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8 09:46:29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两种不同方式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方法将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常规心电图数据作为对照组,动态心电图数据作为观察组,比较两组数据间在不同心律失常结果以及冠心病诊断情况。结果观察组数据结果在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窦性停搏以及冠心病的阳性诊断率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加有效的诊断冠心病的不同表现,通过有效准确的检出率能够为后期治疗冠心病提供影像基础,减少治疗中的误诊率,增加治疗效果和预防处理,减少患者因病致残、致死的几率,值得在临床中广泛应用。

关键词:动态心电图;常规心电图;冠心病;临床效果对比

本文引用格式:普布仓木决.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93-94.

0引言

冠心病作为心血管内科中常见的病症之一,是较难进行治疗并治愈的慢性疾病。据不完全统计时至2018年底,我国目前患冠心病的人数高达1100万左右,死亡率高达20%,冠心病作为心脑血管疾病的一种,正在时时刻刻威胁着患者的生命安全。一般常见表现为胸闷、气短、心力衰竭、心律失常,部分患者可能伴随有左上肢出现疼痛、胃肠道不适等情况,严重可能造成心室剧烈疼痛[1]。WHO将冠心病细化为心绞痛、心肌梗死、隐匿性冠心病、缺血性心脏病以及猝死等五种不同类型[2]。并且每一种不同类型的病症都具有不同的表现,由于冠心病对于患者机体伤害极大,并且后期治疗难度增加,因此众多医疗单位正在对冠心病诊断进行有效实验,本次研究利用动态心电图以及常规心电图进行诊断实验,并取得了较为有效的实验数据报告,具体报道分析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将我院心血管内科于2017年1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患者20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实验对象,所有患者均进行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检查。其中男性124例,女性76例,年龄27~84周岁,平均(42.7±9.48)周岁,病程1~14年,平均(7.54±4.06),其中合并出现高血压患者60例,高血脂患者30例,糖尿病患者110例。本次研究对象均符合于《缺血性心脏病命名以及诊断标准》[3]并且患者知晓并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进行两种心电图检验。常规心电图:(1)检查前患者应当对情绪与心境进行稳定,严禁检查前吸烟和饮用刺激性冷饮;(2)患者检查时呈仰卧位,并保持身体放松,心态、呼吸平和;(3)仪器选用我院常用的心电图仪器,将纸速保持在25 mm左右,以保障成像清晰[4]。

动态心电图:(1)使用动态心电图仪增加记录患者24 h内随时心电变化情况,在此过程中,应当由医护人员对患者体位进行检测,减少体位与异常活动对最终结果的影响。(2)使用V1、V3以及V5进行导联,并采用BioxWin相关软件进行分析[5]。

1.3效果判定

收集两种检查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短阵室上速、房性早搏成对、房性早搏早发、房室传导阻滞、心房扑动、心房颤动、窦性停搏的检出率;阳性检出率的判定标准:基线下移时长连续>1 mm;基线呈现出下降或水平型[6]。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实验所有数据均纳入SPSS 24.0软件进行计算,计数资料采用(%)表示,利用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利用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数据心律失常检出率


通过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在不同心律失常情况检出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1所示。


\
 

2.2两组冠心病的诊断情况

通过两组数据比较,观察组在冠心病的阳性诊断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如表2所示。


\

 

3讨论

随着经济的发展生活水平逐年上升,冠心病的发病率也随着水涨船高,尤其是在高原地区环境相较恶劣,再加上生活习惯(喝酥油茶、吃羊牛肉等)因素,对于人体耐受性要求较大,本地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红细胞增多患者多,因此病症发生后治疗更加严峻,增加检验手段,明确冠心病分类,及时进行有效诊治是对患者预后效果具有现实意义的。

心电图作为冠心病的首要检验方式,目前有常规和动态两种形式。心电图是通过仪器展示心脏活动的情况,常规的心电图是一个时段内的心脏供血情况[7]。动态心电图不是心脏彩超,全名为Holter心电图,可以动态观测到24 h的心率和心脏供血情况,是普通心电图的长时间监测,并且这是属于无创检查,对于患者身体是不具有危害和损伤的,可以捕捉到平时查不到的心脏疾病,并且不需要患者特定的呆在医院之中,按照患者原来的生活作息,这样更有利于体现心脏的情况,在检验过程中应当避免洗澡、出汗等行为[8]。

总而言之,使用动态心电图能够更加有效的判断患者病症,为后期治疗增加数据资料,从某种意义上也减少了医患纠纷的出现,增加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余瑾.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7,7(2):9-10.
[2]杨雪梅.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患者心肌缺血及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对比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17,2(7):147-149.
[3]靳勇.用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J].当代医药论丛:下半月,2013,4(7):176-177.
[4]林继华,姚静.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3,10(29):95-97.
[5]仇杰,孙伟.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系统医学,2018,3(2):119-121.
[6]王利群.动态心电图与常规心电图诊断冠心病的临床对比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2(13):10-12.
[7]Xiao-Lan R.Comparison on clinical value of dynamic electrocardiogram with coronary angiography for diagnosis of coronary heart disease[J].Modern Preventive Medicine,2013,8(Z4):45-49.
[8]Peters S,Weber B,Reil GH.Conventional Electrocardiogram in Arrhythmogenic Right Ventricular Dysplasia-Cardiomyopathy and Idiopathic Right Ventricular Outflow Tract Tachycardia[J].Annals of Noninvasive Electr ocardiology,2010,1(4):400-40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5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