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了解基于Blended Learning理念微信支持下的心血管内科新护士对规范化培训模式的评价。方法选取科室8名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采用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提炼主题。结果护士对基于Blended Learning理念微信支持下的规范化培训模式评价总结为4个主题,即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满足护士培训需求;微信公众平台模块基本涵盖培训内容,但有待整合;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使碎片化时间有效整合;微信公众平台有利于学习内容的复习与相关内容的回顾性分析。结论微信支持下的护士培训便捷有效,提高了护士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有利于护理临床思维的建立,但需加强微信公众平台模块设计的逻辑性及区分度,并且需不断寻求更加多样化的线上学习,以提升护士培训效果。
关键词:规范化培训;混合式学习;微信公众平台;质性研究;新护士
本文引用格式:朱莎,施颖,李凯.基于Blended Learning理念微信支持下的心血管内科新护士规范化培训模式的质性研究[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1):272-273.
0引言
Blended Learning,即混合式学习(BL),是指面对面的课堂学习(Face-to-Face)和在线学习(Online Learning,或e-Learning)两种方式的有机整合[1-2]。从学习者的学习需求,个性特征出发,针对不同的课程,在恰当的时间,对学习过程中涉及的学习者、教师、学习资源、学习活动、学习环境、技术支持等要素进行恰当地选择和组合,关注个体认知、技能与情感的变化与发展,及时调整教学与学习策略,以促进有效学习,深度学习,提高学习效果为目标的一种学习方式[3]。
1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采用立意取样法和资料“饱和原则”确定研究的样本量,当受访者的资料有重复的内容出现并且分析不出新的主题时,为资料饱和。于2018年10至11月,选取我科室8名新护士护士进行访谈,编码为N1-N8。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工作年限≤2年;③身体状况良好,没有认知行为障碍;④语言表达能力完整,自愿参与和配合完成本研究;⑤知情同意,愿意配合访谈。排除标准:①近1个月休长假;②2018年7月入职新护士。受访者的一般资料:男性2名,女性6名,年龄22-24岁,平均(22.83±0.69)岁;本科6人,研究生2人。
1.2方法。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现象学研究是用于描述研究对象的亲身经历和经验,并用归纳、描述的方法来理解对象对这种经历和经验的反应,最终明确现象的本质和含义的方法[4]。在本研究中将每位受访者称为个案,并以编码形式表述。
1.2.1资料收集方法:本研究采用面对面,半结构式深度访谈法收集资料,用预先设计的访谈提纲作为指导进行资料收集,以避免因遗漏而影响资料的完整性。访谈前让受访者了解研究目的及过程,承诺自愿、保密为原则,并告知其现场录音的必要性,同时签署知情同意书。双方约定时间,在单独空间内接受访谈。根据研究目的,通过查阅文献、资料,咨询专家制订访谈提纲,访谈提纲内容为:①面对面集中培训结合微信公众平台是否能够满足你的培训需求?②微信公众平台的内容是否能够契合临床护理工作要求?③微信公众平台的10个内容模块是否可行?④通过微信公众平台的培训,效果如何?⑤微信公众平台是否能够与面对面集中培训相匹配?根据访谈对象的回答,逐渐深入访谈,使受访者更好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感受。访谈中可根据受访者的具体情况灵活调整访谈的顺序和方式,鼓励受访者发表自己的观点,对受访者的作答予以尊重,不给予评价和暗示,适时追问,澄清和确认。每次访谈20-30 min[5]。
1.2.2资料分析方法:每次访谈结束后及时转录,在MACQDA10.4软件上运用Colaizzi分析方法,即转录、编码、类属分析、描述和组织提取主题的方法,整理并分析所获得的访谈资料,使资料更系统化、条理化。采用现象学7步分析法分析资料:①仔细阅读所有访谈记录;②析取有重要意义的陈述;③对反复出现的、有意义的观点进行编码;④将编码后的观点汇集;⑤写出详细、无遗漏的描述;⑥辨别出相似的观点,升华出主题概念;⑦返回被访者处核实求证,反复分析,并将结果进行比较,进而逐步总结归纳主题。
