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30人。实验组采用以PFNA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对照组采用以DHS手术治疗为主的治疗方式。分析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VAS评分、Sanders优良率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Sander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PFNA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易于老年人耐受,术后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在老年人,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年人的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股骨近端髓内钉;老年患者;髋部骨折
本文引用格式:杨英涛,陈秀荣,李勇.PFNA在老年髋部骨折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64-65.
0引言
髋部骨折是老年患者常见的骨折。根据临床技术的现状,股骨近端髓内钉手术(PFNA)与动力髋螺钉手术(DHS)均已经应用于髋部骨折的治疗过程[1]。本研究以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例,分析PFNA的临床效果。
1资料及方法
1.1一般资料。以2014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的60名老年髋部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将患者随机编入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男性16例,女性14例,年龄在60-88岁,平均年(74.7±3.4)岁。对照组男性17例,女性13例,年龄在61-87岁之间,平均(74.5±3.2)岁。经检验,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实验组采用以PFNA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麻醉方式为腰硬联合,患者置于骨科牵引手术台上,麻醉后C型臂下行骨折闭合复位。复位满意后,切口自股骨大粗隆顶点向上方,长约3-4cm。于大粗隆顶点中间偏前置入导针,C型臂下证实导针位于髓腔内,置入PFNA髓内钉,调整前倾角,瞄准器下旋入绞刀和远端锁钉,C臂下见前倾角、骨折复位及内固定满意。冲洗切口,逐层缝合切口。对照组采用以DHS手术为主的治疗方案。麻醉后患髋部垫高,以股骨大粗隆为起点向远端作纵形切口,长约10 cm,骨折复位,以大粗隆下方约2 cm钻孔为进针点,在135度定位导向器下确定前倾角,钻入股骨颈,C臂下骨折复位满意,测股骨颈内的导针长度,选择合适绞刀,装入DHS钠板,依次拧入螺钉,C臂下见前倾角满意,断端对位结线好,内固定牢靠。随冲洗,缝合切口。手术治疗实施期间,两组患者均采用连续硬膜外麻醉,患者复位骨折恢复期间均采用牵引床辅助。
1.3观察指标。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疼痛VAS评分及Sanders优良率。
1.4评价标准。Sanders优良率评分与患者功能状况之间具有一定的联系。该指标的计量总分为60分,患者总分在55-60分之间为有助于优;患者总分在45-54分之间为良;患者总分在35-44分之间为差。
1.5统计学处理。利用SPSS 20.0软件进行数学处理,计量资料表述方式为均数±标准差(±s),计数资料以数(n)或率(%)描述统计,计量资料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与疼痛VAS评分。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与骨折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疼痛VA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见表1。
2.2并发症发生率。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出现的并发症以切口感染、固定物松动断裂和畸形愈合为主,实验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Sanders优良率。实验组患者的Sanders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生活质量评分。实验组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两组之间有显著差异(P<0.05),见表4。
3讨论
骨质疏松是老年人群体的常见症状。受骨质疏松等因素的影响,老年人群体的髋部骨折发生风险相对较高。老年患者的基础疾病相对较高,且具有一定的复杂性。如患者在髋部骨折以后未得到及时治疗,并发症的出现会严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手术治疗是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的可行措施。根据老年髋部骨折治疗的实际情况,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方案可分为髓内手术与髓外手术。应用于本次研究的PFNA为髓内固定术。对照组所使用的手术治疗方案为髓外内固定手术。骨折复位是骨折患者手术治疗的主要目标。根据老年髋部骨折患者的实际情况,患者除存在相关疾病损伤以外,也会出现多发性损伤。故而在老年髋部骨折患者治疗工作实施期间,医护人员需要借助患肢皮牵引等措施,完成髋部骨折常规护理,并要对患者的实际情况进行评估。在手术治疗实施期间,一忽热恩怨需要在保证原发病治疗的基础上,排除患者手术禁忌症,并要在合适的时机开展手术治疗。手术治疗结束以后,医护人员不仅需要为患者提供常规护理,也需要借助早期功能锻炼促进患者肢体功能的改善。患者术后肢体功能的改善,有助于提升患者的术后生活质量。
就本次研究而言,PFNA手术具有切口小的优势,在手术实施过程中,医护人员可以在c型臂x光机下闭合复位[2]。DHS内固定手术遵循生物固定原则,手术治疗效果较为显著。但是此种手术方式存在创伤大、切口长、卧床时间长及并发症多等弊端,在应用于骨质疏松患者时,表现出稳定性较差。此种手术在应用于高龄患者时,也会表现出类似的问题。实验组与对照组的Sanders差异肯定了PFNA在手术稳定性方面的优势。在PFNA固定术应用于手术以后,医护人员无需进行扩髓操作[3-4]。故而PFNA固定术也可以发挥出缩短手术时间的优势。老年患者对手术疼痛也可以耐受。就老年髋部骨折患者实际情况而言,医护人员在手术治疗实施前,需要对患者的骨折移位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手术过程中合理采用辅助工率,辅助工具的合理使用,具有维持矫正骨折移位与避免切开复位的作用,也可以让患者的术中出血量得到有效降低。就本次研究而言,PFNA输输液可以让手术对机体内环境的干扰得到有效控制,故而可以让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得到有效降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差异表明PFNA手术更有助于患者生活质量的改善。既有研究结果认为,PFNA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手术的Sanders优良率为88.9%。本次研究的研究结果与之接近。
综上所述,PFNA老年髋部骨折治疗手术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能早下床早活动、恢复快及并发症少等优势,在老年人特别是年龄大的老年人髋部骨折的手术治疗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
参考文献
[1]孟长峰,孙建强.PFNA和DHS内固定治疗老年髋部骨折的效果比较[J].河南外科学杂志,2018,24(06):137-138.
[2]黄新生,王练彬,王加火.老年髋部骨折手术治疗临床疗效评价[J].基层医学论坛,2018,22(31):4411-4413.
[3]陈恳.用PFNA内固定术和DHS内固定术对老年髋部骨折患者进行治疗的效果评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8,16(16):64-65.
[4]蒙炳海,田恩海,蒙元杰.PFNA治疗老年髋部骨折临床研究[J].中国社区医师,2018,34(19):54+56.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