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临床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17:14:4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对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进行临床分析。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可分为青少年组、中年组和老年组,将三组患者下尿路症的影响程度进行对比,并加以分析。结果青少年组患者尿量减少、尿频率增加;中年组患者尿量大幅度减少,尿频率大幅度增加;老年组患者尿量少,尿频率高。结论前列腺增生会导致下尿路症状的出现,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下尿路症状越严重,年龄与下尿路症状呈正相关,需尽早接受治疗。

关键词: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下尿路症状

本文引用格式:卢基万.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临床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9):117,119.

0引言

前列腺增生也被称为良性前列腺增生,该疾病常见于中老年男性,其临床上通常表现为下尿路症状,具体症状类型可包括尿急、尿频、尿失禁和排尿困难等[1]。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的发生率可随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提高[2]。本研究对前列腺增生与下尿路症状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旨在探讨不同年龄对两者发生率的影响,其具体内容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取2015年1月至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40例不同年龄前列腺增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年龄的不同对所有患者进行分组,可分为青少年组(18~29岁)、中年组(30~60岁)和老年组(61岁以上)。其中青少年组5人、中年组13人、老年组22人,三组总人数占比分别为12.5%、32.5%、55.0%。对三组不同年龄段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分析,可看到青少年组患者仅有前列腺增生症,其病情单一,体内脏器功能性强,除前列腺增生症外其他指标均为正常范围内。中年组患者与青少年组体质相似,但中年组患者生活压力大,在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下,会在一定程度上使病情加重。老年组患者由于体质弱,其身体免疫力低下,是前列腺增生症的主要发病群体。

1.2方法

对三组不同年龄段前列腺增生患者进行对比,以尿量和尿频率作为参考指标,以此对三组患者下尿路症状进行评价。(1)第一组为青少年组,对该组患者饮水后的尿量进行监测并记录,并对该组患者的尿频率进行统计,计算该组排尿频率。需要注意的是,在研究前需对患者进行检查,排除其他疾病对本次研究的影响,确保研究数据的准确性。(2)第二组为中年组,该组患者采用与第一组同样的监测方法。除此之外,还需对本组患者情绪变化情况进行监测。(3)第三组为老年组,本组患者也采用与上述两组同样的监测方法,但还需实时监测患者身体各项指标,并对老年常见病病情变化情况进行记录。

1.3观察指标

对三组患者尿量情况进行检查,并计算其排尿频率。①三组尿量统计。第一组为青少年组,如该组患者单次尿量与正常尿量相比更少,则可判定为尿量减少;第二组为中年组,如该组患者单次尿量较第一组尿量相比大幅度减少,则可判定为尿量大幅度减少;第三组为老年组,如该组患者单次尿量少,则可判定其尿量少。②三组尿频率计算。通过对三组患者排尿次数的统计来计算其排尿频率,并分析三组患者计算出的排尿频率。

1.4统计数据

本次研究数据具有一定时效性,是对两年来数据的精确统计,其误差性在可控范围内。以年龄段对患者进行分类,有利于数据统计的精确性,进一步缩小误差。

2结果

对本次研究结果统计后,可看到青少年组患者尿量减少、尿频率增加;中年组患者尿量大幅度减少,尿频率大幅度增加;老年组患者尿量少,尿频率高,如表1。


\
 

3讨论

前列腺增生属于医院泌尿外科中的常见疾病类型,其发病原因多与年龄增长、外界环境、吸烟情况等因素有关,目前已知前列腺增生必须具备有功能的睾丸及年龄增长两个条件[3]。具相关研究显示,该疾病城镇与乡村发病率有较大差异,并且种族差异性也可对前列腺增生程度有一定影响[4]。由于该疾病会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及身体健康造成严重不良影响,因此尽早接受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在治疗前需先进行观察,如患者症状轻微且IPSS评分低于7分则无需采取治疗,可选择以观察为主[5]。对于症状明显的患者,可采取相应措施进行治疗,目前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方法较多,其中药物治疗与手术治疗为主要治疗方法[6]。除了临床治疗外,还可采取全面预防措施,其预防措施主要为及时排尿和提高自身免疫力。对于前列腺增生患者来说及时排尿有重要意义,及时排尿可有效防止长期憋尿引发的膀胱痉挛与肿胀,并且可对尿道进行冲刷,能够在一定程度上避免尿道中滋生过多细菌,同时还可有效避免尿道感染,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患者出现前列腺增生的情况;而定期适量补充维生素,能够有效增强患者的身体免疫力,进一步强化身体防御细菌的能力,能够有效缓解患者相关症状发生情况,并减少前列腺增生发生率[7-9]。

通过本次研究可看到年龄对前列腺增生患者下尿路症状的严重程度有重要意义。将三组患者的结果进行对比,其中青少年组患者下尿路症状相对较轻,其单次尿量有一定减少,但减少幅度不大,同时其排尿频率也有一定增加,但增加较少;而中年组患者下尿路症状较青少年组更为严重,其单次尿量有大幅度减少的情况出现,同时其排尿频率也有大幅度增加;老年组患者下尿路症状是三组中最严重的,其单次尿量少,并且排尿频率高。

综上所述,前列腺增生会导致下尿路症状的出现,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患者下尿路症状越严重,患者年龄与下尿路症状严重程度呈正相关,因此尽早接受治疗能够有效缓解该疾病的不良影响,对患者日常生活质量与身体健康的提高具有积极意义。

参考文献

[1]袁琛,桂定文,王小英,等.索利那新联合坦索罗辛治疗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患者的疗效观察[J].中国性科学,2017,26(6):10-12.
[2]邬效柱,王小漫,束中玉.后尿道形态改变在诊断良性前列腺增生致下尿路症状中的应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8,38(2):433-435.
[3]胡文豪,陈光耀,沈立亮,等.坦索罗辛胶囊与多沙唑嗪片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的临床研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2017,33(24):2562-2565.
[4]Kobayashi M,Nukui A,Kamai T.Seasonal Changes in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Japanese Men With Benign Prostatic Hyperplasia Treated Withα1-Blockers[J].International Neurourology Journal,2017,21(3):197-203.
[5]袁磊,付海柱,宋吉顺,等.化气通瘀法对改善小体积前列腺增生TURP术后下尿路症状的临床效果分析[J].中国医师杂志,2017,19(7):1102.
[6]Badani KK,Bhandari A,Tewari A,et al.Comparison of twodimensional and three-dimensional suturing:is there a difference in a robotic surgery setting[J].J ndourol,2015,19(10):1212.
[7]黄涛,何旭峰,马奕,等.济生肾气丸加减方联合坦索罗辛治疗良性前列腺增生伴下尿路症状临床观察[J].浙江中医杂志,2017,52(10):743-744.
[8]Nunzio CD,Presicce F,Lombardo R,et al.Patient centred care for the medical treatment of lower urinary tract symptoms in patients with benign prostatic obstruction:a key point to improve patients’care-a systematic review[J].Bmc Urology,2018,18(1):62.
[9]陈钰,李建中,浦剑虹,等.高血压伴良性前列腺增生的高龄患者24小时动态血压与下尿路症状相关性[J].山东医药,2018,58(31):83-8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45.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