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以往文献资料总结了关于焦虑症的针灸治疗法,主要通过了解针灸治疗的应用优势及选穴特点开展临床治疗,为日后临床治疗焦虑症提供了治疗标准。针灸治疗从传统针刺疗法逐步发展为电针疗法、针刺艾灸治疗及其他针灸治疗。目前,专家们提出进一步研究针灸选穴特点对获得显著疗效有着重要意义。在针灸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的穴位较多,包括百会、三阴交、神门、足三里、印堂、内关等穴位。穴位的选择凸显了辩病论治的特点,强调了我国中医辩证论治疾病的特点。本文主要从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及选穴特点两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焦虑症;针灸;选穴特点
本文引用格式:陈慧君.焦虑症的针灸临床治疗及选穴特点探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5):175-176.
0引言
焦虑症是日常生活中最为常见的一种情感障碍性疾病,临床上多以心理疗法、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为主。近年来,随着新型药物的不断研发,多种新型抗焦虑药物出现,虽然可以取得一定疗法,但大多存在药物成瘾性,且服药后不良反应较多、价格高,导致药物治疗存在局限性[1]。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专家表示焦虑症可归为中医情志病范畴,采取针灸治疗的方式可达到较好的治疗效果,故临床上加大了对针灸治疗的研究力度。目前,针灸治疗焦虑症备受关注,本文通过回顾以往的针灸治疗效果,总结针灸选穴特点,以便为治疗焦虑症提供更多可靠的依据。
1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
1.1针灸治疗。针刺是当前治疗焦虑症的重要手法之一,也是疗效被认可的主要方法。近年来,多数报道以表明针刺诊治焦虑症的疗效显著。大部分患者在针刺治疗后需要应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分别进行HAMA评分及SAS评分,均可见患者的HAMA评分和SAS评分明显下降,提示其焦虑症状得以明显改善,与药物治疗相比,更具临床治疗优势,且不良反应相对较少。
1.2电针治疗。电针治疗是目前实施针灸治疗的常用手段。近年来,关于电针治疗的报道日益增多,多项研究已证实,利用电针,选择不同的穴位治疗可获得显著疗效。也有研究报道,电针选穴的不同会对临床疗效造成不同的影响,甚至与抗焦虑药物的临床疗效相差不大。故临床上对于电针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疗效仍然存在争议[2]。
1.3针刺艾灸治疗。就目前而言,临床上关于针刺艾灸治疗焦虑症的报道较少,仅有少数几位专家对其进行了研究探讨。资料显示,SAS评分超过60分的患者为中重度焦虑者,可给予安神醒脑针灸治疗,选择百会、四神聪及神庭等穴位,其中百会穴位可予以艾条回旋,其内关选择补法加灸,每隔1天进行1次治疗,共治疗15次[3]。研究发现,针灸、药物联合治疗比单纯西药治疗的效果好。也有学者表示,针灸联合耳穴治疗的效果较好,可取足三里、天枢、内关、太冲等穴位,同时针刺心门、肾门、神门及内分泌耳穴,其联合治疗的效果比单纯进行针刺治疗的效果更佳[4]。
1.4其他针灸治疗。耳穴治疗、穴位注射及其他针灸疗法在多篇文献中出现。文献资料显示,对于广泛性焦虑患者可进行耳穴治疗,主要取心门、神门、皮质下耳穴及其他耳穴,不予以贴压,5次为1个疗程,持续治疗3个疗程,其有效率达85.00%以上[5]。也可取交感、皮质下、神门、脑、心、肾、肝、胆等多个部位的耳穴进行治疗,联合黛力新持续治疗6周,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症状。
从以上针灸治疗法可以看出,针灸治疗的针灸治疗焦虑症的临床研究已进入一个全新的阶段。多数研究的设计比较严谨规范,多遵照随机分组研究,并有确切的诊断标准和疗效判定标准作为参考,其研究结果的可信度高。但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如研究样本量过小同时笔者也发现,同类研究观察样本量过小,或研究重复过多,研究不具规模综合性,导致其研究内容比较单一,且水平有待提升,致使研究出现瓶颈。
2针灸治疗的选穴特点分析
