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9-02 10:52:31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价值。方法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共计收治HcV患者共计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进行资料,而联合组患者则采用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慢性丙肝的治疗中,相比较传统应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疗效,派罗欣和利巴韦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派罗欣;利巴韦林;慢性丙肝

本文引用格式:刘元成.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的临床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69-170.

0引言

慢性丙肝就是慢性丙型肝炎(HCV),是临床中发病率极高的一种疾病,也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世界性的感染性疾病之一,是临床中导致患者出现肝硬化和肝癌等疾病的主要原因,可经过血液或者血液制品等方式传播,干扰素是目前临床中唯一较为有效的一种HCV治疗药物[1]。本次研究就对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在临床HCV中的应用效果进行探讨。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6年1月至2019年1月我院共计收治HCV患者共计80例,将其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抽签的方法,将患者分为联合组和对照组。对照组40例,男25例,女15例,年龄21~52岁,平均(38.36±2.55)岁;联合组40例,男20例,女20例,年龄22~53岁,平均(37.55±1.85)岁;比较基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在完成常规的检查工作后,即可针对患者的情况开始进行基础的治疗和护理,该组患者临床中使用干扰素-α进行治疗,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剂量为100万U,每周给予患者2次药物;在此基础上,患者还要增加使用利巴韦林进行治疗,使用剂量为1000 mg,口服使用;依照以上内容连续进行3个月的治疗,3个月后则将患者干扰素用量增加至300万U,每周药物给予次数增为3次;如果患者的治疗没有效果或者患者出现无法耐受的情况,则要马上停止治疗工作,治疗周期则为12个月。

1.2.2联合组

联合组患者则使用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派罗欣采用皮下注射的方式给予患者,使用剂量为180μg,利巴韦林则口服给予患者,剂量为1000 mg,治疗周期也为12个月。

1.3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相关数据。疗效判定:①显效:患者在治疗后,血清检查显示,患者谷丙转氨酶含量已趋于正常,同时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查结果为阴性;②有效:患者治疗后,患者谷丙转氨酶含量逐渐向正常值靠近,丙型肝炎病毒RNA的检查结果为阴性;③无效:患者在治疗期间以及治疗后其相关指标并无明显的变化。总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22.0对患者的相关参数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联合组患者治疗的总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见表1。

\

 
3讨论

丙肝病毒在临床中具有较为独特的生物学特征,其能够有效逃避机体的适应固有的免疫,因此在临床中患者的病毒往往不能够得到有效、彻底的根除,会导致患者出现持续性的感染,最终慢慢转变为慢性丙肝。而临床中主要采用抗病毒疗法对丙肝患者进行治疗,但是目前临床中药物较多,对于患者的药物使用又并没有较为有效的治疗方案[2]。

利巴韦林是临床中一类鸟苷类药物,其能够有效抑制病毒DNA以及RNA的复制作用,具有一定的光谱性,因此其在呼吸道合胞病毒以及艾滋病病毒的感染治疗中具有一定的效果,被应用于临床慢性丙肝的治疗之中,但是在实践中则发现,该药虽然具有较好的效果,但是其稳定性较差,极易导致患者出现其他情况[3]。派罗欣,也就是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该药物是临床中干扰素α-2a和聚乙二醇结合而来的一种药物,因为在临床干扰素的使用中发现,干扰素在进入机体后极易被蛋白酶所降解,导致其治疗效果并不是十分理想,而在将干扰素经过蛋白修饰剂聚乙二醇进行修饰后,其将会有效降低蛋白酶的水解能力,使得干扰素的生物活性能够有效发挥;应用中发现聚乙二醇干扰素α-2a的体内半衰期出现了显著性的延长,使得其抗病毒能力会出现明显的提高[4]。本次研究中,相比采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对照组,使用派罗欣和利巴韦林进行治疗的联合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要更好,患者的情况得到了更加有效的改善。

综上所述,在临床慢性丙肝的治疗中,相比较传统应用干扰素-α和利巴韦林的疗效,派罗欣和利巴韦林具有更好的临床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情况,具有十分积极的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连媛媛.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肝临床研究[J].当代医学,2017,23(4):25-26.
[2]肖清秀.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应用于派罗欣联合利巴韦林治疗慢性丙型肝炎中的临床护理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260.
[3]周坤,张宁,张帆,等.索菲布韦联合利巴韦林治疗2a型丙型肝炎肝硬化代偿期患者临床观察[J].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2017,27(3):132-133.
[4]赵华.慢性丙型肝炎患者应用派罗欣与利巴韦林治疗的效果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2):146-14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43.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