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讨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我院肿瘤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44例使用放射治疗的老年肿瘤病人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2例。常规组患者采取常规性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以及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结果常规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为77.27%,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9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为(29.58±3.15)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43.30±3.29)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为(30.26±2.83)分,明显低于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42.19±3.11)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焦虑和抑郁的负面情绪,并且可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个性化护理;老年肿瘤病人;放射治疗;医患关系
本文引用格式:孙露.个性化护理在老年肿瘤病人放射治疗中的应用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359,361.
0引言
当前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老年肿瘤病人发病率的上升[1]。老年肿瘤病人自身的身体状况较差,基础性疾病普遍偏多,并且患者自身的情绪也不太稳定[2]。因此患者在行放射治疗时非常容易出现意外状况而危及患者生命[3]。因此对患者实行个性化护理干预,帮助患者排解负面情绪有重要意义[4]。本研究旨在分析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我院肿瘤内科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收治的使用放射治疗的老年肿瘤病人中随机选取44例为研究对象,按照盲抽法将其分为相同的两组,即常规组和研究组各22例。对照组中男10例,女12例。年龄61~76岁,平均(71.39±2.86)岁。研究组中男13例,女9例。年龄62~78岁,平均(71.24±3.12)岁。将两组患者的性别和年龄等基本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有可比性。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采取我院肿瘤内科常规性的护理干预,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对患者进行护理,并对患者的心理进行一定的疏导。研究组患者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可分为:(1)心理护理的个性化:老年患者的身体条件以及生活自理的能力都比较差,患上疾病后其心理上也会有较大负担。因此护理人员在患者入院前就需要与患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充分了解患者的顾虑,从而采取针对性方式干预。护理人员还需与患者保持情感上的交流,让患者处于轻松的氛围中,帮助患者排解心理压力。(2)护理人员还需要对患者进行健康知识的教育,帮助患者树立治疗的信心。让患者在教育中明白治疗的重要性,反复建立肿瘤知识的认知,以及治疗手段的有效性,让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接受治疗。
1.3观察指标
(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和抑郁评分,采用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统计。(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20.0对本次研究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用率(%)表示,采用t和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抑郁和焦虑评分
研究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与常规组患者护理前的焦虑和抑郁评分相比,P>0.05,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焦虑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常规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明显高于研究组患者护理后的抑郁评分,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
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明显高于常规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见表2。
3讨论
肿瘤是威胁人们生命安全的严重疾病之一,肿瘤组织由间质和癌细胞组成。按照其对人体伤害的大小和生长特性等方面,可以将肿瘤分为恶性肿瘤和良性肿瘤两大类[5]。在临床上治疗肿瘤时,普遍都是采用放射治疗的方式居多。但是其预后比较困难,治疗效果也不能达到期望值[6]。并且在治疗期间也需要实行一定的护理干预,对肿瘤病人施行恰当的护理对改善其治疗效果有非常积极的作用。个性化护理的理念,是以患者为护理中心,提供给患者全面的护理服务,让患者享受到更高质量的护理[7]。个性化护理从患者身体和心理出发,实行综合性的护理。给予患者更加专业的护理,同时也给予患者心灵上的安慰,让患者的心态得到改善[8]。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研究组患者与治疗过程中应用常规性护理的常规组相比。研究组患者的焦虑和抑郁情绪得到明显改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在护理后的负面情绪得到明显的改善,患者将会以积极的心态面对护理与治疗。进而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其治疗效果的改善,让患者可以更快的康复。同时对照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77.27%,也要明显低于研究组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总满意率为95.45%,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患者对护理过程的满意度提高,说明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支持,也反应出患者此时的心态是非常不错的。因此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可以有效的改善患者的心理压力,并且可以改善医患关系。
综上所述,在老年肿瘤病人的放射治疗中应用个性化护理的措施,可以让患者的焦虑和抑郁评分明显降低。并且可以促进医患关系的和谐发展,有较大的临床推广价值。
参考文献
[1]李锦.个体化护理管理对提高肿瘤患者的诊疗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3):266.
[2]Zhai TT,van Dijk LV,Huang BT,et al.Improving the prediction of overall survival for head and neck cancer patients using image biomarkers in combination with clinical parameters[J].Radiotherapy&Oncology,2017,124(2):256-262.
[3]马晶晶,刘丽英,赵小彤.人文关怀护理在肝脏肿瘤放射治疗中的应用及效果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48):205-206.
[4]Decolle C,Yaromina A,Hennenlotter J,et al.Ex vivoγH2AX radiation sensitivity assay in prostate cancer:Inter-patient and intra-patient heterogeneity[J].Radiotherapy&Oncology,2017,124(3):386-394.
[5]闫医威,杨敏,韩军,等.心理干预对内科肿瘤病人的心理状态和生存质量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40):37.
[6]鲍元琴.肿瘤患者行PICC置管的临床观察与护理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7):55.
[7]蔡新兰,冯艳茹.饮食护理干预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期间营养状况的影响[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17):236.
[8]从芳.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在肿瘤PICC置管患者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0):27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73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