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胆结石与胆囊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胆囊癌患者为探讨对象,并对其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根据其声像图特点进行分析。结果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17例患者确诊,检出准确率为85.0%,合并胆结石14例,检出率为70.0%,其中单发10例、多发4例;肿块型2例、厚壁型3例、弥漫型12例、误诊3例。且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显示胆囊癌患者胆囊壁出现不规则增厚情况皆超过5.0 cm,回声与胆囊壁回声接近,偶见动脉血流。结论对胆结石与胆囊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检出率较高,临床特征较明显,因而对于有症状胆结石患者需积极展开治疗,有效预防胆囊癌发生。
关键词:胆结石;胆囊癌;彩色多普勒超声
本文引用格式:李亚非.胆结石与胆囊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应用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195-196.
0引言
胆囊癌在临床中比较常见,在胆囊恶性肿瘤中占据首位,在临床中多表现为消化不良、发热、疼痛、包块等症状[1],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在对其诊断中容易出现误诊情况,由于导致这一病症的发生主要与结石的慢性刺激相关,因而多被误诊为胆结石,进而延误患者治疗;因此,加强临床早期诊断对正确治疗、改善预后都有着积极的作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是当前临床中比较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式,其具有操作简单、快捷、分辨率高的优势[2];在本次的探讨观察中,将对胆结石与胆囊癌采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做出更进一步的探讨和分析。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6年10月至2018年10月我院收治的20例胆囊癌患者为探讨对象,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在临床中主要表现为腹部剧烈疼痛、黄疸、消瘦等症状;所有患者中男性12例、女性8例,年龄51~75岁,平均(63.0±12.0)岁,其中合并胆结石16例,对所有患者展开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和家属皆知情同意,且经由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方法
对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机器型号:迈瑞超声诊断仪;诊断前叮嘱患者空腹8 h,设置探头频率为3.5~5 MHz,诊断时协助患者呈平卧位或是左侧卧位状,对患者展开上腹部斜切、右侧肋间及右侧肋缘下等多个切面观察,确认患者胆囊大小、回声、胆囊壁厚度及周围组织情况;并将局部病变位置放大观察病情。以高分辨率二维灰阶观察其病灶形状、范围、边界与回声,以彩色多普勒血流成像观察病变内血流信号情况。最后选择2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影像科医师对检查结果做出判断[3]。
1.3判定标准
以手术病理检查结果为标准,观察在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下对胆结石与胆囊癌的检出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将本次研究所有统计数据纳入SPSS 20.0软件进行分析,其中计数数据资料用(%)形式表示,并行2检验,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其检测结果以P<0.05则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手术病理证实所有患者中肿块型2例、厚壁型5例、弥漫型13例;合并胆结石16例,其中单发11例、多发5例。所有患者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后,17例患者确诊,检出准确率为85.0%,合并胆结石检出率为70.0%,单发10例、多发4例;其中肿块型2例、厚壁型3例、弥漫型12例;3例误诊患者的突起、团块与胆囊壁有一定关系。经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发现,患者胆囊壁出现不规则增厚情况皆超过5.0 cm,形态欠规则,轮廓模糊,其回声与胆囊壁回声接近,偶见动脉血流,并采集少许点状血流信号频谱显示RI值为0.4~0.6,详见表1。
3讨论
胆囊癌作为恶性肿瘤的一种,它原发于胆囊黏膜上皮组织,其发生可能与年龄、性别、饮食及感染等因素相关,但目前对其病因尚未完全明确。临床中多数研究报道显示[4],胆囊癌的发生与胆结石有着较大关系,而胆囊结石患者发生胆囊癌的几率相比无结石者高出7倍;这主要是因胆结石会长期对局部进行反复机械刺激,从而对胆囊壁黏膜造成了慢性损伤[5]。为进一步明确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关系,有效提高对胆囊癌的检出率,减少误诊情况发生,选择更有效的诊断方式十分重要。
近年来,随着高分辨率彩色血流技术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彩色多普勒超声被广泛应用于临床诊断工作中,尤其在观察胆系疾病血流与显示胆系占位病变血供特征中有着积极作用。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可直观清晰显示患者胆囊大小、囊腔内肿块大小、胆囊壁厚度与硬度及其周围组织脏器的关系,若在肿块内发现结石样强回声,则能进一步帮助临床对胆囊癌的确诊[6]。因此在临床中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不仅其兼具二维灰阶图像的优势,也具备血流动力学信息,其病变区域明显血流信号也有助于为胆囊癌的诊断提供可靠依据;另一方面,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能够对特定血管定位,以更加直观、即时查看血流运行性质与速度,进而对胆结石与胆囊癌进行鉴别[7];因而这一诊断方式被认为是诊断胆囊癌的首选影像学检查方式。在本次的研究中,通过对20例胆囊癌患者给予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检出率高达85.0%,对于胆结石合并胆囊癌患者检出率则为70.0%,经采集少许点状血流信号频谱显示RI值为0.4~0.6,这提示病变恶性程度较高;在杨爽[8]的研究中发现,通过对112例胆囊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其检出准确率为76.8%,对合并胆结石检出准确率则达84.6%。且在本次研究中,对于是否合并胆结石,彩色多普勒超声的应用对病变类型、胆结石发生情况、患者胆囊壁有无模糊中断、内部是否有肿物、回声等情况均做出了判断。因此根据这一研究结果显示,胆结石与胆囊癌的发生有着一定关系,而通过彩色多普勒超声则能对胆结石与胆囊癌进行早期判断,从而有效预防胆囊癌的发生,其在临床中诊断作用明显。
综上所述,对胆结石与胆囊癌患者行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其具有操作简单、无辐射、可重复动态观察的优势,检出准确性较高,能较早发现胆囊癌,并判断其与周围组织关系,因而对于有症状胆结石患者需积极展开治疗,进而预防胆囊癌发生。
参考文献
[1]王艳云,丁长青,丁爱兰,等.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胆囊癌的价值分析[J].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7,4(12):34-37.
[2]辛晓利.彩超在胆囊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探讨[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35):146-147.
[3]Kim SY,Cho JH,Kim EJ,et al.The efficacy of real-time colour Doppler flow imaging on 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 for differential diagnosis between neoplastic and non-neoplastic gallbladder polyps[J].European Radiology,2018,28(5):1994-2002.
[4]李小兰,朱军伟.彩色多普勒超声对胆囊疾病的诊断价值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7,25(23):164,167.
[5]Yuan HX,Wang WP,Guan PS,et al.Contrast-enhanced ultrasonography in differential diagnosis of focal gallbladder adenomyomatosis and gallbladder cancer[J].Clinical Hemorheology&Microcirculation,2018,70(99-100):1-11.
[6]庄向东,季永.原发性胆囊癌MRI与超声诊断价值的对照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5):128-129.
[7]李倩倩.高频超声联合腹部多普勒超声在良性胆囊息肉病变诊断中的应用研究[J].数理医药学杂志,2018,31(12):11-13.
[8]杨爽.胆囊癌与胆结石相关性用于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的临床价值[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7,28(8):928-92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