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自我养生保健推拿在疲劳型亚健康状态调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6:36: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观察自我养生保健推拿对疲劳型亚健康的临床疗效。方法60例疲劳型亚健康门诊就诊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观察组采用自我养生保健推拿进行调治,30min/次,1-2次/天。对照组口服补中益气丸,3次/天。30天后评价两组患者的疲劳视觉模拟评分情况。结果两组的疲劳视觉模拟评分较治疗前均降低(P<0.05),但观察组降低较对照组更为显著(P<0.05)。结论自我养生保健推拿对疲劳型亚健康具有理想的调治效果,值得推广。

关键词:亚健康;疲劳;自我推拿

本文引用格式:凌春燕,雷龙鸣.自我养生保健推拿在疲劳型亚健康状态调治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86):203,206.

0引言

亚健康状态是一种既非疾病又非健康的生理状态,是由健康向疾病过渡的中间状态。目前,处于亚健康状态的人群越来越多。由于亚健康有向疾病转变的趋势,因此,有必要对之进行积极的医学干预。笔者采用向疲劳型亚健康状态人群推广自我养生保健推拿的方法去调治疲劳型亚健康状态,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将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参考《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中关于亚健康及疲劳型亚健康的定义及诊断建议[1]拟定疲劳型亚健康状态的诊断标准。①持续存在的躯体或(和)精神疲劳,持续时间达3个月以上,期间疲劳症状可有轻重程度之不同。②无明确的原发疾病(如失眠)或生理状况的改变(如身体意外伤害)。③各系统检查无明确疾病诊断或虽有明确疾病诊断但与疲劳症状不构成因果联系。选择2018年10月至2019年5月在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推拿科门诊符合疲劳型亚健康诊断标准的60名就诊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30例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4-58岁,平均(45.70±8.53)岁。对照组30例中,男10例,女20例;年龄20-59岁,平均(43.48±9.9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

1.2方法

1.2.1观察组


采用如下自我养生保健推拿方法。每次约30分钟,1-2次/天,早晚进行,共30天。

(1)热搓手:双手掌面相对搓擦及一手掌面与另一手掌背搓擦3 min左右。对搓力度宜大,速度稍快,以双手出现热感为准。

(2)拳揉膻中:右手半握拳,握拳时伸直掌指关节,食、中、无名及小指第一指间关节屈曲呈弧面,将此弧形面置于膻中穴,左手自然放在右手手背上,双手配合揉之,揉时配合按法,使局部产生酸痛或刺痛感。每次2 min。

(3)揉腹:右手握拳,左手置于右手手背,用右手拳心揉腹部,以脐为中心,揉脐中及其周围部位,时间2 min左右。

(4)按摩肾区:肾区在脊柱两侧近脊柱与脐相同水平区域。双手掌置于肾区向上提按,配合揉法,操作8-12遍。
(5)掌推命门:左手置于右手手背,用右手掌推命门穴8-12遍至局部微微发热。

(6)按揉太溪、太冲、三阴交,叩击足三里:取坐位。以操作左侧穴位为例,下肢屈曲内收。双手拇指叠置后按揉太溪、三阴交穴,太冲穴用一手拇指按揉即可,也可以用食指或中指按揉、勾点太冲穴,至局部酸痛或酸胀。每穴约1 min。然后屈膝立起小腿,握拳用拳之小鱼际侧叩击同侧足三里穴1 min左右,至局部酸痛或酸胀。按揉太冲穴以局部有酸痛感为佳。

(7)揉搓足心,叩击足底:仍取坐位。以操作左侧足部为例,左下肢屈曲内收,暴露足底,右手鱼际揉按左侧足心涌泉穴处,至局部有微微发热感。然后用右手小鱼际近掌根处搓擦足心,同样使之微微发热。然后用拳击法反复叩击足底2 min左右。右侧足底用左手操作。

(8)叩击大腿及小腿内侧:取坐位。屈膝内收小腿。双手握拳,用双手拳心同时或交替叩击大腿及小腿内侧面,上下往返叩击8-12遍至局部微微发热。

(9)拍打、叩击上肢内侧与外侧:一手虚掌拍打法或握拳拳心叩击法,操作于对侧上肢的内侧与外侧,上下来回操作8-12遍。

(10)叩击、拍打臀部及大腿与小腿外侧:用双手拳心叩击或双手虚掌拍打,同时操作于双侧臀部及大腿与小腿外侧,上下来回操作8-12遍,操作完后以全身微微汗出为佳。

1.2.2对照组

口服补中益气丸(北京同仁堂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制药厂,生产批号:1086190),6 g/次,3次/天,连续30天。

1.3观察指标

采用国际通用的视觉模拟评分法,对受试者在最近1周来最感疲劳的疲劳程度用数字描述出来。这些数字被均匀标记在一条直线上,由0,1,2……10共11个数字组成,日子左端的“0”表示无疲劳感,最右端的“10”表示无法忍受的疲劳感。

1.4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 17.0版的统计学软件进行处理。

2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疲劳视觉模拟评分及其比较见表1。由表1可知,两两组治疗前后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两种治疗方法均能降低疲劳评分。治疗后两组疲劳评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提示观察组采用的治疗方法降低疲劳评分较对照组更为显著。


\

 

3讨论

亚健康状态有诸多临床表现,尤以疲劳最为常见、发生率最高[2]。目前,针对疲劳型亚健康的中医干预手段主要有几个方面,包括中药内服[3]、针灸[4]、推拿[5],还有传统的运动疗法[6]等。相对于上述这些方法,自我推拿更具优势,居家即可采用。从本临床观察结果来看,自我推拿较口服补中益气丸疗效更好。

中医学认为,当人处于脏腑功能协调、气血调和的“阴平阳秘”状态时就不容易生病。人体生病归根到底就是脏腑、经络功能的失调。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沟通于脏腑与体表之间,将人体五脏六腑联系成为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只要采用适宜的良性刺激刺激与脏腑相关的经络、腧穴都可以发挥调整作用,都可以防病治病。本临床观察中观察组所采用的自我养生保健推拿方法主要集中在四肢及躯干部重要经络与穴位上的操作,因此,它可以通过经络系统的整体调节作用来调节脏腑功能、调和全身气血,从而发挥全身养生保健作用,达到调治亚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中华中医药学会.亚健康中医临床指南[M].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6:10.
[2]曾文颖,谢晓磊,徐志兰.678例亚健康疲劳患者发病及中医证候分布特点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34(10):1278-1280.
[3]骞芳,范铁兵,樊新荣,等.丹灵芪刺饮治疗假日后疲劳型亚健康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5,21(6):766-767,771.
[4]郭大畅.温针灸华佗夹脊穴治疗亚健康临床观察[J].上海针灸杂志,2017,36(8):72-974.
[5]雷龙鸣,黄锦军,唐宏亮,等.背部循经推拿干预亚健康疲劳状态的临床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6,34(5):1034-1036.
[6]张聪,廖艳,张煜,等.习练八段锦对疲劳性亚健康人群中医症状改善作用的队列研究[J].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中医临床版),2013,20(6):6-9.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26.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