2结果
通过访谈、资料分析,总结出4个主题。
2.1主题一。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满足护士培训需求。所有受访者均认为,混合式学习模式能够极大地满足新护士培训的需求。如个案N2和N7:“我去年上班,体验了传统的集中培训,以及今年有微信公众平台参与的培训。单纯传统的培训模式限制,在内容上就会比较集中,内容又不一定就是我需要的。而今年的公众号内容的推送,让我获取了更多的临床护理知识。”个案N1.3.5.6:“从上学就是面对面的授课模式,现在科室有了公众平台参与培训,让我更有学习的兴趣了,因为都是很多都是我需要的知识,而且还能留言,把需求及时发出。”个案N4:“公众平台推送的内容除了与每月学习计划相匹配外,还能学习到法律、不良事件的分析、护理评估的策略等等内容,非常实用[6]。”
2.2主题二。微信公众平台模块基本涵盖培训内容,但有待整合。微信公众平台模块的设立内容得到了所有受访者的认可,但需进一步整合。如个案N2.4:“模块设立的已经很全面了,但是在学习中会感觉稍显杂乱,是否可以进行整合?比如依照亚专科、依照护理程序等等”个案N3:“内容涵盖很全面,但感觉模块的区分度有些不够明确,比如‘评估’其实涵盖‘血化验’及‘疾病基础’,而‘案例分析’也与‘护法’中的案例可能有所重叠。在设立模块的时候,更清晰一些就更好啦!”
3讨论
3.1微信支持下的护士培训,使护士学习变得便捷有效。面对面授课与微信公众平台线上学习相结合的混合学习模式,利用微信公众平台的移动便携,即可无时无刻、无处不在的进行泛在学习,可有效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护士可以随时随地“亲临”课堂,并且这种结合混合教学模式实现了对课前课中课后各教学时间点的无缝对接,学习任何培训信息;学习时间和空间不受限制,可以在需要某些知识的时候利用零碎时间马上进入学习。由于医学是不断更新的,护士也需要不断学习新的内容、新的知识,而公众平台的即时性,消息可即时的无差错的发送到手机端,新护士对信息化培训形式的接受能力极强,而且匹配新护士对培训途径的需求,极大地提升了新护士的培训学习效率。
3.2微信支持下的护士培训,提高了新护士学习兴趣及主动性。有需求才有学习的动力,而微信支持下的新护士培训,极大地满足了他们的培训需求。同时,由于集中培训时间过长,内容过多等原因,极容易使新护士产生疲惫感、逆反心理,而削弱了对培训的积极性。相对于传统一对多的课堂灌输式教学,护士们更愿意接受网络性、全时性、多样性、交互性强的教学模式[7]。
4结论
有混合式学习经历的学员,不仅拥有混合式学习需要的网络使用能力,而且更容易适应混合式学习的环境。对于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引入混合式学习,其应用和推广是可行的,并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的。可以探索不局限于微信公众平台,寻求更加多样化的线上学习,以提升新护士培训效果。
参考文献
[1]詹泽慧,李晓华.混合学习:定义、策略、现状与发展趋势——与美国印第安纳大学柯蒂斯·邦克教授的对话[J].中国电化教育.2009,(12):1-5.
[2]李克东,赵建华.混合学习的原理与应用模式[J].电化教育研究.2004,(7):1-6.
[3]孟小燕.混合式学习环境下提升学习效果的相关策略研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8.
[4]刘义兰,王桂兰,赵光兰.现代护理教育[M].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289-296.
[5]张晓曼,张瑶,王海霞,等.移动互联网学习环境下微信平台支持的非医学专业大学生心肺复苏培训满意度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8,18(90):3-4+36.
[6]张英俊,李清勇,王公仆,等.基于Python语言的“算法分析”课程设计——以动态规划算法为例[J].工业和信息化教育,2019(03):63-68.
[7]傅莺莺.微信平台在重症医学科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019,27(05):60-61.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6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