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飞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当前的生活环境下,人们对医疗机构中的治疗效果与服务工作也提出了更好更为个性化的要求,其中儿科护理就是其中的重点。为了能够减少儿科护理中的护患纠纷,本文首先针对儿科护理中可能出现的引起护患纠纷的因素进行分析,其次再针对出现的护患纠纷因素的防范对策进行研究,从而有效的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提高对患儿的治疗与护理质量,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的满意度,希望能为儿科相关护理工作水平的提高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键词:护理细节;防范对策;护理纠纷
本文引用格式:祁锋.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相关因素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23-24.
Relevant Factors Causing Nursing Disputes in Pediatric Nursing Details and Preventive Measures
QI Feng
(Ta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aizhou,Jiangsu,China)
ABSTRACT:With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economic strength,people's living standards have also been greatly improved.In the current living environment,people also put forward better and more personalized requirements for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service work in medical institutions,among which pediatric nursing is the focus.In order to reduc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pediatric nursing,this paper firstly analyses the factors that may caus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in pediatric nursing,and secondly studies the preventive countermeasures against the factors that may cause the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so as to effectively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disputes between nurses and patients and improve the quality of treatment and nursing for children.It is hoped that this study can provide some reference value for improving the level of pediatric related nursing work.
KEY WORDS:Nursing details;Preventive measures;Nursing disputes
0引言
在对日常护理的调查中,儿科护理中出现的护患纠纷最为频繁。由于每个家庭中,患儿安危牵挂着家属的神经。通过对发生护患纠纷的患儿情况进行调查,大多数都是年龄较小,无法进行沟通的患儿。由于患儿无法对其病情感受进行表达,从而造成医护人员无法对患儿的准确情况进行获知,对患儿的治疗与护理方案的实施造成了极大的困难,再加上患儿出现病情恶化的部分征兆,极易导致患儿家属情绪激动对医护人员的工作产生质疑,从而引发护患纠纷的事件发生[1]。为了能够减少儿科护患纠纷时间的发生率,本次研究针对儿科护患纠纷的因素进行分析,并对护患纠纷的预防对策进行研究。
1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患纠纷问题的因素
1.1护理环境与护理人员的配备因素
护理人员不足一直是我国当前医院儿科中主要受到困扰的重要因素之一。儿科的护理工作具有任务重、工作量大等特点,导致护理人员日常工作量增大,从而影响到护理人员的工作质量,导致部分护理细节遭到忽略,同时也为护患纠纷埋下了伏笔。由于护理人员人数不足,再加上任务过重,因此导致患儿未能得到及时治疗或者完成输液后,护理人员未能对患儿进行及时的取针、换药以及输液等,患儿家属极易产生焦虑心理,从而导致与护理人员发生纠纷的情况出现[2]。
1.2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因素
