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人文关怀对于手术室患者的作用与效果。方法纳入我院收治的74例手术室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37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的37例为B组,观察比较其结果。结果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都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结论对于手术室患者来说,人文关怀能够最大限度地缓解患者对于手术的焦虑、抑郁,并增强其总体的护理效果,临床可以推崇使用。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人文关怀;效果;运用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宋静静.人文关怀在手术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体会策略[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309.
0引言
在临床中,手术对于减缓患者的痛苦、促进患者尽早得到康复而言都十分关键,但是,由于手术具有相应的风险,因此,不管是患者还是其亲属,对于手术均会具有相应的担忧,使得患者较易出现一些身心方面的反应,从而过度地焦虑、抑郁,这类负性情绪对患者与其治疗都会带来十分不利的影响,所以,临床中应依据这类特点,对患者施予更具针对性的护理与干预[1]。文章纳入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我院收治的74例患者实施分组,现将实际情况介绍如下。
1对象、方法
1.1一般资料
纳入我院收治的74例手术室病例,纳入时间为2016年12月至2018年11月,单纯接受常规护理的37例为A组,在A组基础上接受人文关怀的37例为B组。A组性别:25例男、12例女;年龄范围:33岁-82岁,平均(57.94±10.37)岁。B组性别:26例男、11例女;年龄范围:34岁-83岁,平均(58.03±11.22)岁。2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对比无差异,可进一步比较,P>0.05。
1.2方式
A组:对患者施予常规的护理: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解释手术有关的方式、所需注重的各项事项等;每天定时进行查房,记录下患者所有指标与其病情改变。
B组:对患者施予人文关怀:
在术前各项解释与关怀:患者大多会由于手术与麻醉等出现许多异常,比如,焦躁、惧怕,甚至是血压有所上升等,不但无法保障手术得到顺利地开展,还会妨碍到患者的恢复。医护人员应对患者解释手术与麻醉有关的知识与其方式、手术所处体位、各项所需注重的事项等,同时,还应对患者解释手术极有可能引发的不适感,让其具有相应的思想准备。掌握患者以往的病史、家庭情况、过敏史等,对其进行全方位地评估。
关注环境方面的关怀:在运用推车床期间,避免碰撞到其余物体,引发患者的不适感;在患者进至手术室后,医护人员对其进行接待,并维持手术室中的宁静、舒适,各类物品要放置整齐,被单平整,没有污渍,增强患者的信赖感与归属感。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解释手术室各项体制与其环境,清除其惧怕感、陌生感;同时,调整湿度共40%-60%,温度共22℃-24℃。配备好较厚的被褥,盖于患者的输液侧、肩部等相关的位置,进行保暖。在手术室中,医护人员不应讨论与手术无关的其余话题;配备播放设施,依据病情准许与患者的爱好,对其放映部分轻音乐,让其情绪更为稳定与放松。
在术中各项关怀:医护人员要引导患者处于准确的手术体位,辅助其打开衣服,顺畅呼吸;借助棉签蘸上生理盐水,对患者的嘴部带来湿润,减缓不适感。在对肢体进行约束期间,医护人员要掌握患者的舒适程度;在运用臂撑、护腕以前,要加进衬垫,增强舒适程度,避免压迫到血管。在进行手术期间,尽可能地不要暴露,以维护患者的隐私。
在术后各项关怀:医护人员应对患者的皮肤定期进行擦洗,把所有管道稳妥地进行固定,并粘上标签;辅助患者穿好衣服,并重视对其给予棉被,进行保暖。医护人员应借助亲和且温柔的语态,告诉患者手术得到成功,并对其给予激励、认可。在麻醉还没有得到苏醒期间,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看护,避免其发生坠床。
1.3观察指标
评估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前后其SDS评分、SAS评分,总分与焦虑、抑郁间体现为负向的关系。
1.4数据分析及统计处理
此次研究涉及的所有数据一律以SPSS 19.0这一统计学软件实施处理,其中,2组患者护理后的SDS评分、SAS评分一律以(±s)表示,选择t检验,P<0.05时有统计学意义,反之则无意义。
2结果
B组在护理以前其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59.92±6.71)分、(57.82±5.73)分,对比A组依次是(59.42±6.38)分、(57.90±6.41)分,没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B组在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依次是(40.77±6.15)分、(38.72±5.41)分,低于A组依次是(48.79±6.39)分、(47.79±5.72)分,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
3讨论
在临床中,人文关怀指的是一种新兴的护理方式,得到了十分普遍的运用,其总体性、个性化均十分突出,对清除手术室患者忧虑、减缓压力等都十分关键,还可以提升其依从程度,保障手术更为顺利。科学的人文关怀能够给患者带来十分充实的关怀与激励,提升其抗压能力,促进尽早得到恢复[2]。在运用人文关怀期间,医护人员应全方位地掌握患者各项需要,并尽可能地满足,让患者的身心都能够得到统一;借助在术前各项心理开导,能够让患者减缓焦躁感、惧怕感,而健康引导可以让患者全方位地掌握疾病有关知识、手术方式等,改正其错误的认识;在术后各项关怀能够减短患者住院所需时间,增强恢复的总速度。人文关怀把常规护理中将手术当作核心朝着将患者当作核心而变换,其突出了不但应开展手术室护理,还要关注术后各个方面的回访,让患者可以体会到手术室医护人员所给予的关爱、重视,提升愉悦感、满意度,创建出更为和谐的关系,以尽早得到恢复。
在本研究中,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SAS评分、SDS评分都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B组患者在护理后其总体满意度高于A组患者,进行对比具有十分显著的差异性(P<0.05)。
综上,人文关怀对于手术室患者能够清除其所有负性心理,并保障手术安全性,给患者给予更为良好的住院条件,建议临床推崇使用。
参考文献
[1]高翔,周生敏,王娟.手术室护理管理与医院感染水平控制的相关性研究[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15,19(10):128-130.
[2]万效梅,王雅楠,于桦,等.手术室护士护理工作环境感知对工作家庭冲突的影响[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8,24(5):510-51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8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