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应的手术护理与配合后的功效。方法选择2018年在我院收治的286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接受胆囊切除手术,分组依据为护理方案的差异性,对照组143例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143例患者实施腹腔镜手术护理和配合,观察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术后并发症、护理配合效果等。结果①观察组手术时间(45.6±2.3)min、住院时间(7.2±0.8)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总有效率9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结论胆结石患者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中应采取合理有效的手术护理与配合,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至关重要。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切除手术;护理与配合
本文引用格式:付慧慧.胆结石患者运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相应的手术护理与配合后的功效[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363-364.
0引言
胆结石多位于胆囊内或胆囊颈,其临床特征表现与梗阻程度及部位、结石部位及大小、是否合并感染等因素有关[1]。胆结石的存在会引起胆囊管梗阻、伤及胆囊黏膜、诱发反复性胆囊壁炎症及胆囊功能障碍[2]。此外,肠道细菌若逆行感染也会诱发该病。临床上目前在微创外科理论的支持下,充分利用发展迅速的腹腔镜技术,在胆结石手术治疗中采用腹腔镜进行胆囊切除手术,效果比较满意,但围手术期的护理配合不可忽视,直接关系到临床手术效果、术后康复[3]。研究发现有效的手术护理和配合对缩短手术耗时、减少术后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4]。现就我院286例胆结石患者的手术及护理相关资料进行整理归纳,详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在我院收治的286例胆结石患者为研究对象,均经B超、CT、MRI检查后确诊为胆结石,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其中对照组143例:男性73例,女性70例;年龄32~71岁,平均(50.2±1.1)岁;合并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12例、呼吸系统慢性疾病21例、冠心病18例。观察组143例:男性68例,女性75例;年龄30~75岁,平均(50.5±1.6)岁;合并基础性疾病包括糖尿病16例、呼吸系统慢性疾病18例、冠心病13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286例患者都接受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取患者头高脚低位,向左适当倾斜,常规消毒腹部后全身麻醉。经脐部上缘15 cm处气腹针穿刺建立气腹,置入三通道套管及相关器械,探查胆囊、胆囊三角,夹住胆囊颈向前外方牵拉,显露胆囊三角。抓起胆囊向右上牵拉,游离胆囊管及胆囊动脉,以钛夹夹闭。以电凝钩分离胆囊浆膜层,剥离胆囊,经脐孔取出,缝合切口及腹膜。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腹腔镜手术前遵医嘱用药、灌肠、备皮,做好术前准备。手术后严密监测病情、生命体征变化。观察组应用腹腔镜手术护理和配合措施:①器械准备:术前准备好腹腔镜器械、气腹导管、光导纤维、气腹设备、冷光源、显示器、摄像系统等,核查手术所需仪器设备是否正常运行;②术中配合:患者在进入手术准备室后,巡回护士要先核对患者姓名、性别、年龄、病情诊断、相关辅助检查、术前用药、过敏史、手术名称及部位等,开放静脉通路,清点器械用品。安排熟练掌握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操作过程的器械护士配合传递腹腔镜器械,确保手术顺利开展。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护理配合效果等指标,术后并发症主要指的是泌尿系统感染、胆瘘、创口感染及应激性溃疡等。护理配合效果评价:术后临床症状消失,未出现并发症等,预后较好,为显效;术后临床症状好转,并发症较少,预后尚可,为有效;术后并发症较多,预后不佳,为无效。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c2检验,P<0.05时差异显著。
2结果
①观察组手术时间(45.6±2.3)min、住院时间(7.2±0.8)d、术后肠道恢复时间(3.1±0.2)d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②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1.40%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配合总有效率97.90%明显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具体见表1、表2。
3讨论
腹腔镜技术在近些年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临床外科手术治疗中,具有微创、并发症少、术后恢复快等优势,以前应用最多的是开腹手术,现在大家对部分外科手术更倾向于选择腹腔镜操作[5]。
随着近些年人们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的改变,胆结石发病率逐渐升高,手术切除胆囊是最有效的胆结石治疗手段,可选择传统开腹或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6]。但传统开腹手术创伤大、出血多、术后恢复慢,加上腹腔脏器在手术过程中暴露还可能造成腹腔感染。相比之下,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更受欢迎,这种微创手术在较小切口下置入腹腔镜及器械,实现胆囊切除操作,创伤大大缩小、出血量更少[7]。与常规的开腹手术相比,腹腔镜效果更好。且在腹腔镜下视野广阔,无需暴露腹腔脏器,也不会造成较大损伤,从而术后恢复更快[8]。对于胆结石患者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整个过程中合理、恰当的护理配合非常重要,护理人员要术前准备充分、合理管理腹腔镜等器械及用品、术中要及时传递器械及药品、严密监测患者生命体征,还要在术后妥善处置手术器械及用品、整理手术室物品、监测患者麻醉清洗及生命体征变化、积极预防术后并发症[9]。要求护理人员同样需要熟练掌握手术仪器的使用及处置、手术操作步骤及配合[10]。本组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护理配合效果良好,其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肠道恢复时间均明显缩短,并发症发生率更低。
综上所述,在腹腔镜胆囊切除手术治疗胆结石的整个围手术期都不可缺少有效的护理配合,这对手术的顺利开展及术后康复至关重要,要高度重视。
参考文献
[1]张松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对比分析[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99):19435-19436.
[2]龚文.分析微创保胆取石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手术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首都食品与医药,2016,23(8):44-45.
[3]张哲.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合并胆结石患者的疗效比较[J].中国药物经济学,2017,12(6):117-119.
[4]侯仕茂,郑勇.用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效果对比[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0):95-97.
[5]杨岗,赵中华,梁秋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1):52-53.
[6]张鹏.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6):113-114.
[7]李志祥.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囊炎、胆结石的疗效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5,24(4):422-424.
[8]曾鹏飞.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与小切口胆囊切除术治疗胆结石的临床疗效比较[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6,27(24):4700-4701.
[9]徐洪标.开腹胆囊切除术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对胆结石患者免疫功能及术后并发症影响的对比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2):1778-1779.
[10]和青森.全面护理模式对胆结石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中出血量及术后护理满意度的影响[J].中国民康医学,2017,29(10):61-6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