儿科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是导致护患纠纷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通过对儿科护理的调查研究可以看出,护理人员综合素质较差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方式:首先,部分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时,对患儿以及患儿家属态度不够和蔼,极易引起患儿的惧怕以及患儿家属的不满。根据调查研究资料显示,有73%的护患纠纷问题都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欠佳所导致。部分护理人员没有良好的工作态度,对工作缺乏热情,未能履行相应的服务职责以及基本的服务理念,并且对患儿及家属提出的合理需求进行直接无视,从而直接导致了护患纠纷的问题发生。我国当前的家庭大多都响应国家少生优生的国家政策,从而导致大部分患儿都是独生子女,因此家属对子女大多会出现溺爱的情况,当护理人员对患儿未能得到及时优质的护理时,就会导致家属对护理工作极为不满,从而产生护患纠纷。此外,部分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缺乏,缺少相关的工作经验,因此在对患儿进行输液时,时常会出现静脉穿刺失败等问题,特别是对于极易哭闹的患儿,对输液造成一定的难度,因此,在对患儿进行穿针时,针头可能被反复拖出,从而造成无法一次穿刺到位的情况发生,这也会使家属产生一定的抱怨心理,从而导致护患纠纷的情况发生。最后,部分护理人员缺乏应有的责任心。由于儿科中的日常工作量较大,极易导致护理人员出现敷衍的情况发生,未能尽到应有的责任心,并且未能做到按时巡房,导致部分患儿病情变化未能被及时发现,从而引起护患纠纷的发生[3]。
1.3缺乏适当的沟通技巧
在儿科的日常护理中,患儿的病情变化时刻牵动着患儿家属的神经,由于患儿身体状况受到疾病的影响,从而极易出现消极情绪,因此,护理人员在日常与患儿进行护理过程中,需要保持足够专业的工作能力,采用适当的语气与方法与患儿进行沟通,降低患儿对陌生环境的心理压力,增强对护理人员的亲密,从而提高患儿对护理的依从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但是部分护理人员对患儿进行护理时表情严肃,未能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有效的沟通交流,极易引起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不满与反感,同时也增加了患儿的恐惧感,从而引起护患纠纷事件的发生[4]。
1.4护理人员欠缺护理风险意识与专项法律意识
部分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缺乏对护理行为的法律性认识与自我保护意识,未能认真落实相关护理制度,导致护理人员在工作中出现许多细节漏洞,例如家属在拒绝医生提出的治疗以及抢救建议时,未能及时与家属沟通并要求家属签字,以及抢救时执行医生的口头医嘱未及时记录等情况,都是护理人员护理风险意识不足从而引起的护理纠纷问题产生因素。此外,还有大多数儿科护理人员对法律意识的缺乏,难以提供有效的护理记录,无法采用法律的武器解决护理中出现的护患纠纷问题[5]。
1.5来自患儿家属的因素
除了护理人员的问题外,部分患儿家属的过激行为也是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由于患儿自身的病情变化,再加上患儿家属对患儿病情的不了解,片面的认为患儿病情变化是由于护理人员的治疗与护理不到位所引起的,再加上护理人员未能对患儿家属做出清晰的解释,从而引起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极度不满,因而极易引起护患纠纷的情况发生[6]。
2儿科护理纠纷问题的防范对策
2.1提高儿科护理团队建设的合理性
对于儿科护理任务重、人员少的问题,应当进一步壮大儿科护理队伍,同时提高护理人员编制的合理性,防止出现护理人员工作超出负荷而影响工作质量的情况发生。此外,需要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加强对护理细节的重视,提高患儿家属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7]。
2.2提高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
护理人员的综合素养能够直接对护理质量造成影响,因此,需要护理人员做到端正自身态度,从以患者为核心出发,不但需要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还需要尽力给予患儿家属提出的合理要求进行满足,并且在对患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需要表现出足够的耐心与关系,体谅患儿家属的焦急心理,并与患儿家属多进行沟通,使患儿家属能够充分了解患儿的病情变化,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8-9]。此外,若患儿家属情绪激动时给予安慰,尽量取得家属的宽容与谅解。由于当前护理人员大多为年轻人,许多患儿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质产生质疑,因此需要定期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护理技术的培训,并分批分次组织护理人员进行学习,从理论与实践双方面入手,促进护理人员专业素质的提升。同时还需要设置相应的考核培训制度,对护理人员的专业素养进行考核,并对未能通过考核的护理人员进行再培训,直到考核通过后才允许回到工作岗位。护理人员在日常工作中需要积极的对自身工作进行审视与总结,并向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虚心求教,提升自身的护理能力,提高对患儿的护理质量,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最后需要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心。护理人员在对患儿进行日常护理时,需要严格按照儿科护理工作制度流程,确保护理的细致性与全面性,坚持做好每日的巡房工作,对患儿可能出现的病情变化做到及时发现,并做好相关护理记录,认知落实核对、交接等制度,从而极大的降低护患纠纷的发生率[10-11]。
