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联合应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方法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行冠脉CTA检查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急性冠脉综合征纳入观察组(n=40),患者均检测cTnI并进行CTA成像检查,对比这两组患者cTnI水平与CTA成像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ACS中联用64排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nI检测诊断的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关键词:心肌肌钙蛋白;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急性冠脉综合征;联合应用
本文引用格式:毛茅.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结合心肌肌钙蛋白在急性冠脉综合征诊断中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8):208+210.
0引言
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是当前临床常见一类因冠状动脉发生粥样硬化且斑块破裂、表面裂痕或破损,继而出血或形成血栓,导致冠状动脉阻塞的病变。ACS在临床上表现为急性心肌梗死(AMI)、不稳定性心绞痛(UA)以及心源性猝死等症状[1]。对于ACS临床上予以及时诊断与干预具有重要价值和意义[2]。心肌肌钙蛋白(cTnI)是AMI当前常用的血清学标志物,cTnI是AMI诊断的敏感且具有特异性的指标。而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检查技术是当前临床常用的冠状动脉检查技术,其具快速、准确、无创及直观检测的特点,可较好的诊断ACS,研究主要以探讨联合应用64排多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CTA)与心肌肌钙蛋白(cTnI)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诊断价值。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纳入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2月本院收治行冠脉CTA检查70例冠心病患者,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n=30),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纳入观察组(n=40),对照组纳入男性17例、女性13例,患者年龄40-77岁,平均(56.8±6.2)岁;观察组纳入男性23例、女性17例,患者年龄43-80岁,平均(57.2±6.3)岁,观察组纳入不稳定型心绞痛16例、AMI24例。两组患者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对比未见明显差异。
1.2诊断标准。纳入患者在入院时均进行心电图检查,结合患者既往病史情况筛选。稳定型心绞痛:以典型的劳累型心绞痛史>半年,患者在发病后心电图ST-T段改变。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入院静息性心绞痛发生次数>1次,在发病后心电图2个以上相邻导联ST-T段改变,且胸痛发作时间≤30 min,疼痛缓解后,患者心电图恢复。AMI:根据患者的胸痛病史、心电图检查情况及血清心肌酶水平进行诊断[3]。
1.3方法。患者在入院后均检测cTnI并进行冠脉CTA成像检查。cTnI通过化学发光法进行定量测定,以cTnI水平
<0.012 ng/mL(12.0μg/L)表示为正常。冠脉CTA成像检查应用GE Optima 660 64排128层螺旋CT扫描机先进行常规钙化积分平扫。然后对冠状动脉进行CTA检查:患者心率<70次/min,每次屏气保持15s。扫描范围为气管隆突下1 cm至心脏横膈面水平,采用碘佛醇注射液60-80 mL(350 mgI/mL)作为造影剂,注射速度5 mL/s。管电压120kV,管电流160-400 mA。扫描层厚0.625 mm,重建间隔0.625 mm。应用GE Workstation AW4.6 3D后处理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包括最大密度投影(MIP)、容积再现(VR)、多平面重建(MPR)。对患者的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性质、管腔狭窄程度进行评估。冠状动脉钙化、斑块性质分为非钙化性斑块、钙化性斑块、混合性斑块及高危性斑块;管腔狭窄程度分为正常、轻、中、重度。
1.4统计学处理。应用SPSS 16.0统计软件处理分析数据,计量资料以均值±标准差值描述,对比进行t检验;计数数据对比进行χ2检验,并以P<0.05表示差异存在显著性。
2结果
观察组患者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明显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两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
3讨论
冠状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易发生ACS。在冠心病发生、发展以及疾病转归的过程当中,冠脉斑块稳定性对于管腔狭窄程度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临床研究发现,不稳定性斑块糜烂、破裂、血栓导致冠脉闭塞等均是作为ACS的主要发病机制。在早期鉴别并对不稳定性斑块进行预测有助于对冠心病进行危险分层并及早进行干预以稳定斑块。CTA检查应用的64排128层CT空间分辨率较高,对于斑块检出及斑块的类型评价方面均有明显作用。cTnI则是一种仅存于心肌组织的蛋白,正常状态下无法经完整细胞释放到血液中[4]。而当心肌出现受损后,cTnI被迅速释放入血,其是作为心肌损伤的诊断指标,诊断特异性相比于Mb、CK-MB等其他指标更高。研究依据临床诊断结果将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纳入对照组,急性冠脉综合征纳入观察组,结果发现观察组cTnI水平相比对照组显著更高(P<0.05);对照组患者狭窄程度以正常和轻度狭窄为主、观察组患者狭窄程度主要为中、重度狭窄;且观察组斑块性质主要为混合性斑块与高危性斑块,对照组斑块性质主要为非钙化性斑块与钙化性斑块,通过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可准确并及时显示出特异性的病变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斑块性质,可为ACS诊断与鉴别诊断提供较为直观诊断依据。通过检测cTnI水平可对心肌坏死程度进行准确判断,cTnI水平对于ACS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具有重要价值。
综上所述,ACS中联用64排128层螺旋CT冠状动脉成像与cTnI检测诊断的效果明确,值得在临床进行推广与应用。
参考文献
[1]黄恒青,杜茂云,黄茂华,等.冠状动脉CTA成像技术在冠心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进展[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9):1409-1411.
[2]李卫东.64排螺旋CT冠脉成像(CTA)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外医疗,2016,35(10):160-161.
[3]中国医师协会急诊医师分会.急性冠脉综合征急诊快速诊疗指南[J].中华急诊医学杂志,2016,36(2):207-214.
[4]张能,张丹,张煜,等.高敏心肌肌钙蛋白I动态变化在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早期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中国循环杂志,2016,31(1):25-30.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3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