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探讨不同炮制方法下的中药饮片疗效差异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31 15:48:14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针对中药饮片采用不同的炮制方法后服用的临床效果。方法研究资料为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本院收治的90例患者,将所有患者按照自身治疗意愿随机分成两组,针对常规组45例患者实施常规中药治疗,针对治疗组45例患者实施炮制的中药饮片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78.00%)显著低于治疗组患者(97.78%),组间差异明显,(P<0.05);且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显著低于常规组的17.78%,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进行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降低其服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

关键词:炮制方法;中药饮片;治疗效果;不良反应;差异比较

本文引用格式:董彬.探讨不同炮制方法下的中药饮片疗效差异[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21.

0引言

中药饮片作为制备中药汤剂和中成药的基础,同时也属于中药医学中的一大特色[1],其中药饮片的质量与患者的临床效果具有重要联系。通常来说,中药材经过取材之后均需要进行相应的加工处理才可以投入医药市场进行应用[2],而较多的中药材取材之处多为原生的动、植物以及相关的矿物质,其组成成分尤其复杂,甚至会存在或多或少的毒性,如果未通关相关方法进行炮制或者加工处理,将会直接影响到患者的服用效果,严重的还会危及到其身体健康。本文将通过对90例患者分别使用常规中药和炮制的中药饮片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深刻的研究分析,现将主要内容报告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根据患者的自身治疗意愿,将本院2018年1月至2019年8月收治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常规组患者(45例),男22例,女23例;年龄(22-65)岁,平均年龄(47.5±5.6)岁;治疗组患者(45例),男25例,女20例;年龄(22-68)岁,平均年龄(48.2±6.8)岁;两组患者的基数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对于此次研究分析所有患者本着自愿的原则均已经同意并进行签字确认。

1.2方法

对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中药治疗。对治疗组患者给予炮制后的中药饮片进行治疗,主要方法为

(1)清理药材:首先,将取到的药材根据中医理论知识和辨证思想进行鉴别和取舍,由于药材的不同部位可能具有不同的相关疗效,所以尽量将其进行提前规划安排,以免出现药材浪费的现象。(2)药材炮制:主要药材炮制方法分为两种,即炒制和炼制,其中煅制可以显著提高药物的整体治疗效果,并且减少或清除药物本身包含的毒性成分,比如马钱子碱为毒性成分,一旦患者服用5-10mg左右即可出现中毒现象,如果剂量达到30 mg以上,便会直接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但是,如果将其进行油炸和砂烫处理之后既可以提高患者的安全用药性。(3)辅料:在针对于辅料配制时,可将辅料与药材的偏性进行对抗分析,比如黄连在重要中属于大苦药物,所以可以使用姜汁作为辅料进行炮制,降低其苦涩程度。

1.3疗效评价标准

疗效判定: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不良反应情况进行分析记录,其中治疗效果主要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治疗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如果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恢复正常且各项指标正常,表示显效;如果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基本恢复正常且各项指标基本正常,表示有效;如果患者用药后临床症状并无改变甚至出现多种不良反应,表示无效。其中不良反应症状主要包括患者出现肝损害,皮疹和胃肠道反应等,不良反应发生率=不良反应例数/总例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数资料用百分比(%)和例数(n)表示,2值检验,如果P<0.05,表示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78.00%,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7.78%,治疗组显著优于常规组,组间差异明显,(P<0.05),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

常规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7.78%,治疗组患者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4%,其中常规组患者中出现肝损害1例,皮疹3例和胃肠道反应4例;治疗组患者中出现肝损害0例,皮疹1例和胃肠道反应1例;常规组患者显著高于治疗组患者,组间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讨论

中药炮制主要是根据传统的中医理论结合相关的中药药材,采用不同的方式将其进行鉴别和取舍后制成中药饮片的一种制药方式[3]。据相关研究表明,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可以将其药物本身具有的相关毒性进行消除,并且保证治疗药效,对于中医治疗来说具有较为重大的意义[4]。本次研究通过对相关药材进行洗净、鉴别、取舍和炮制等方法致成的中药饮片具有明显的药用价值。其主要原因可能是,经过炮制后的中药饮片可以有效降低药材本身的毒性,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服药后的不良反应,较多数中药材均含有多糖、有机酸、生物碱以及微量元素等化学成分,将其通过炮制后可以溶解其内部的化学成分并且转化为新的成分,组合后的中药饮片疗效果更佳显著,另外,药材炮制后也会影响其药理作用,比如枇杷叶本身具有止咳的功效,但是蜜制后可增加其润肺的效果。

综上所述,对不同的中药材根据不同的方法进行炮制后使用,将会大大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同时降低其使用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叶静娴.中药饮片经不同炮制方法后的价值分析[J].中医临床研究,2018,10(8):140-141.
[2]邹恬,王宇.探讨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临床疗效的影响[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7,8(15):84-86.
[3]何健榕.3种不同炮制方法对中药饮片疗效的影响初探[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3):113-114.
[4]宋宾.中药饮片经不同方法炮制的功效与安全性以及临床应用价值[J].内蒙古中医药,2017,36(15):89-8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81.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