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三种质子泵抑制剂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成本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84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28例,A组给予奥美拉唑治疗,B组采用泮托拉唑治疗,C组给予埃索美拉唑治疗,治疗4周后,对比3组临床疗效及成本效果。结果三组临床疗效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A组成本效果比低于B、C组(P<0.05),且B组低于C组(P<0.05)。结论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采用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治疗,效果相似,但奥美拉唑治疗成本较其它两种偏低。
关键词:质子泵抑制剂;反流性食管炎;成本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胡生龙.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和埃索美拉唑三种质子泵抑制剂在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的成本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85-186.
0引言
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消化道疾病,是因食管与胃交界部位的抗胃内容物反流功能出现障碍,造成胃及十二指肠的内容物异常进入食管中,进而损伤食管黏膜。当前,临床多采用比较保守的药物方法治疗此病,而抑制胃酸分泌药为其常用药。对于质子泵抑制剂而言,其可以实现对胃酸分泌的彻底抑制,但所采用的质子泵抑制剂不同,最终临床效果及成本会有所差别[1]。本文针对所收治的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分别采用三种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与埃索美拉唑)进行治疗,探讨其治疗效果及治疗成本,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选取本院收治的84例留置胃管且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纳入标准:均与中华医学会所制定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标准相符[2];病程>6个月;合并睡眠障碍。排除标准:处于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既往有心理疾病史或睡眠障碍者;近期(1个月)有皮质激素类、质子泵抑制剂或非甾体类药物使用经历者。将患者按数字表随机分为3组,各组28例,A组中,男10例,女18例,年龄区间40-68岁,平均(50.23±6.30)岁;病程区间6-35个月,平均(12.83±3.48)个月;B组中,男9例,女19例,年龄区间40-67岁,平均(50.22±6.28)岁;病程区间6-34个月,平均(12.81±3.47)个月。C组中,男8例,女20例,年龄区间40-67岁,平均(50.20±6.29)岁;病程区间6-34个月,平均(12.80±3.41)个月。3组年龄、病程等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A组口服奥美拉唑(山东罗欣药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33444)治疗:每次20 mg,每日2次。B组口服泮托拉唑(湖北济安堂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84498)治疗:每次40 mg,每日2次。C组口服埃索美拉唑(阿斯利康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46379)治疗:每次40 mg,每日1次。3组均持续用药4周。
1.3观察指标。明确3组成本。在对患者进行治疗时,所产生的费用主要有检查费用、药物费用等,但在这三组当中,除了在运用质子泵抑制剂方面存在差异外,其他各环节所涉及到的成本都相同。因此,本文当中三组的成本,实际就是所用质子泵抑制剂的总体成本。结束治疗后,依据患者症状缓解情况及消失情况来进行评定,评定主要临床症状的实际改善情况,比如烧心、心痛、反酸等。判定标准[3]:症状有心痛、反酸、烧心,如果症状均消失,即0分;如果感觉症状仍有,但并不明显,且可忍受,即1分;如果患者症状仍较重,但未对正常生活、工作等造成影响,即2分;如果患者上述症状仍显著,且已对自身生活、工作造成影响,即3分。如果治疗后总评分相比治疗前,减少>80%,即显效;如果减少50-80%,即有效;若减少<50%,即无效。(显效例数+有效例数)/总例数×100%=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SPSS 20.0对文中数据进行处理,分别用(±s)、百分率表示计量、计数资料,t、χ2检验;若组间经对比,存在显著差异,则由P<0.05表示。
2结果
2.1两组治疗效果对比。A组总有效率为89.29%,B组92.86%,C组96.43%,3组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2.2两组成本效果对比。奥美拉唑:14元/盒,规格为20 mg×14粒;泮托拉唑:53元/盒,规格为40 mg/7粒;埃索美拉唑:81元/盒,规格为20 mg/7粒。奥美拉唑成本为56元,成本效果比为56/0.900=62.2;泮托拉唑424元,成本效果比为424/0.933=454.4;埃索美拉唑648元,成本效果比648/0.967=670.1。
3讨论
反流性食管炎实为一种比较常见且严重的消化道动力障碍性病症,从根本上来分析,就是胃内容物反流到食管,由此所造成的食管黏膜炎症性改变;当此病持续进展时,还能合并食管狭窄、溃疡、出血等。在临床中,针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选择药物进行治疗时,不仅要将药物的有效性、安全性考虑在内,而且还需要考虑药物的成本,要能够以最小的费用支出,获得最好的治疗效果,也就是药物的基本经济性[4]。药物经济学把经济学的基本原理、方法应用在药物疗效的评价当中,以此为医师合理用药提供指导,最大程度提高药物资源的综合利用与配置效率,抑制药物费用的异常、盲目或不合理增长。之所以要开展成分效果分析,主要目的就是在效果与成本之间,找寻一个最合理、最高效的平衡点[5]。在开展成本效果分析时,首先需要将效果明确下来,然后再进行成本计算。而在对治疗方案进行制定时,需要始终秉持以较高疗效当作首选的基本原则,同时还需将成本兼顾进来。如果在最终疗效上比较相近或相同,那么需要从中选择一个拥有最小成本-效果比的治疗方案,这样才更加合理。
当前,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时,多采用质子泵抑制剂来进行治疗,比如奥美拉唑、泮托拉唑、埃索美拉唑等,这些均为比较常见且经常使用的质子泵抑制剂,而且在对反流性食管炎治疗中,有着突出效果。但需要指出的是,这三种药物有着不同的价格,在选用药品的基本原则上,不仅要安全、高效,费用问题同样是合理用药以及治疗决策制定的重要方面[6]。本文基于药物经济学层面对上述三种药物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效果、成本作一剖析。
在当前临床中,无论是埃索美拉唑,还是泮托拉唑、奥美拉唑,都已经成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常用药,都是典型的质子泵抑制剂,均能抑制胃酸分泌途径,且治疗效果都比较突出,由本文研究结果便可证实。在临床实际用药时,选择效果突出并且成本比较低的药物,除了能够提高治疗效果,而且还能减轻患者治疗负担,并且还有助于节约医疗资源[7]。由本文研究结果可知,三组治疗总有效比较,并无明显差异,但A组在成本效果比方面,要明显低于B、C组,且B组低于C组。由此提示,无论是采用奥美拉唑,还是埃索美拉唑、泮托拉唑,来治疗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均能获得较好的治疗效果,但奥美拉唑治疗成本最低,泮托拉唑其次,而埃索美拉唑最高。
参考文献
[1]翟自霞,李艳丽.埃索美拉唑与奥美拉唑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临床对比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18):156-158.
[2]张德平,蒋彩华.埃索美拉唑、莫沙必利、镁加铝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效果[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7,6(3):213-214.
[3]魏玉娜,杜秋,曾明.标准剂量和双倍剂量质子泵抑制剂对中到重度反流性食管炎内镜治愈率的网状Meta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7,20(9):1022-1029.
[4]赵王磊,陈欣,陈凤英.质子泵抑制剂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中的疗效:网状Meta分析[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7,26(6):697-703.
[5]翟自霞.氟哌噻吨美利曲辛联合质子泵抑制剂治疗难治性反流性食管炎的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7,44(7):109-111.
[6]贾涛,赵宁.四磨汤联合埃索美拉唑治疗老年反流性食管炎效果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8,27(1):76-78.
[7]田金亚.奥美拉唑、莫沙必利联合膈肌生物反馈训练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长期疗效[J].中国实用医刊,2018,45(9):109-1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20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