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7:38: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08例,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未实施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患者归为观察组,每组各54例。对比两组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各项手术指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可较好地避免甲状旁腺受到损伤,进一步提高手术的准确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了患者的恢复速度,值得临床的广泛应用与推广。

关键词:甲状腺切除术;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

本文引用格式:刘成敏,王维帅.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102):17-18.

Clinical Value of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in Thyroidectomy

LIU Cheng-min,WANG Wei-shuai*

(Department of General Surgery,P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Pizhou,Jiangsu,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clinical value of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in thyroidectomy.Methods One hundred and eight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yroidectomy in our hospital from December 2016 to December 2018 were selected.The patients who underwent thyroidectomy from December 2016 to November 2017(without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were divided into control group and those who underwent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 from December 2017 to December 2018(with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s)were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There were 54 cases in each group.The operation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observed and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indexes and complications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better than those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Conclusion In thyroidectomy,the functional prote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is of high clinical value.It can avoid parathyroid gland injury,further improve the accuracy of operation,minimize the incidence of postoperative complications,and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recovery rate of patients.It is worthy of wide clinical application.

KEY WORDS:Thyroidectomy;Parathyroid;Functional protection

0引言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发病率呈快速上升的趋势,尤其是甲状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显著增加,甲状腺恶性肿瘤是较为常见的恶性肿瘤,约占全身恶性肿瘤的1%[1],部分患者症状隐匿且不典型,容易漏诊,该疾病如不及时进行治疗,就会导致患者声音嘶哑、呼吸困难、Horner综合征等情况出现[2]。对于需要通过手术来治疗该类疾病的患者,良性疾病临床常用甲状腺切除术[3];恶性肿瘤患者,除未分化癌以外,需进行甲状腺切除术或加做颈部淋巴结清扫术,根据肿瘤的病理类型和侵犯范围的不同,其手术方法也不同,但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甲状腺切除术中,易误将甲状旁腺摘除,从而造成患者出现严重的低血钙现象,发生低血钙性手足搐搦,甚至因喉和膈肌痉挛而造成窒息,极大的威胁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4]。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运用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可最大程度减轻手术对患者的伤害,并可较好地降低患者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5]。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说法的准确性,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08例,以分组对比的方法,探究了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12月至2018年12月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08例,纳入标准:(1)患者相关资料齐全,均属于知情参与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2)患者依从性较高,可充分配合相关治疗。排除标准:(1)患者存在严重精神疾病以及其他不能配合治疗的患者。(2)患者相关疾病较为严重,以及严重威胁生命健康安全。(3)其他不适宜参加此次研究者。将2016年12月至2017年11月(未实施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患者归为对照组,将2017年12月至2018年12月(实施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患者归为观察组,每组各54例。其中,对照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4例,年龄35~79岁;观察组中有男性31例,女性23例,年龄34~81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接受甲状腺切除术,手术步骤主要包括:于患者颈前胸骨切迹上一横指顺皮纹方向做一个3~5 cm的弧形切口,切开皮肤及皮下组织,游离皮瓣,切开颈白线,分离舌骨下肌群,将肌肉组织向外牵开。充分暴露甲状腺腺叶,对上极和(或)下极血管进行结扎。牵开腺体,对甲状腺进行切除。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其主要内容包括:(1)精细化解剖甲状腺被膜及遵循甲状旁腺的1+X原则,在游离上极时应将重心放在上极血管的膜内分支处,在游离下极时,也应注意下极血管的膜内分支处,避免主干血管结扎,在游离甲状腺被膜时,需要仔细进行观察,在充分掌握以及辨认甲状旁腺后,方可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在手术中应当保留甲状旁腺表面膜结构,把术中发现的每一枚旁腺都当做唯一一枚对待;(2)在操作过程中应当谨慎仔细,尽量避免对甲状旁腺及周围临近组织进行钳夹或电凝等操作,避免对甲状旁腺或甲状旁腺的血液供应造成相关损伤;(3)在完成甲状腺叶切除后,应当及时对患者的快速病理情况进行评估,探究是否应当对淋巴结进行清扫,需要注意的是,在清扫过程中应当仔细谨慎,对甲状旁腺及周围血管、喉返神经进行原位功能性保护,防止仅物理形态的保留而事实上功能已丧失。

1.3观察指标

观察对比两组患者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

以统计学软件SPSS 18.0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表示计数资料,以2进行检验;(±s)表示计量资料,并以t进行检验,P<0.05表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各项手术指标对比


经临床观察后发现:观察组患者的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情见表1。


\

 

2.2两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对比

经临床观察后发现:观察组与对照组均出现1例(1.85%)创口感染,而对照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共发现6例(11.11%),组间对比,存在明显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详见表2。

