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方法抽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来我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20例,对其骨折愈合情况及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随访6~15个月,经X线摄片显示20例患者的髓内钉固定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5.5~9.5个月;依据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优良率为90%。结论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还有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早期康复治疗
本文引用格式:毛天明.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41.
0引言
近年来,随着交通及建筑业的不断发展,股骨干骨折成为了临床的常见病、多发病[1]。股骨干骨折多会影响膝关节功能,主要是因为股骨干骨折多是由严重的外伤引起,发生骨折时肌肉的牵拉力较大,多会出现成角、短缩和旋转等不同的畸形而损害膝关节功能,其次是股骨干周围血管较为丰富,发生骨折时导致血管破裂而出现的血肿容易使股中间肌粘连,从而影响膝关节功能[2]。为探讨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效果,现将来我院诊治的20例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报告如下。
1一般资料
抽取的20例来我院诊治的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的患者,均经X线摄片明确为股骨干骨折且排除了其他部位有外伤者。其中,男12例,女8例;年龄15~68岁,平均年龄40岁;闭合性骨折13例,开放性骨折7例;致伤原因:交通事故伤11例,坠落伤5例,摔伤2例,重物砸伤2例;骨折类型按AO分类[3]:B型者15例,C型者5例;骨折部位:股骨干上段者4例,中段者11例,下段者5例;受伤距手术时间为6 h至7 d,平均3.5 d;主要临床表现为患侧大腿明显肿胀、疼痛剧烈、患肢活动受限、患侧足趾活动正常、皮肤感觉正常、足背动脉搏动明显、末梢血供良好。
2治疗方法
所有患者均采用髓内钉固定术治疗后再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即:术后将患肢抬高(略高于心脏水平),保持于外展中立的舒适位置,可局部冷敷,待麻醉过后,指导患肢在疼痛耐受情况下进行双下肢踝关节的背伸蹠屈、环绕活动、内外翻运动、股四头肌肌肉的等长收缩锻炼以及健侧肢体的直腿抬高练习,每个动作持续5~6 s后放松,3~4组/d,20~30次/组,指导患者家属对患者的患肢小腿进行向心性按摩;术后第三天摄取X线片复查无异常后,在加强以上功能锻炼的基础上做髋、膝关节的被动或主动屈伸活动,方法为:患者仰卧将患肢足跟贴在床上向臀部滑动至膝关节屈曲>30°持续5 s左右,15~20次/d;膝下垫一软枕,抬高膝部15°~20°;仰卧位将患肢脚趾上翘,将膝部用力下压同时紧绷大腿肌肉,慢慢抬高患肢离开床面(从抬高5°~10°开始逐渐增加,也可由被动到主动),停留5~6 s后缓慢放下,15~20次/组,4~5组/d。术后5~7 d后可协助患者在床上进行髋、膝关节的屈伸以及髋关节的内收、外展锻炼,逐渐增加锻炼强度和次数,术后10 d即可利用双腋拐进行患肢不负重的行走训练。
3结果
随访6~15个月,经X线摄片显示20例患者的髓内钉固定良好;无并发症发生;骨折愈合时间为5.5~9.5个月;依据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优11例,良7例,中1例,差1例,优良率为90%。膝关节功能恢复评价标准[4]:优-患侧膝关节可自主活动自如,能够做到自由下蹲站起;良-患侧膝关节可自主活动自如,下蹲屈膝可超过110°;中-患侧膝关节可自主活动,下蹲屈膝90°~110°;差-膝关节可自主活动,屈膝达不到90°。
4讨论
近年来,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在股骨干骨折的治疗中以其疗效显著、适应证广、手术创伤小、固定牢固、并发症少等优势,已经成为了骨科治疗股骨干骨折的首选手术方式[5]。临床实践表明,膝关节粘连僵硬是术后最常见的问题之一,主要是因为股骨干周围肌肉及血管丰富,且附着点较高,骨折常出现向前外侧成角或近端向前外侧移位,从而引起骨折端肌肉及血管的损伤。手术固定骨折端后,需要长时间卧床,极易引起股中间肌的萎缩粘连,甚至发生纤维化,与骨折处紧密相连而影响膝关节的功能。经临床实践表明,术后早期在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康复治疗是减轻关节僵硬、恢复膝关节功能的有效方法。
众所周知,骨折愈合的基本条件之一是局部的血液供应,而早期康复治疗中的肌肉静力性收缩运动,有助于促进关节周围的静脉回流和淋巴水肿消退,促进了血液循环的建立,避免了深静脉血栓的发生,保证了骨折处有充足的血液供应,从而加速了骨折的愈合;早期康复治疗中所采取的健侧活动带动患肢的肌肉收缩练习及患侧肢体的主动运动,有效地保持了肢体肌肉的张力、做功能力和耐力,有助于维持患肢的肌力和关节的活动度,有效地避免了肌肉萎缩、粘连和关节僵直的发生,有助于恢复患肢的负重时间及强度。
综上所述,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采用早期康复治疗,不仅有利于骨折的愈合,还有助于膝关节的功能恢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左江南.股骨干骨折带锁髓内钉内固定术后的护理体会[J].医学美学美容,2015,25(6):460-461.
[2]李晓燕,邹淑英,周冬梅,等.交锁髓内钉治疗股骨干粉碎性骨折术后康复锻炼指导[J].海南医学院学报,2009,15(2):180-181.
[3]胡翠萍,裴啸.股骨干粉碎性骨折交锁髓内钉固定术后的康复护理[J].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2010,12(4):530-531.
[4]刘世涛,陈勇华,肖思贤,等.股骨干骨折术后早期康复训练对膝关节功能康复的作用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0,17(4):91-92.
[5]谢刚泰.股骨干骨折髓内钉固定术后的早期康复治疗[J].医药前沿,2015,34(5):68-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