规、工作规范约束下使护理人员可妥善处理风险事项,利用严格的儿科护理管理制度加强儿科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在落实考核制度以及药物管理制度同时进行各个护理环节的规范化管理,强调护理中以留观输液治疗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通过了解留观输液治疗患儿病情总结相关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潜在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以优秀的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质量[9]。同时培养儿科护理人员风险管理能力,强调护理中以留观输液治疗患儿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对潜在的风险采取针对性控制措施,以优秀的防范措施消除安全隐患,从而提高风险控制质量。

(6)提高穿刺技术,利用相关培训措施提高静脉穿刺技术,并在培训中告知护理人员应以负责任的态度选择血管[10]。本次研究采用了预见性护理,针对护理风险采用了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高穿刺技巧等诸多措施,结果证实诸多措施可降低药液外渗等发生率,提示加强宣教与沟通、加强输液巡视力度等可降低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

综上所述,儿科留观输液治疗中的护理风险因素较多,开展风险管理培训、提高穿刺技巧、加强宣教与沟通、加强输液巡视力度、加强小剂量用药的查对工作可防范风险,值得临床重视。

参考文献

[1]傅晓丹,段秀珍,陈赢赢,等.新生儿经外周静脉置管的预见性护理及预后分析[J].中国药物与临床,2017,17(8):1234-1236.
[2]邱潇,董玉斌,栾永刚,等.重症监护病房新生儿医院感染特点及危险因素的相关性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7,27(6):1398-1401.
[3]孙晓华,谢颖,闫慧娟,等.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亚低温治疗中预见性临床护理效果观察[J].河北医学,2016,22(6):1031-1033.
[4]杨丽莉.预见性护理对重症肝炎患者血浆反应和静脉留置针穿刺口感染的预防作用[J].河北医药,2016,38(17):2715-2717.
[5]孙四平,周建红,孙可巧,等.护理干预在门诊输液患者药物不良反应中的应对策略及效果评价[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6,20(2):148-149.
[6]邹贤凤,章国梅,吴明英,等.儿科门诊输液室规范化巡视对护理风险的研究[J].护理研究(下旬版),2012,26(6):166.
[7]王凡,李晓鸽.护理安全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医学创新,2014,8(10):120-121.
[8]张春花.儿科留观室输液安全管理[J].当代护士,2009,10(1):104.
[9]姜玉娥.儿科病房输液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护理学报,2007,14(7):51.
[10]李花兰.儿童输液的护理安全隐患及防范对策[J].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10(9):713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9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