\

 

3讨论

甲状腺切除术适应于:(1)恶性甲状腺结节;(2)良性甲状腺结节>4 cm、压迫气管出现呼吸困难、压迫食管出现吞咽困难、结节突出影响美观;(3)甲状腺结节的良恶性难以判断,在通过密切观察发现结节增长较快,或B超引导下穿刺及术中切除可疑甲状腺结节送快速病理检查证实为恶性者。对于这些疾病的治疗,临床常用甲状腺切除术进行治疗[6-7],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可选择甲状腺全切或部分切除术,并可根据病理性质决定是否进行淋巴结清扫。但在临床中发现:该手术在操作过程中,容易发生误切除甲状旁腺的事件,从而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不仅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更影响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

甲状旁腺通常有4个,左右各1对,为扁平形或卵圆形,呈黄、红或棕红色[8-9]。甲状旁腺是较小的内分泌器官,其主要通过分泌甲状旁腺激素(Parathyroid Hormone,PTH)来调节钙和磷的平衡,故甲状旁腺的靶器官是骨与肾[10]。一旦甲状旁腺素分泌不足,可引起血钙下降,出现手足搐搦症;功能亢进时则引起骨质过度吸收,容易发生骨折。而甲状腺切除术中往往需功能性保留全部或部分甲状旁腺,以便维持患者所需的生理功能。一旦甲状腺切除术中,误将患者的甲状旁腺全部切除或仅物理形态的保留未做功能性保护,就会造成患者的血钙出现异常情况。一旦出现此类情况,就会导致患者出现一系列不良症状。如何精准对甲状腺进行切除且功能性保护甲状旁腺,避免甲状旁腺受到损伤或仅物理形态的保留是临床需要思考的问题。

据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运用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可最大程度地减轻手术对患者的伤害,较好地避免了甲状旁腺受到损伤,并可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促使患者获得较好的恢复。为了进一步验证该说法的真实性及准确性,本次研究选取在我院接受甲状腺切除术的患者108例,以分组对比的方法探究了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相关研究结果显示:在甲状腺切除术中运用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观察组患者的手术操作时间、总住院时间、术中出血量均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也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较好地反映了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确切,可有效避免甲状旁腺受到损伤或仅物理形态的保留,并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与相关研究结果一致。通过分析可知:主要是因为甲状旁腺形态较小,在临床中不易辨认易出现误切,或损伤甲状旁腺的血供等,从而对患者的健康造成威胁,而通过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可较好地避免甲状旁腺受到损伤,并可最大程度降低术后的并发症发生率,最大程度确保了患者的健康。

综上所述,在甲状腺切除术中,甲状旁腺功能性保护手术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较为确切,通过该方法可最大程度避免甲状旁腺功能受到损伤,较好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几率,有效提高了手术效果,并有效防止了各类并发症的发生,提高了患者的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赵金来.术前各类型甲状旁腺分型在甲状腺癌开放性手术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实用癌症杂志,2018,33(11):130-132.
[2]倪帮高,麦刚,刘航,等.甲状腺癌再手术中甲状旁腺损伤及功能保护方法[J].中华内分泌外科杂志,2018,12(4):300-303.
[3]宋小康,李兴华,毛常青,等.纳米碳甲状旁腺负显影辨认保护技术在甲状腺癌手术中的应用[J].海南医学,2017,28(21):3548-3550.
[4]由法平,孙爱辉,卜庆敖,等.改良Miccoli手术在全甲状腺切除术中对甲状旁腺保护研究[J].中华肿瘤防治杂志,2017,24(13):912-915.
[5]Luo Han,Zhao Wanjun,Yang Hongliu,et al.In Situ Preservation Fraction of Parathyroid Gland in Thyroidectomy:A Cohort Retrospective Study[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docrinology,2018,20(3):1-7.
[6]杨猛,张凌,黄林平,等.无自体移植的甲状旁腺全切除术在难治性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中的应用[J].中国现代普通外科进展,2017,20(5):342-345.
[7]王兴,朱一鸣,黄辉,等.甲状腺癌术中甲状旁腺误切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7,37(9):1031.
[8]柳卫.《2018美国甲状腺学会关于成人患者术后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症的诊断、预防及管理的声明》解读[J].重庆医科大学学报,2018,43(12):12-14.
[9]王妍,金铮,韦学英,等.甲状腺外科手术中保护甲状旁腺功能的临床分析[J].医学美学美容旬刊,2015,24(3):220.
[10]韩彬,朱丽璋,李朋,等.甲状腺全切除术后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减退危险因素分析[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8,38(6):643-645.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3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