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目前治疗冠心病的常用方法,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治疗是PCI关键环节,但抗血小板治疗后出血的不良后果随之而来,如上消化道出血。
关键词: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上消化道出血;护理
本文引用格式:程赟赟.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的护理[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95+297.
0引言
AMI一旦并发上消化道出血,治疗两者互相矛盾,且加重患者的休克症状,进一步威胁患者的生命[1]。本文总结一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护理,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68岁,因“突发胸痛五小时”入院。既往有冠状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病史15年。查体:HR81次/分,BP109/67 mmHg,诊断“急性下壁心肌梗死”,急诊PCI开通血管,造影示右冠近段闭塞,TIMI血流0级,植入Nano3.5×18 mm支架一枚,TIMI血流3级,术中呕吐褐色胃内容物50 mL,HR72次/分,BP86/46 mmHg,予韦迪,多巴胺治疗,术闭HR70次/分,BP90/60 mmHg,多巴胺10 ug/kg/min静脉泵入,转入CCU,查体:HR68次/分,BP73/42 mmHg,调多巴胺15 ug/kg/min静脉泵入,10 min后BP90/50 mmHg,2 h后呕吐血性胃内容物100 mL,立即禁食,予生长抑素、艾司奥美拉唑治疗,术后14 h共呕出血性胃内容物400 mL,停阿司匹林、替格瑞洛,输红细胞2 U。2 d后进温凉流质,5 d后大便隐血试验阴性,氯吡格雷抗凝治疗,6 d后血压110/70 mmHg停多巴胺,9 d后阿斯匹林抗凝治疗,15 d后康复出院。
2护理
2.1低血压的护理。患者回室时BP73/42 mmHg,开放两条静脉通道,一路补液,一路多巴胺升压治疗,保暖,平卧、下肢抬高15°,测血压q10 min,BP至90/60 mmHg改测血压q30 min,补液以160 mL/h匀速泵注,警惕肺水肿的发生。准确记录出入量,患者术后当天BP90/50 mmHg,CVP 3 cmH2O,入超2285 mL;2 d后平卧位BP112/68 mmHg,HR68次/分,CVP 6 cmH2O,逐渐抬高床头至45°时BP89/52 mmHg,HR85次/分,脉压差大于15 mmHg,HR增快10次/分以上,患者主诉头晕,出冷汗表明血容量仍不足[2],继续平卧位;随着容量和营养的补充患者面色逐渐转红,皮温转暖,出汗量减少,6d后抬高床头45°,BP120/70 mmHg,HR76次/分,CVP 9 cmH2O,出入量平衡,无头晕、出冷汗等,停用多巴胺。
2.2消化道出血的护理
2.2.1消化道再出血的观察:观察患者的口唇、甲床、巩膜、皮肤黏膜的颜色、Hb、BUN的变化及呕吐物、粪便的色、质、量,听诊肠鸣音,观察判断有无活动性出血[3]。患者术前Hb139 g/L,1 d后降至92 g/L,输红细胞后104 g/L,出血后BUN升高至9.86 mmol/L,3 d后正常,5 d后大便隐血试验阴性,13 d后Hb为103 g/L,BUN5.11 mmol/L,未再有消化道出血症状。
2.2.2饮食护理患者出血后禁食,分解代谢增强,易出现水、电解质紊乱,营养支持极为重要。患者出血严重时,采用肠外营养,出血停止后改温凉流质饮食。患者的基础需要量为1427 Kcal,在肠外营养每日1235 Kcal的基础上,每日进食粥90 Kcal,匀浆膳166 Kcal×3餐,浓缩乳清蛋白粉3.73 Kcal×3餐,总能量为1825 Kcal满足营养需要,病情好转后进清淡易消化、温度适宜的食物、每餐6、7分饱,患者大便通畅,未发生水、电解质紊乱。
2.3潜在并发症。支架内血栓冠脉支架内血栓形成是PCI术后的灾难性并发症,可引起心源性猝死、AMI或恶性心律失常等严重心脏事件[4]患者出血后,停用抗凝及抗血小板治疗,会使心肌再梗及支架内血栓概率增加[3]。询问患者有无胸闷、胸痛、等不适,尤其在进食、排便、翻身等活动后。5 d后患者主诉进食后有轻微的胸闷症状,立即查心电图、心肌坏死标记物均未有改变。恢复双抗治疗后,常询问患者有无上腹部不适、恶心呕吐症状;每日查看患者皮肤、牙龈、口腔黏膜无出血,无咳嗽咳痰,尿液、大便的颜色均正常;观察患者的神志瞳孔,有无头痛等主诉,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
3体会
在急性冠脉综合征(ACS)、药物洗脱支架(DES)置入术后患者中,双联抗血小板药物治疗亦已成为常规治疗[5-6]。宋现涛[7]研究显示,接受PCI治疗的冠心病患者住院期间消化道出血的发生率为0.92%。抗凝与止血治疗的矛盾增加了心血管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病死率,因此一旦发现出血的危险因素,应立即采取有效护理干预[8-10]。本例患者术中出现了呕吐及低血压症状,术后护士预见性的判断可能是发生了消化道出血,未按常规给予口服水化,并予禁食处理,避免了因大量饮水诱发呕吐、咳嗽而导致消化道出血症状的加重[11-12]。同时护士通过准确及时的病情判断,迅速有效的升压、补液、止血等治疗措施,使患者的出血症状得到了有效控制,及早的恢复了双联抗血小板治疗,患者未发生心血管不良事件。
参考文献
[1]王丹丹.精细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消化道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民康医学,2019,31(09):155-157.
[2]尤黎明,吴瑛.内科护理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349.
[3]王晓辉.生长抑素、奥曲肽治疗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6.11(27):196-197.
[4]李义涛.急性上消化道出血的诊断治疗[J].中国实用医刊,2014,41(3):72-73.
[5]刘静,张铁亮,戴远辉,等.幽门螺杆菌感染与经皮冠状动脉介人治疗术后抗血小板治疗诱发上消化道出血的关系[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1):1060-1063.
[6]吴思婧,刘宇扬.抗血小板治疗相关消化道出血浅析[J].中国介入心脏病学杂志,2015,23(1):30-33.
[7]宋现涛,吕树铮,陈韵岱,等.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后患者住院期间合并上消化道出血分析[J].中华心血管杂志,2007,35(4):308-311.
[8]丁丹,王雪臣,李庆海.冠状动脉慢性完全性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前后左心室功能和心脏重构指标的变化分析[J].中华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2019(04):343-346.
[9]黄莹,孙力,范瑞.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并发肝功能异常患者的药学服务[J].药学实践杂志,2019,37(02):183-187.
[10]王金霞,程全周,徐志伟.远程早期干预模式对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STEMI患者的预后影响[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9,30(03):348-349.
[11]梁振洋,徐凯,王斌,等.冠状动脉内注射比伐卢定对急性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接受直接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影响研究[J].临床军医杂志,2019,47(03):221-224+216.
[12]王利娜,谢仙萍,马燕.首次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患者自我管理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当代医药,2019,26(08):172-17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