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icU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3 09:21:48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icU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100例患者均使用机械通气法进行治疗。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呼吸频率以及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后与治疗前相比,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得到了明显的改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icU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疗效显著,可使患者的呼吸频率与血气指标得到有效的改善,降低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推广。

关键词:icU机械通气;肺心病;呼吸衰竭;临床体会

本文引用格式:李娜.ICU机械通气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临床体会[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1):74-75.

0引言

肺心病多数是因支气管肺部组织产生病变引起肺动脉高压,从而易发心脏病。随着现代医疗水平的发展,ICU机械通气在治疗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方面得到较为广泛的使用[1]。本次研究以100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ICU机械通气的临床治疗效果,详细情况如下。

\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100例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被确诊为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其中男性85例,女性15例,平均为(65.9±5.3)岁,均签署知情协议书。

1.2方法

患者均采用抗感染手段和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措施。在上述治疗手段无效时迅速送往重症监护室,采用ICU机械通气治疗,经口气管插管建立人工气道,利用呼吸机进行通气期间,相关医疗人员应对患者的呼吸频率、血压情况进行实时的监测,依据患者病情变化及时调整呼吸机的参数,通过进行药敏实验,为患者选择适当的抗生素。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呼吸频率以及血气指标进行对比分析。血气指标包括动脉血氧分压(PaO2)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资料,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后,1例患者因为呼吸机相关肺炎死亡,存活率为99%,剩余99例患者治疗后与治疗前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具有显著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见表1。

\


3讨论

肺心病即肺源性心脏病,通过发病急缓和时间长短可分为急性和慢性,通常慢性肺心病较为常见,其病发展较为缓慢,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肺、心功能出现衰竭症状。多发于中老年人,肺心病可引起患者心、肺和其他器官功能减弱,病情严重患者可诱发呼吸衰竭以及心力衰竭[2]。通常此类患者具有支气管平滑肌痉挛,气管中分泌物增多,肺部感染等诱因,导致患者呼吸困难、呼吸频率显著增加,使体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加[3]。此类患者在发病期间若未对其采取及时的救治措施,极容易加大临床治疗难度,使患者的病情进一步恶化,从而对患者的生命产生严重的威胁[4]。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肺心病患者的人数也在显著增加,对于我国老年人口的健康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需为此类患者寻找一种积极有效的救治方式。临床上可以通过血气指标对患者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进行较为直观的观察[5]。研究表明,患者具有缺氧状况时,体内的动脉血氧分压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分别会降低和升高,两者之间为反比例关系。

目前,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便是机械通气,原理是使用机械帮助患者进行呼吸,减轻患者心肺负荷压力,从而使患者血氧量得到提高,避免酸中毒和心肺等重要器官的衰竭[6]。此种治疗手段是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抢救成功率得到了极大的提高。在利用机械通气为患者实施治疗时,应注意根据患者的血气分析及时对呼吸机的参数进行相应的调整,防止因为通气过度造成患者呼吸性碱中毒。建议呼吸模式可以选择SIMV+PSV,患者病情得到一定的好转之后改为PSV/CPAP模式[7]。相关研究表明,部分患者因脱机困难,对呼吸机产生较强的依赖性,重复上机,最终导致患者因呼吸衰竭而死。导致此种情况的原因多数和肺部感染不好控制有关,导致耐药菌株的产生,另患者分泌物无法较好的排出使病人的发生感染机率增加。此外,部分患者呼吸衰竭并未根治,尽管能够暂时脱离呼吸机的使用,但可能依旧会出现代偿性呼吸衰竭,最终依旧会使用呼吸机。在本次研究中,1例患者因VAP致死,患者因多次使用抗生素,无法控制,导致部分器官功能衰竭,因此,对VAP采取一定的预防措施十分必要。最好采用经鼻气管插管,不同的患者应使用全新的通气管道,定时对温湿化瓶进行更换,有条件可为患者配置自动翻身床[8]。

在本次研究中,发现治疗后,患者的呼吸频率和血气指标与治疗前相比,变化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患者的动脉血氧分压具有显著的提升,而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则显著下降,患者的呼吸频率得到有效降低。由此得知,机械通气可明显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的状况,帮助患者的呼吸频率恢复正常,使患者临床症状得到有效的缓解,避免酸中毒等情况的出现,对于提高患者存活率具有重要意义。在治疗过程中,应注意在保证患者通气量的基础上避免患者胸腔内压提高引起血压降低,对患者的病情和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的监测,若有异常情况应及时报告上级并处理。

综上所述,对于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可利用ICU机械通气治疗手段对其进行治疗,临床治疗效果明显,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患者的存活率,防止患者心肺等器官功能衰竭,利用价值较高,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参考文献

[1]Zeng Weijian.Clinical effect of sequential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the treatment of severe pneumoni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J].Chinese Contemporary Medicine,2017,24(1):49-51.
[2]Peng Weiwei,Wu Qiaoyue.Clinical effect of emergency mechanical ventilation in patients with severe asthma complicated with respiratory failure[J].Chinese Civil Health Medicine,2017,29(3):31.
[3]张正芳.对行机械通气治疗的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进行专职护理的效果探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7,15(2):157-158.
[4]张宏,孙辉,欧阳文,等.不同时机行有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急性发作合并重度呼吸衰竭患者的对照研究[J].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2017,20(2):139-144.
[5]韩海峰.无创正压机械通气治疗支气管哮喘急性发作合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疗效[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7,30(1):9-10.
[6]丘韶校,李元广,何臣,等.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治疗老年慢性支气管炎合并Ⅱ型呼吸衰竭的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18,27(2):71-72.
[7]吴燕玲.有创与无创机械通气治疗慢阻肺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效果对照观察[J].中国医疗器械信息,2017,23(20):60-61.
[8]汪江,杨亚东,佘秋芳,等.序惯辅助控制通气对慢性肺心病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心肺功能及全身炎症状态的影响[J].海南医学院学报,2018,24(8):14-1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