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旨在探讨新型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s-activated receptorsγ,PPARγ)调控剂GVS-12对葡聚糖硫酸钠(dextran sodium sulfate,DSS)诱导的小鼠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的影响作用。方法53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200 mg/kg)、GVS-12组(20 mg/kg)、罗格列酮低剂量组(20 mg/kg)、罗格列酮高剂量组(100 mg/kg),正常组6只,模型组15只,其余每组8只。除正常组给予超纯水外,其余5组自由饮用7天2.5%DSS溶液建立UC模型,7天后全部换为相同体积的超纯水自由饮用3天。建模干预的同时,除正常组和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200 mg/kg)、GVS-12(20 mg/kg)、罗格列酮低剂量(20 mg/kg)、罗格列酮高剂量(100 mg/kg)灌胃10天。每日观察小鼠体征情况,记录体重情况并收集粪便进行疾病活动指数(Disease activity index,DAI)评分,于第10天处死小鼠取肛门至回盲部的结肠并测量长度,苏木素伊红(Hematoxylin eosin,HE)染色观察结肠病变。结果成功建立了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模型,GVS-12组的结肠长度、DAI评分、体重变化及组织病理变化较模型组均有明显改善。结论GVS-12对DSS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PPARγ;溃疡性结肠炎;葡聚糖硫酸钠
本文引用格式:卢东林,徐笑天.GVS-12对葡聚糖硫酸钠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作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95):140+186.
0引言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结肠黏膜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炎症局限于黏膜表面,紊乱始于直肠,可延伸至整个结肠。血性腹泻是其特有症状,其临床过程特点是恶化与缓解相互交替,因此治疗十分困难[1]。
1材料与方法
1.1实验动物。健康雄性清洁级C57BL/6小鼠53只,周龄6-8周,体重18-22 g,由湖南斯莱克景达实验动物有限公司提供。
1.2仪器。XS105DU电子天平(瑞士METTLER TOLEDO梅特勒托利有限公司);GENEX单道可调移液器(上海宝予德科学仪器有限公司);正置成像系统显微镜(OIYMPUS DP27上海比目仪器厂);Medium-S800UVF实验室纯水系统(上海和泰仪器有限公司)。
1.3试剂的配制
1.3.12.5%DSS溶液:精密称取12 gDSS,溶于480 mL超纯水中,现配现用。
1.3.20.01M PBS溶液:称取10 g磷酸缓冲盐粉剂,溶于1000 mL超纯水中。
1.3.33%过氧化氢溶液:量取9 mL的双蒸水,加入1 mL 30%过氧化氢,混匀。
1.3.410g/L邻甲苯胺溶液:量取8.5 mL的冰醋酸,加入1.5 mL的邻甲苯胺,混匀。
1.4方法。
53只健康雄性C57BL/6小鼠随机分为6组: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GVS-12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20 mg/kg)、罗格列酮高剂量组(100 mg/kg),正常组6只,模型组15只,其余每组8只。除正常组给予超纯水外,其余5组自由饮用7天2.5%的DSS溶液建立UC模型,7天后全部换为相同体积的超纯水自由饮用3天。建模干预的同时,除正常组与模型组外,其余各组分别给予美沙拉嗪(200 mg/kg)、GVS-12(20 mg/kg)、罗格列酮(20 mg/kg)、罗格列酮(100 mg/kg)灌胃10天。每日观察小鼠体征情况,记录体重并收集粪便进行DAI评分。第10天灌胃结束后1小时,眼球取血后颈椎脱臼法处死小鼠,剪取肛门至回盲部的结肠并测量长度,用0.01mol/LPBS溶液清洗结肠,滤纸吸干后迅速剪取1-2厘米洁净远心端结肠于4%组织细胞固定液中用于HE染色,剩余结肠包于锡纸中迅速移至零下80℃冰箱保存备用1[2-3]。