2.3加强与患儿及家属的有效沟通并掌握适当的沟通技巧
护理人员在日常护理中,需要积极的拉近与患儿之间的距离,提高患儿及患儿家属对护理的依从性,需要采用轻柔、和蔼的语气与患儿及家属进行沟通,尽量采用昵称或小名对患儿进行称呼,减少患儿对陌生人的抗拒感,提高患儿对护理人员的信任度。在对患儿进行护理操作时,需要对患儿家属进行适当的解释,若患儿及家属提出相关的疑问,需要对其提出的问题进行耐心解答与细心的解释,并尽量保持微笑,提升护患关系。此外,还需要对患儿家属细节表现进行关注,例如高兴、焦虑、抑郁等。并根据观察结果给予患儿家属适当的安慰。此外,可以对患儿进行轻抚额头、握握小手以及在患儿家属不便时对其给予适当的帮助,从而提高患儿家属的认可与配合,杜绝了护患纠纷的发生。在面对年龄较小的婴儿进行护理时,大多都会出现护理难度较大的情况。
尤其是对患儿实行头皮静脉穿刺时,若未能一次成功,极易导致家属对护理人员的专业性产生质疑与强烈的不满,因此在对患儿实施相关操作前,护理人员需要提前将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相关讲解,减少患儿家属的误会。此外,患儿在进行输液治疗时,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儿的病情、体重以及年龄等情况,对不同患儿的滴注速度进行调整,同时对患儿家属进行滴注速度设置的原因以及相关注意事项进行嘱咐,预防出现家属不解而引发护患纠纷的问题[12-13]。
2.4提高护理人员的护理风险意识与法律意识
潜在性法律问题是当前儿科护理中引起护患纠纷的主要因素,因此护理人员需要加强自身的法律知识学习,提高自身的法律意识,从而能通过法律途径对产生的护患纠纷问题进行调解,并保护双方的合法权益。因此,需要医院定期组织护理人员进行法律专项讲座,提高医护人员的法律意识,在护理过程中严格履行法律程序,从而避免护患纠纷的情况发生。此外,为了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人员应当加强相应的安全防范意识,提高护理人员对儿科护理工作的全面认识,使护理人员了解到不会因为工作辛苦与繁忙而免于承担责任[14-15]。
3总结
通过本文研究可以得知,引起儿科护患纠纷的问题多种多样,为了能够提高儿科疾病的治疗效果与护理质量,减少护患纠纷的发生率,护理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中加强对护患纠纷问题因素的分析,并制定出完善的预防措施,确保儿科临床治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邰高有汉.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8,5(23):128.
[2]陈贤菊.儿科护理中诱发护理纠纷的细节探析及干预方法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7,30(4):597-598.
[3]姚男华.儿科护理纠纷原因分析及护理细节管理探讨[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11):92-93.
[4]侯正文.浅谈儿科护理纠纷常见原因及防范对策[J].基层医学论坛,2017,21(15):1986-1987.
[5]盛俊霞,应敏娟.儿科护理中发生“医闹”的原因与应对管理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8,26(15):27-28.
[6]冯均丽,曾奇丹.儿科护理管理中的风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29-30.
[7]齐瑞霞.影响儿科药物治疗安全的因素及护理对策分析[J].海峡药学,2017,29(6):215-216.
[8]邵瑞娜.儿科护理安全的影响因素分析及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1):260-261.
[9]唐文秀.儿科护理存在的危险因素分析与防范策略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7,15(1):104-106.
[10]饶晓琴.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防范对策[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72):290-291.
[11]朱少合,胡红梅,李冰.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纠纷的原因和防范对策[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8,23(1):111-112.
[12]朱六连.探索儿科护理细节中引起护理纠纷的原因与应对办法[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7):40-41.
[13]胡培.儿科护理中护患纠纷的原因与对策[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7,2(19):128,132.
[14]朱丽霞,卢华萍.儿科护理中的纠纷及其防范对策[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8,17(18):224-225.
[15]杨立群.儿科常见护理纠纷原因及防范措施的研究现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60):43-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