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9 14:37:56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黄褐斑是一种后天获得性色素紊乱,常常给患者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负面影响。目前,针对黄褐斑的治疗仍然是需要亟待解决的难题,其治疗用药时间长、疗效不显著、治疗周期长等,导致患者治疗的依从性差。本研究主要招募了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就诊于我院门诊的120例表皮型或混合型黄褐斑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美白保湿精华乳液外用治疗,治疗组患者采用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研究表明采用联合治疗患者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且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采用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黄褐斑的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果酸换肤;果酸美白;黄褐斑

本文引用格式:苏玩琴.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52-153.

0引言

黄褐斑是一种常见的后天性色素紊乱,以不规则的色素过多的斑点或斑块累及面部日光暴露区为特征,最常见于女性。它是一种慢性复发性疾病,常常给受累者造成负面的心理社会影响。目前的治疗方法,如对苯二酚、曲酸和类维甲酸等系统用药和外用药物治疗,另外还包括化学换肤术及激光治疗等。这些治疗方法在临床中常常由于治疗时间过长、效果不明显或患者依从性差等各种因素影响,而显示出不同的治疗效果和副作用。目前,对于黄褐斑的治疗没有形成统一的有效治疗标准。因此在本次研究中,我们采用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黄褐斑,以观察该治疗方式的疗效及观察其安全性。本研究招募了表皮型或混合型黄褐斑患者,对这些患者进行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于2016年6月至2018年10月共招募120例表皮型或混合型黄褐斑的门诊患者,患者均为女性,所有入组患者均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标准及排除标准。年龄为24~53岁,平均(32±5)岁。治疗病程为1~10年,平均(3.8±0.2)年。入组标准:①符合黄褐斑的临床诊断标准;②近期未接受冷冻或皮肤磨削术:③患者无明显内分泌疾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色素沉着;④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依从性良好的患者。排除标准:①治疗区患有皮炎及湿疹等皮肤病的患者;②治疗区域的皮肤处于敏感状态或局部有单纯疱疹等感染性疾病;③依从性差的治疗者;④妊娠妇女;⑤果酸过敏者。所有入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开始时告知患者具体的治疗疗程及时间,以及可能达到的治疗效果,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并叮嘱患者治疗期间所需的注意事项,使患者均能顺利进行治疗。

1.2方法

1.2.1使用产品


果酸、美白保湿精华乳液(微诺娜,熊果苷美白保湿精华乳),其制造商均为昆明贝泰妮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产品。

1.2.2治疗方法

随机将招募的120名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各60例。治疗组(60例):患者采用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其中果酸换肤:患者在洁面后,待面部水分拍干,取坐位,将头发裹住后。取贴敷料(浓度为20%的果酸)于患处(眼周及面部破溃部位避免接触果酸),30~40 min/次,1次/d。治疗期间配合使用微诺娜美白保湿精华乳液,2次/d。对照组(60例):美白保湿精华乳液外用,2次/d。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每日均需涂抹防晒霜(SPF>30),户外活动久时应每2 h补涂防晒。

\

 
1.2.3疗效评价标准

治愈:肉眼可见面部色斑消退90%以上;显效:肉眼可见色斑面积消失达60%~90%以上;好转:面部色斑面积消失达30%~60%以上;无效:肉眼可见色斑面积消失在30%以下。定义有效率为治愈例数和显效例数总和在总例数中所占比例[1]。

1.3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的处理由软件SPSS 20.0执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表明该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对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治疗疗效进行比较


治疗16周后,治疗组中治愈患者2例,42例患者显效,12例好转,4例患者无效;对照组患者中治愈患者0例,显效18例,30例患者好转,无效人数12人,治疗组中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的有效率为73.3%,而对照组的有效率为30.0%。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的有效率比较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2=0.428,P<0.05)。

2.2不良反应

3例患者在果酸换肤贴敷料过程中自觉轻度刺痛,出现轻度皮肤潮红,立即停用后,不适症状消失,患者未见皮肤潮红后色素沉着。美白保湿精华乳液外用2次/d,所有患者未见不良反应。

3讨论

黄褐斑是生育年龄期肤色较深女性中常见的一种疾病,也有可能会影响青少年,老年女性或男性。黄褐斑在临床上通常会出现由于色素过多的斑疹和斑块分布面部、颈部对称分布,很少分布于上半身或四肢,表现为皮肤色素过多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黑色素合成增加而形成[2]。黑色素的增加可能是由于黑色素生成增加和黑素细胞增多症预防应以减少暴露于风险因素中,如持续保护、抗紫外线辐射。目前已确定的治疗方案,包括局部色素减退剂、化学皮,激光治疗和表面磨皮等局部药物治疗和使用各种激光系统治疗方案。大多数的治疗方案能够帮助病变改善,但不能达到完全缓解的目的。由于黄褐斑对患者生活质量的显著影响和现有治疗方案的有效性有限,黄褐斑的管理对治疗医师来说一直是一个挑战。虽然已经确定了许多危险因素,包括激素水平的影响(如妊娠和甲状腺疾病的激素变化、避孕药以及抗癫痫药物等)、遗传因素、化妆品的使用和紫外线照射等多种危险因素,但其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了解[3]。避免日光或人工紫外线照射对预防黄褐斑和现有病变的临床效果都具有重要意义。为避免维生素D缺乏,建议口服维生素D补充剂。

果酸是一种存在于甘蔗汁、酸乳酪中提取出的水果酸,通常运用与治疗皮肤病的产品中,其化学结构为α-羟酸。果酸的相对分子量较小,水溶性和渗透力都很强。其中效果最突出的是乙醇酸,是相对分子量最小的分子,皮肤渗透性最强,更适合做化学剥脱的制剂。低浓度的果酸有表皮松解的作用,高浓度时可导致表皮松解,损伤和再上皮化可清除表皮损伤和色素沉着。有研究表明,每天使用20%的乙醇酸和2%的苯二酚可以改善黄褐斑和细皱。我们招募表皮型或混合型黄褐斑患者,选用质量浓度为20%的果酸,使其深度达极浅层剥脱,组织创伤深度为角质层。透明质酸修护贴敷料易于管理,方便安全。果酸换肤联合果酸美白产品治疗黄褐斑的疗效和安全性明显优于单用美白产品治疗,且患者满意度也较高,依从性好,是治疗黄褐斑的一个有用的辅助手段,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色素病学组.黄褐斑的临床诊断和疗效标准(2003年修订稿)[J].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7):175-177.
[2]Lim JTE,Tham SN.Glycolic Acid Peels in the Treatment of Melasma among Asian Women[J].Dermatologic Surgery,1997,23(3):177-179.
[3]Burgard B,Schöpe J,Holzschuh I,et al.Solarium Use and Risk for Malignant Melanoma:Meta-analysis and Evidence-based Medicine Systematic Review[J].Anticancer Research,2018,38(2):1187.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42.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