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分析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8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使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治疗组则使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进行治疗。研究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治疗组和观察组在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均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疗效更为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刺络放血拔罐;肝郁气滞;黄褐斑;临床疗效
本文引用格式:王彩霞,郭建红,殷振海,等.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7):224,229.
0引言
黄褐斑是处于面部深褐色色素沉着的一种皮肤性疾病,发病人群主要为中年女性,男性较为少见,通常呈淡褐色或深褐色的斑片,大小不一,患者前额,眼部周围以及面部两侧最为显著。春夏季节患者症状尤为明显,若未及时对患者采取治疗则会使患者临床症状进一步加重[1]。目前,对此病病因尚未有明确定论,猜测可能与患者性激素代谢失调以及器官功能絮乱有密切联系。近几年,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饮食习惯的改变,使得此种疾病的病例人数不断增加,且具有低龄化的趋势。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病程相对较长,常规的治疗方式效果并不理想[2]。本次研究主要运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疗效,取得了较为不错的研究结果,详细情况如下。
1对象和方法
1.1对象
选择我院于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收治的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80例,根据随机选择法分为观察组和治疗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男性2例,女性38例,平均年龄为(31.3±5.1)岁,使用中西医结合进行治疗,治疗组男性1例,女性39例,平均年龄为(30.5±4.8)岁,使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以及文化程度等基础资料上无显著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西医结合给予治疗。取柴胡、熟地黄、茯苓各15 g,当归、白芍、川芎、红花各10 g,炙甘草5 g,若有腹胀者可在此基础上加10 g枳壳,若有血淤者可在此基础上加10 g桃仁,若有气滞者可在此基础上加10 g青皮。1剂/d,早晚各服1次。同时给予患者维生素C片口服,3次/d,0.3 g/次。治疗组采用刺络放血拔罐疗法进行治疗。使患者采用仰卧位,对常规穴位进行消毒,采用美容针进行浅刺,以颜色最深处为中心,实行散刺。剩余穴位可用毫针快速进针。同时用75%的酒精对患者双侧肺俞和膈俞进行消毒处理,取三菱针对穴位局部刺入并拔出,后用经消毒的玻璃罐拔吸,留罐时间约10 min,注意灌沿应避开出血孔,对患者的出血情况进行仔细观察。2 d/次。两组患者均需治疗3个月。
1.3观察指标
治疗结束后,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进行对比分析。
痊愈:患者色斑面积消退90%以上,颜色基本恢复正常;显效:患者色斑面积消退50%以上,颜色显著变淡;有效:患者色斑面积消退20%以上,色斑颜色得到一定的缓解;无效:患者色斑面积消退20%以下,颜色与治疗前无明显差异。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患者总人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19.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使用卡方和(%)检验及表示计数资料,使用t和(±s)检验及表示计量数据,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治疗组和观察组在采取两种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3讨论
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即肝斑,多与患者肝脏疾病有联系。肝郁气滞型黄褐斑虽对患者无生命威胁,但是却影响患者容貌,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女性对于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均有治疗的需求[3]。目前,对此病的病因尚无明确的定论,但古代医书对于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均有提及,认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与患者肝脏功能失调,以及经脉失养有联系。多数是因患者饮食不规律或者妊娠等因素引起气滞血瘀[4]。
而现代医学则认为导致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根本原因是患者内分泌失调,同时与季节,使用护肤品不当等因素有关。有相关研究表明,影响此病的危险因素从高到低依次为遗传因素、护肤不当以及神经因素[5]。因患者体重氧化和抗氧化平衡被破坏,无法及时使体中的氧化物产生氧化反应,从而引起黑色素的形成,日渐积累,使黑色素沉积于患者面部。部分研究提出,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的血液动力学与常人相比差异显著,患者体中的血液循环受到阻碍,导致末梢组织供血具有难度,长时间缺血缺氧,引起自由基大量产生。从中医角度而言,导致肝郁气滞型黄褐斑就是气滞血瘀,脉络受阻[6]。
刺络放血拔罐疗法主要作用机制便是活血化瘀,通络行气,对患者色斑局部进行散刺,到达局部气血运行的目的,使得色斑得以淡化[7]。在背俞穴行刺络放血拔罐,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活络的作用[8]。在本次研究中,治疗组和观察组在实施不同的治疗方式后,治疗组治疗有效率为95.0%,观察组治疗有效率为80.0%,治疗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观察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刺络放血拔罐疗法对于肝郁气滞型黄褐斑患者具有较高的运用价值,能够使患者的临床治愈率得到显著提高。
综上所述,刺络放血拔罐疗法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临床疗效显著,可明显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并且经济实惠,便于操作,无不良反应产生,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Wang Shaoju,Ma Fengjun,Han Jinling,et al.The treatment of 12 cases of women's chloasma with the combination of the facial tissue with the back-shu point and the exsanguination and cupping[J].Chinese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33(7):831-832.
[2]李兵,李东岳,支满霞.脉络宁复合液硬膜外阻滞与针灸刺络放血拔罐治疗带状疱疹的临床观察[J].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12(5):677-679.
[3]罗青锋,章小稳,朱凌艳,等.耳部刺营联合逍遥丸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疗效观察[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17(7):5-6.
[4]刘艳茹,孙美娟,王婷,等.红花逍遥片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临床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7,11(15):13-15.
[5]Jiang Jianfang.60 cases of female chloasma with stagnation of liver and qi were treated with Xiaoyao pills combined with acupuncture[J].Stud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2017,30(3):61-62.
[6]张建珍,胡文慧,张俊芳.果酸联合逍遥散加减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的疗效观察[J].海南医学,2017,28(22):3723-3725.
[7]熊蓉,谌莉媚.面针围刺合逍遥散治疗肝郁气滞型黄褐斑35例疗效观察[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7,26(11):89-90.
[8]王少茹,马凤君,韩金玲,等.面部挂刺配合背俞穴放血拔罐治疗女性黄褐斑12例[J].实用中医药杂志,2017,33(7):831-832.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