2.1针灸选穴的基本情况分析。多数文献报道显示,常规治疗体穴共37个,主要分布在人体的任脉、督脉、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足少阴肾经、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经外奇穴等。任脉上主要以水沟、中脘、膻中为主;督脉上主要以百会、神庭、风府、身柱等为主;手厥阴心包经主要以内关、间使为主;少阴心经主要以神门、少海、通里为主;足少阴肾经主要以太溪、照海为主;足厥阴肝经以太冲为主;足太阳膀胱经主要以心俞、肾俞、厥阴俞、命门、脾俞及申脉为主;经外奇穴者主要包括四神聪、安眠、印堂、鬼哭、太阳及五志。临床治疗过程中被选中频率最高的穴位依次为百会、内关、神门、三阴交、印堂、足三里、四神聪、太冲、神庭、安眠、心俞[6]。厥阴俞、风池、少海、水沟、天枢、脾俞命门、太溪、中脘曲池、膻中、合谷、鬼哭、通里、风府、太阳、五志、身柱等穴位次之。就目前而言,在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仍未形成一套具备系统性和科学性的选穴方案及治疗方案,需进一步研究探讨。
2.2针灸选穴的特点分析。突出穴位的特殊疗效:焦虑症进行针灸治疗的过程中需要选择的穴位量较多,但使用频次较多的穴位主要为百会、内关、神门,其频次大约在15-17次左右。以上三个穴位在全部相关文献中的出现频次高达50%以上。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心俞、神庭及安眠七个穴位的使用频率也比较高,其余穴位仅出现1、2次[7]。因此,治疗焦虑症可将百会、内关、神门四神聪、足三里、三阴交、太冲、心俞、神庭及安眠等穴位作为主穴,可获得明显的治疗效果。百会穴、内关穴及神门穴在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发挥着特殊疗效,至治疗的关键穴位。
突出情志疾病需从脑论治、从心论治的特点: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发现使用频次较高的腧穴主要集中在督脉、手厥阴心包经及手少阴心经上。督脉主要经头部的正中线,入络至脑。督脉属于阳脉之海,可连接人体的心、肝、脾、肾、冲任二脉。人体的脑部是元神之府,现代医学将脑部视作思维活动的重要场所,可主导人体的精神活动。督脉主要以百会穴、神庭穴、风府穴、上星穴等穴位为主,可对督脉经气起到较好的调节作用,具有开窍益智之功效。侧头部主要分布风池穴、悬颅穴及本神穴等多个穴位;头部以经外奇穴、阿是穴为主,其中经外奇穴以印堂穴、四神聪穴及安眠穴等穴位为主,可对脑部疾病产生直接作用,有效治疗焦虑症。临床上治疗焦虑症主要选择与脑息息相关的督脉穴与头部局部穴位,可充分充分焦虑症是精神类疾病,需将调节其脑部功能作为治疗原则[8]。中医学表示,心是五脏六腑的大主,也是精神的主导,而手少阴心经、手厥阴心包经均为人心,直接关系到人体的神明,对其穴位进行治疗可充分发挥其补益心气、宁心安神之功效。同时取内关,可充分发挥其宁心安眠、调神定志之功效;取背俞穴、心俞、厥阴俞可充分发挥其安神功效,进而体现中医学从心论治的特点。
强调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焦虑症是一种由多种原因所致的疾病,其病因以腑脏功能失调、气机失常为主,其病位以心、肝、肾、脾为主,其病机以阴虚、气滞、痰热为主。临床上进行针灸选穴的过程中将就变阵论治,不同的临床症状选择不同的穴位。
3 结论
百会、神庭、神门、内关等穴位是最为常见的重要穴位,在治疗焦虑症的过程中需从穴位的特殊作用、从脑论治、从心论治的特点出发,合理应用针针灸治疗法进行辩证论治,有益于为临床治疗焦虑症提高重要依据。
参考文献
[1]赵振海,陈晟,常静玲,等.辨“心、脑”治疗卒中后焦虑障碍针灸取穴思路探讨[J].中国针灸,2017,37(8):883-885.
[2]卢小叶,孙冰,文钱,等.针灸治疗焦虑症的选穴规律探讨[J].上海针灸杂志,2018,37(4):474-479.
[3]张洪,邓鸿,贾联斌,等.穴位音乐电刺激治疗焦虑症的临床多中心随机对照研究[J].针灸推拿医学(英文版),2018,16(1):33-37.
[4]陆妍,李琛,杜宇征,等.基于文献研究耳穴贴压治疗高血压病的选穴特点与原则[J].中国针灸,2017,37(7):779-783.
[5]乔丽,张耀.针刺治疗抑郁症机理及临床选穴探讨[J].中医外治杂志,2017,26(1):55-57.
[6]刘亮,余楠楠,牟明园,等.基于数据挖掘探讨针灸治疗抑郁症用穴特点及规律[J].世界针灸杂志,2015,25(4):32-37.
[7]罗霄,胡幼平,吴尧,等.针灸治疗原发性痛经随机对照试验的腧穴运用特点的文献探讨[J].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2015,38(1):120-123.
[8]王丹,刘晓佳,晏明熙,等.近10年针刺治疗原发性失眠的选穴用经特点及规律探讨[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88):101-103.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6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