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核磁共振(MRI)检查过程中解除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不良表现、提升其对检查配合度的方法。方法选择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在我院接受MRI检查检查的50例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遵照随机原则分为甲、乙两组,分别予以常规护理与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配合度。结果乙组配合度为96.0%,较高于甲组72.0%;经比较,差异有较明显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在MRI检查期间,推行心理护理干预,有益于缓解患者恐惧情绪状态,配合检查工作。
关键词:幽闭恐惧症;核磁共振;心理护理;配合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马涛,杨静娟,马燕.MRI检查中对严重幽闭恐惧症的护理方式探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0):254-255.
0引言
幽闭恐惧症为一类较为常见的心理疾病,伴随人们生活节奏的加速与生活压力的增加,本病患病率有不断上升的趋势。MRI是一类重要的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具有图像对比度高、无电离辐射等优势特征,在颅脑损伤等疾病检查领域有广泛。因为MRI检查是在一个密闭、暗淡的环境中进行,外加扫描时间较长、噪声较大等,造成部分检查者出现了程度不一的幽闭恐惧症,难以按照要求配合完成检查,部分患者甚至出现强烈抵触检查的行为,影响成像质量或检查被迫中断[1]。我院在25例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过程中推行心理护理,取得的效果较为理想,现将具体情况做出如下报告。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采集50例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资料进行分析,收治时间为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均由≥2名以上副主任医师诊断为幽闭恐惧症,患者及其家属对本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伴有严重精神类疾病者,分为两组,每组各25例,甲组男女构成比为12:13,年龄17-68岁;乙组男女构成比为2:3,年龄18-71岁。两组患者性别构成比、年龄分布等资料经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甲组给予常规护理,即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正确体位摆放与状态观察等。乙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具体措施如下:
1.2.1护理人员热情的与患者交流,采用合适的方法明确患者初患幽闭恐惧症的原因与过程,引导其参观磁共振机器,进而对MRI检查环境有直观性认识。护士结合患者的文化水平,讲述MRI检查的意义,并告知其MRI检查过程中对机体结构与功能不会形成损伤、也不会加重原有病病情的事实。检查前告知患者少量进食或饮水,保持充分的休息。
1.2.2操作者在与患者交流时,要保证与其和蔼可亲,耐心解答患者提出的疑问。并告知患者检查期间若有不适感,可利用话筒和操作者交流,这是进一步减缩患者与医务人员距离的有效办法。检查过程中,为分散患者的注意力,可在检查室播放舒缓、轻松,调整灯光。操作者要用简短语言告知患者MRI大致的扫描时间,尽量凭借娴熟的操作技术减缩扫描时间。
1.2.3对患者在MRI检查过程中的表现给予进一步肯定,并对其做出相应鼓励,并把MRI检查成功的相似病例讲述给患者,以促使其有更大勇气完成MRI检查。针对有家属陪同的患者,允许家属陪同患者完成检查,发挥亲情支持的力量。
1.3观察指标。结合患者在MRI检查检查中的表现。MRI检查时间等,测评患者的配合度,有完全配合、较配合、不配合之分。用完全配合率+较配合率去统计配合度。
1.4统计学处理。用Excel.2007表格与SPSS 20.0软件包分别统计与处理实验数据,单因素方差分析。经计算,若P<0.05,则提示差异有意义。
2结果
经系统的测评后,发现乙组配合度为96.0%,甲组为72.0%,组间数据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讨论
恐惧是恐惧症的典型表现,当患者身处某种环境或对客观存在的物体产生恐惧感时,为消除焦虑、恐惧状态,而主动回避的措施。有研究表明[2],恐惧症患者的害怕程度和现实危险度之间不呈正比关系,在不存在任何危险的环境中也可能产生恐惧感。幽闭恐惧症是一类较为常见的恐惧症,该类患者通常在绝对封闭的空间环境中形成焦虑感、恐慌以及植物神经症状等。诱发幽闭恐惧症的因素较多,以心理压力、性格因素、成长经历等较为常见[3-4]。
伴随MRI技术在疾病诊疗领域中的推广应用,医务人员也给予幽闭恐惧症一定重视,因为该类患者无法顺利的完成检查,很可能影响成像质量,可能造成患者疾病诊断与治疗延误,部分情况下可能因为患者家属不理解而诱发医患纠纷,影响医疗活动的顺利开展。加强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过程中的护理干预,是改善患者不良状态、促进检查工作进行的有效措施之一。而传统护理干预缺乏针对性,不利于改善患者症状,很可能造成患者带着严重恐惧心理参与检查过程,甚至造成检查中断。伴随“生物—心理—社会”现代医疗模式的提出,心理护理干预在临床中暂露头角,且其效能已得到医患的一致肯定,将其应用于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中,能协助患者对MRI检查有更全面认知,纠正错误的思维观念,在温馨、舒适的环境中进行检查,并在家属的陪同下完成检查[5-6]。
在本次研究中,乙组患者经心理护理后,检查配合度较高于甲组。由此可见,在严重幽闭恐惧症患者在MRI检查期间,推行心理护理干预,有益于缓解患者恐惧情绪状态,配合检查工作,值得推广[7-12]。
参考文献
[1]陈永霞.幽闭恐惧症患者行MRI检查的护理干预新进展[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21):197-198.
[2]邝晓,王秀英,李智,等.系统脱敏疗法联合药物干预在磁共振幽闭恐惧症中的应用[J].重庆医学,2015,44(20):2819-2821.
[3]李晓霞.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时的影响效果[J].山西医药杂志(下半月刊),2012,41(5):549-550.
[4]刘超.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心理护理[J].中国医学创新,2012,09(5):42-43.
[5]廖新彬.老年幽闭恐惧症患者在MRI检查中的临床观察及心理干预[J].医学信息,2013(6):247-248.
[6]李英涛,王建英,于美娜.分析3.0T核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护理干预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59):206-207.
[7]李丽娟,陈春花.幽闭恐惧症患者MRI检查心理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基层医学论坛,2014(27):3675-3676.
[8]檀立慧,李海渊,于佳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93-4094.
[9]郭冬玲.3.0 T核磁共振检查中幽闭恐惧症的护理干预[J].内蒙古医学杂志,2014,46(4):494-496.
[10]应彩羽,陈琴蓝.安置心脏起搏器的肝癌患者行MRI检查的护理体会[J].护理与康复,2014,13(12):1195-1196.
[11]李云.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在磁共振检查中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13(17):259-260.
[12]檀立慧,李海渊,于佳丽.心理护理干预对幽闭恐惧症患者行磁共振检查的影响[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93-409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