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宫体注射欣母沛的时机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宫缩乏力孕产妇94例,随机分为娩出注射组(胎儿娩出时注射)和常规组(出血量超过200 mL时注射),每组47例,对比两组效果。结果娩出注射组的不良反应率及产后出血率依次为4.25%、2.13%,与常规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且娩出注射组的术中、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相对更低,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结论胎儿娩出后立即予以欣母沛宫体注射,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降低产中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止血时间。
关键词: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预防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贺荣赛.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83-184.
0引言
近年来,剖宫产手术在处理难产、妊娠合并症和并发症、降低母儿死亡率和病率中起了重要作用[1-3]。但对于合并高危出血因素的孕妇在分娩过程中及分娩后极易诱发产后出血影响母婴安全。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阴道分娩者出血量≥500 mL、剖宫产分娩者出血量≥1 000 mL。一般认为在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量超过500 mL,则视为产后出血,可能增加感染及产妇死亡的风险[4]。宫缩乏力是导致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既往主要通过缩宫素注射、子宫按摩等帮助改善宫缩乏力、预防产后出血,但临床效果不佳。欣母沛是近年来应用于产后出血治疗的首选药物,有学者认为在不同时期注射欣母沛,能发挥不同的治疗效果[5],探讨宫体注射欣母沛的最佳时机,已成为产科临床研究重点工作。为此,本研究针对不同时机注射欣母沛对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预防效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抽取2015年11月至2018年11月收治的宫缩乏力孕产妇94例,随机分为娩出注射组(胎儿娩出时注射)和常规组(出血量超过200 mL时注射),每组47例。所有孕产妇均有剖宫产指征[6],且意识清楚。娩出注射组中初产妇32例,经产妇15例,年龄21-37岁,平均(28.49±2.31),平均孕周(38.59±2.17)周。常规组中初产妇34例,经产妇13例,年龄22-39岁,平均(29.07±1.89)岁,平均孕周(39.16±1.65)周。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1.2.1常规组:均予以常规处理,剖宫娩出胎儿、胎盘后,出现宫缩乏力,胎盘剥离面出血,立即宫体注射10U缩宫素,同时按摩子宫、加20U缩宫素入平衡液中维持滴注,促进宫缩。于出血量超过200 mL时则加用250μg欣母沛宫体注射。
1.2.2娩出注射组:剖宫娩出胎儿后经宫体注射缩宫素10U、欣母沛250μg,效果不佳者间隔15 min后再次予以宫体注射欣母沛250μg。
1.3观察指标。统计两组产中及产后出血量、产后止血时间,出血量采取称重法测量,即(接血敷料湿重-敷料干重-羊水量)+负压吸引瓶中的血量(减除羊水量),以娩出后出血量超过500 mL为产后出血;统计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包括血压升高、一过性头痛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平均数±标准差表示;计数资料以率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两组不良反应及产后出血发生率对比分析。分析表1可知,与常规组相比,娩出注射组的不良反应率及产后出血率均有显著下降,组间差异确切,P<0.05。
2.2两组术中及产后出血量、止血时间对比分析。娩出注射组的术中、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明显低于常规组,P<0.05。详细对比情况如表2。
3讨论
产后出血的临床发生机制较为复杂,软产道损伤、宫缩乏力、凝血功能障碍等均为导致产后出血的相关因素[7],若未能及时对产后出血予以处理则可能导致产妇死亡,后果严重。有研究报道认为,若孕妇合并多胎妊娠、巨大儿等高危因素时,会增大产后出血风险,数据显示至少有70%以上产后出血产妇是由于宫缩乏力所致。临床上在对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孕妇时,大多采取缩宫素、米索前列醇等促进宫缩药物加以处理,虽然缩宫素已经成为临床常用预防产后出血药物,但药代动力学显示缩宫素的半衰期短,在药物浓度饱和后即使再增加药物用量也无法改善效果,故当剖宫产妇产程延长时,往往无法维持良好的宫缩效果;此时若发生产后出血,则通过子宫动脉结扎、宫腔纱条填塞等途径,帮助改善产后出血,但这些处理措施为创伤性介入,容易增大医患纠纷的发生几率。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临床工作中开始应用欣母沛作为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治疗药物,有学者通过临床研究发现,49例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患者在予以宫体注射欣母沛后,其产后出血的治疗效果满意,所有患者均在1-2 h内取得满意止血效果。现代医学认为,欣母沛属于一类氨丁三醇盐溶液,其中前列腺素是主要成分,氨丁三醇前列腺素的主要生物作用是作为钙离子载体,能帮助提高钙离子经由细胞膜的返流量,能促进钙离子的释放,使宫体组织的肌细胞内有更高的钙离子浓度;同时欣母沛还可以阻碍环磷酸腺苷的形成,通过降低肌质网膜蛋白磷酸化,来帮助减少肌质网膜蛋白与钙离子的结合,从而促进产妇自身宫缩能力的提升,发挥良好的止血效果。
还有学者在回顾性分析中发现产后15 min内是产妇出血量最多,这15 min也是临床止血的关键时刻。故认为通过胎儿娩出后预见性宫体注射欣母沛,能在胎儿娩出后促进子宫在较短时间内恢复正常收缩,避免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发生;此外,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还能避免由于出血量过多而导致的凝血功能下降,避免形成产后出血不断加重的恶性循环。需要注意的是,当产妇产后出血量超过300mL产妇的凝血因子由于出血而过度消耗,此时产妇的缺氧及宫缩乏力将降低产妇对宫缩剂的敏感性,此时再注射欣母沛也无法取得满意的止血效果。本次研究通过临床对比研究,发现娩出注射组的不良反应率及产后出血率依次为4.25%、2.13%,与常规组相比均有显著下降;且娩出注射组的术中、产后出血量及止血时间均相对更低,组间差异对比显著,P<0.05。充分证实了胎儿娩出后宫体注射欣母沛对剖宫产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有效预防作用。
综合上述可知,胎儿娩出后立即予以欣母沛宫体注射,有利于降低不良反应率,降低产中及产后出血量,缩短产后止血时间。
参考文献
[1]张为远.中国剖宫产现状与思考[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1,27(3):161-163.
[2]庞汝彦.我国剖宫产的现状与对策[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2,28(3):175-177.
[3]黄醒华.对剖宫产术的思考[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3,19(7):385-388.
[4]李昌秀,赖燕英.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及产后出血的疗效[J].海峡药学,2016,28(11):115-117.
[5]王路.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产妇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效果[J].医疗装备,2017,30(19):143-144.
[6]计静,米阳,赵现立.不同时机宫体注射欣母沛预防剖宫产术中宫缩乏力产后出血的疗效观察[J].四川医学,2013,34(7):1047-1048.
[7]屈秀会.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临床治疗中欣母沛的应用效果[J].实用妇科内分泌电子杂志,2018,5(11):42,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