1.4.1粪便隐血检测:向已编号的EP管内加入对应的小鼠粪便,向EP管中加入10g/L的邻甲苯胺溶液、3%过氧化氢溶液各100μl。立即观察结果,若2分钟以内,溶液颜色变为蓝色,则该实验结果为阳性,否则为阴性。
1.4.2DAI评分:每天观察及记录小鼠的体重变化和粪便情况,并参照DAI评分表评分。(DAI=(体重减轻百分比分数+粪便性状分数+便血程度分数)/3),详见表1。
1.5统计学处理。运用GraphPad Prism 5.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P<0.05,P<0.01为具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2.1小鼠疾病活动指数情况。实验前各组小鼠DAI评分无显著性差异,正常组自实验开始至结束,DAI评分无明显起伏。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自第二天开始逐渐升高,反映出结肠炎病情在不断加重。与模型组相比,美沙拉嗪组、GVS-12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四组的DAI评分自第二天开始也在逐渐升高,在第七天开始DAI评分不断在下降。造模第7天,正常组、模型组、美沙拉嗪组、GVS-12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DAI评分为(0.00±0.00),(10.38±8.76),(1.83±0.14),(1.67±0.15),(1.67±0.14),(1.88±0.06)。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DAI评分升高(P<0.01)。
2.2小鼠结肠长度变化情况。肠道炎症,会引起机体应激反应,从而使结肠缩短2[4]。与正常组相比,模型组小鼠结肠长度缩短(P<0.05)。与模型组相比,GVS-12组、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的结肠长度有明显增加(P<0.01),
2.3小鼠病理学组织变化情况。正常组小鼠的结肠组织基本完好,结肠隐窝结构和上皮细胞尚存,肠粘膜无水肿、出血,未见组织变性或炎症渗出,有少量炎症细胞浸润。模型组小鼠结肠结构不清,固有层细胞排列紊乱,肠黏膜明显充血、水肿,并伴有大量炎症细胞浸润。GVS-12组与模型组相比明显改善,黏膜上皮及隐窝结构完整,组织结构基本与正常组相同。美沙拉嗪组病变较模型组轻,有少量肠上皮、隐窝破损和轻微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罗格列酮低剂量组、罗格列酮高剂量组肠道炎症程度较模型组低,黏膜和隐窝结构基本完好,有轻微水肿,炎症细胞浸润程度降低。
3结论
造模期间,GVS-12小鼠出现毛发干枯、饮食不振和精神萎靡,症状较模型组轻;第二天出现体重下降,但趋势较平缓;结肠长度、DAI评分及病理学变化状况均较模型组轻。总之观察小鼠一般体征情况、体重变化、结肠长度、DAI评分、结肠病变指标,可知GVS-12对葡聚糖硫酸钠致小鼠溃疡性结肠炎有治疗作用。
4讨论
有学者研究,罗格列酮可通过抑制黏膜核转录因子-κB(NF-κB)的激活,减轻炎症细胞的浸润来达到抗炎效果3[5]。GVS-12作为罗格列酮及SR1664的结构基础上改造而来的化合物,其抗炎机制需要深入了解后方可结论。
参考文献
[1]刘茉莉,陈刚,林琳,等.复方肠泰对葡聚糖硫酸钠诱导的溃疡性结肠炎治疗作用的研究[J].药物评价研究,2016,39(1):52-56.
[2]鲁憬莉,李伟杰,侯文睿,等.红活麻总香豆素对葡聚糖硫酸钠所致小鼠结肠炎的作用研究[J].中国中药杂志,2012,37(21):3316-3320.
[3]杨宝玲,王原,张晓晨.溃疡性结肠炎患者血清IL-8、SOD及Leptin的水平表达及意义[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20):44-45.
[4]Susana S F,Ana C,Marina S H,et al.Dietary extra virgin olive oil polyphenols supplementation modulates DSS-induced chronic colitis in mice[J].Journal of Nutritional Biochemis try,2013,24(7):1401-1413.
[5]周静平,邓长生.罗格列酮对大鼠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NF-κB,ICAM-1表达的影响[J].世界华人消化杂志,2006(01):104-10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12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