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6:06:0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总结分析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为传统感染管理,观察组应用精细化管理,观察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病房卫生合格率、护理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房物品卫生抽查合格率96.67%及护理满意度(91.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结论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显,值得推广。

关键词:精细化管理;新生儿病房;感染防控;护理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丁秀珍,丁巧.精细化管理在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防控护理中的应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41,345.

0引言

新生儿医院感染可能来自分娩过程、医护人员、产后探视者、环境污染等,近些年临床新生儿管理技术日趋完善,早产儿、低体重初生儿及危重患儿的救治效率也大大提高,但这其中不可避免存在侵入性操作,对新生儿带来一些损伤或痛苦[1-2]。新生儿自身免疫系统发育不完善,抵御外界感染源的能力较差,极易感染病菌。对新生儿病房要在高效治疗的同时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发生[3]。我院在新生儿科护理中采用精细化管理,效果良好,详细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6月至2018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150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法不同进行分组,其中对照组:男性33例,女性42例;胎龄35~41周,平均(37.8±0.2)周;体重2.1~3.9 kg,平均(2.8±0.4)kg;早产儿38例、高胆红素血症28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2例、高危患儿22例。观察组:男性35例,女性40例;胎龄35~41周,平均(38.1±0.4)周;体重2.2~3.6 kg,平均(2.7±0.3)kg;早产儿33例、高胆红素血症22例、呼吸窘迫综合征16例、高危患儿18例,两组具有可比性(P>0.05)。

1.2研究方法

对照组患儿采用传统感染管理方法,对家属进行健康宣教,说明医院感染发生诱因、预防措施等。感染科每月对新生儿病房进行检查,提出改进措施。观察组采用精细化管理,具体如下:①完善相关规章制度:制定新生儿科护理操作规范、管理制度、安全程序等,包括新生儿沐浴感染防控流程、配奶哺乳感染防控流程、暖箱及呼吸机消毒流程、病房环境消毒隔离制度等,并对这些流程进行优化,定时监督这些流程的落实程度,及时解决问题。②病房管理:首先,清洁人员要按照要求定期清洁病房内的墙壁、地面、物体表面等,不可留有卫生死角。所有垃圾桶都加盖,垃圾及时打包处理。其次,新生儿在沐浴时要做到每个婴儿一条毛巾,对感染患儿与非感染患儿进行隔离。最后,配奶间要每天清洁、每周大扫除,先以消毒液擦拭、再以清水擦拭。配奶时要严格消毒手部、戴口罩,保证无菌条件操作,每个新生儿一个奶瓶,避免交叉感染,用过的器具全部要清洗煮沸消毒。③设备消毒:暖箱消毒时能拆卸的拆下来浸泡消毒,不能拆卸的以消毒液擦拭消毒。呼吸机消毒时管道可高压蒸汽灭菌、外壳以消毒液擦拭,在连接呼吸机前以75%乙醇擦拭各个接口。护理中尽可能选择一次性物品,避免发生交叉感染。

1.3观察指标

①记录两组新生儿感染发生情况(肺炎、鹅口疮等);②检查两组病房物品卫生合格率,抽查60次;③以自制的调查问卷进行护理满意度评估,总分100分,得分高者满意度高。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感染发生率1.33%明显低于对照组,病房物品卫生抽查合格率96.67%及护理满意度(91.1±1.3)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P<0.05),详见表1。


\
 

3讨论

新生儿住院区属于医院感染管理中的高危区域,新生儿护理中已纳入医院感染防控要求。为了避免医院感染发生,护理过程中要严格消毒手部,侵入性操作时要严格无菌,尤其是早产儿、病情危重者、低体重儿护理[4-5]。医院感染控制主要从环境、人员、设备、物品的消毒灭菌等方面着手,严格制定和执行消毒、无菌、隔离等管理制度,按照既定的标准流程进行护理操作,并定时监测和监督[6]。对携带感染源者要及时隔离和检查。所有护理人员都需熟练掌握消毒隔离知识,能采取有效的感染预防措施,对已经出现的医院感染病例能及时处理、灵活应变[7]。精细化管理是医院管理中的一种新型模式,从细节入手,贯穿整个诊治过程,更加全面管控感染源的入侵[8]。本组研究研究结果表明观察组患儿感染发生率更低,且其对应的病房卫生合格率及护理满意度更高。

综上所述,在新生儿护理中精细化管理有助于减少医院感染,能为新生儿提供安全可靠的诊治环境。

参考文献

[1]石媛.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措施[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7,25(13):64-65.
[2]吴芝兰,余文华,吴建华.PDCA模式在基层医院新生儿病房院感控制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1):35-36.
[3]王艳华,陆敏,杨树杰,等.孝感市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现状调查分析[J].中国护理管理,2012,12(8):65-67.
[4]郭健英,郭秀妹,钟双玲.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的研究进展[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3,23(12):3038-3040.
[5]石伟兰.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危险因素及应对措施[J].全科护理,2013,11(6):1698-1699.
[6]李有敏.新生儿病房的医院感染管理[J].中国消毒学杂志,2013,30(4):389-390.
[7]郑家红,周娇,徐欢.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管理对策[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14,24(18):4632-4634.
[8]王蕾蕾.新生儿病房医院感染的风险控制管理探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6,24(17):97-98.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68.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