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rood技术联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方法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80例,并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观察组利用rood技术联合推拿治疗,1个疗程后观察2组H-B评分和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H-B评价量表评分评定,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临床疗效方面,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rood技术联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有效改善患者H-B评分,临床疗效也有效提高,是今后值得继续深研的的课题。
关键词:Rood技术;推拿;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本文引用格式:宋琼梅,张福琴,黄印.Rood技术联合推拿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6(92):140-141.
0引言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又称周围性面瘫或者面神经炎,是因为面神经管内的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引起的病灶侧面部表情肌瘫痪。中医称为“面瘫病”,其确切的发病原因尚不能统一,感风受寒、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如单纯疱疹病毒、巨细胞病毒、带状疱疹病毒等)、抵抗力下降等均可引起面神经炎症而发病。面神经麻痹后导致患侧面部功能部分丧失或减弱,因此在不同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工作质量,同时容易给患者造成心理负担、引起社交恐惧等,给患者的日常生活带来诸多不便[1]。该病的治疗时间窗非常关键,发病后越早治疗效果越好,早期若不能得到有效治疗或治疗方法的不当,则将导致病情延误、病程延长,直接影响患者的恢复程度;甚至出现后遗症,据统计,超过10%的患者面部不能完全恢复正常功能,约5%的患者留有严重的后遗症[2]。本研究中利用现代康复中的rood技术联合中医传统推拿技术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其疗效显著,先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在重庆市中医院的80例周围性面神经麻痹为研究对象,采取随机数字法,得到观察组、对照组各40例。观察组年龄在39-58岁,平均(45.8±5.2)岁;男性24例,女性16例;病程3日-21日。观察组年龄在40-67岁,平均(43.3±5.9)岁;男性27例,女性13例;病程4日-22日。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一般基线资料比较,具有可比性(P>0.05)。
1.2纳入标准
纳入标准为:①符合《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的西医诊断标准[3],也符合中《针灸学》[4]中的中医诊断标准;②签署知情同意书;③没有进行其他干预方式。
1.3方法
对照组采用西药治疗。口服维生素B1片10mg,3次/d,连续7d。维生素B12注射液0.5 mg,肌肉注射,1次/d,连续7d。口服醋酸泼尼松片30mg,1次/d,连续使用7d,后停药。
观察组采用rood技术配合推拿。
Rood技术包括:①触觉刺激:用手轻轻触摸患侧面部皮肤,以引出受刺激面部肌肉的回缩反应为宜,也可采用较柔软的小毛刷在患侧面部的皮肤上做3-5s的来回刷动,休息2-3s后再进行下一次,每块小肌肉刺激约1min左右;②中温刺激:将热敷袋(温度37℃-40℃)放在面部热敷5-8min;③牵拉和挤压:用双手向患侧后外方快速,轻微地牵拉面肌和咀嚼肌群,牵拉的同时并轻轻的挤压被牵拉的肌腹。④叩击:用手的第2-4指末梢轻轻叩击患侧皮肤,频率30次/min左右,共叩击5min左右;⑤手法和机械刺激:用双手放在面瘫侧的颜面部及眼睛周围,诱导患者做舌唇、下颌的被动、助力、主动和抗阻运动训练,包括舌的前伸、上卷、两侧摆动,唇的闭合张开,闭唇鼓腮、唇外展内收及下颌的上下震动、蹙额、皱眉、吹口哨、示齿等动作,每个动作做15-20次;⑥以上治疗方式可重复多遍,每次治疗总时间控制在1h左右,每日1次,7日为1疗程。
每次rood技术后,医者用左手掌部托住患者头枕部,右手拇指一指禅法分别揉按患侧面部所取诸穴各20次,结束后医者右手手掌微屈,用除拇指外其余4指指腹沿眉毛向上到前发际推按20次,再从口角向耳根部推按20次。以上手法均宜轻柔,每次按摩时间为5min,7日为1个疗程。
1.4评价指标
根据面神经功能评分和临床疗效评定。面神经功能评价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推荐的H-B评价量表[5]。临床疗效评定:痊愈:面部所有区域正常,H-B分级为Ⅰ和Ⅱ级。显效:仔细观察可看出轻微的功能减弱,可能有轻微的联带运动;面部静止时对称,张力正常,上颌运动中等,眼用力可完全闭合,口轻度不对称,H-B分级为Ⅲ级。有效:有明显的功能减弱,单双侧无损害性不对称,可观察到并不严重的联带运动,挛缩或半侧面部痉挛;面部静止时张力正常,上颌运动微弱,眼用力时可完全闭合,口明显不对称,H-B分级为Ⅳ级。无效:面部静止时不对称,上颌无运动,眼不能完全闭合,仅轻微运动,H-B分级为Ⅴ级和Ⅵ级。
1.5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进行分析,计数资料应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H-B评价量表评分
两组患者在治疗前后进行H-B评价量表评分评定,1个疗程结束后两组均与治疗前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组间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同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疗效对比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10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具体如表2所示。
3讨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是指因茎突孔内的面神经发生非特异性炎症所导致的一种周围神经病变。西医学认为,面神经在受到多种理化刺激或病毒感染后,造成局部神经及血管痉挛或挛缩,进而导致神经水肿、变性或髓鞘肿胀、脱失,从而发生面神经功能麻痹缺损[6-7]。
Rood技术[8-9]又称为多感觉刺激疗法,感觉刺激对运动的重要性得以重视,即通过温和的触觉刺激、轻叩、机械刺激、表面温度刺激等快速刷擦刺激,诱发肌肉的运动;轻触摸面部的皮肤,可以引出受刺激肌肉的回缩反应;轻叩皮肤可刺激易于兴奋的低阈值的A纤维,引起皮肤表层运动肌的交替收缩,通过这种易化梭外肌运动系统引出快速、短暂的应答;牵拉和挤压可引起肌肉收缩反应,使传出神经激活,改变该皮肤区域下面的肌肉张力并促进其收缩;手法和机械刺激如抗阻吸吮、闭唇鼓腮、皱眉、吹口哨、示齿等这些动作的运用,可以加强面部周围肌肉的运动与协调。通过以上刺激手法加强面部肌肉如口轮匝肌、咬肌、眼部周围肌肉的肌力,从而恢复正常的运动功能。
而通过推拿按摩治疗能够吸收水肿组织,顺畅传输,改善局部组织末梢循环功能,提高面部神经的兴奋度,扩张面部脉细血管,加速神经炎症物质分解,促进面部血液循环,刺激肌肉活动,利于肌肉组织和受损神经的恢复,改善神经营养,发挥止痛、消炎、活血化瘀、疏通经络等功效,而在研究结果我们可以看出,通过rood技术联合推拿,有效改善患者症状,临床疗效也有效提高,是今后值得继续深研的课题。
参考文献
[1]余光岩,顾晓明,蔡志刚.周围性面瘫[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2]SALINAS R A,ALVATEZ G,DALY F,et al.Cortieosteroids for Bell's palsy(idiopathic facial paralysis)[J].Cachrane Database Syst Rev,2003,13(3):176-181.
[3]崔丽英,蒲传强,刘明生.中国特发性面神经麻痹诊治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16,49(2):84-86.
[4]石学敏.针灸学[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7.
[5]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02:233-237.
[6]杨建国.分期针灸治疗特发性面神经麻痹183例[J].河南中医,2013,33(10):1771-1772.
[7]胡科.针刺配合中药康复疗法治疗面神经麻痹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实用医药,2012,7(6):246-247.
[8]燕铁斌.物理治疗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229-230.
[9]纪树荣.运动疗法技术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401-41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