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两种不同形式的医养融合服务在养老机构中应用效果比较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发布时间:2018-12-17 16:12:55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 探索两种不同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在养老机构中应用效果。方法 将上海市安亭社会福利院和上海市嘉定区安亭镇方泰敬老院符合入组标准的 140 名老年人分为 2 组研究对象,分别实施两种不同形式的医养融合服务,12个月后采用自制老年人基本情况调查表、老年抑郁量表(GDS)、日常生活能力量表(ADL)、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及纽芬兰纪念大学幸福度量表(MUNSH)对两组老年人进行评估,比较应用效果。结果 (1)12 个月末时,安亭社会福利院组 GDS、ADL、SSRS、MUNSH 评分优于方泰敬老院组(P<0.05);(2)与入组时比较,安亭社会福利院组在干预 12 个月末评估时 GDS、ADL、SSRS、MUNSH 评分均有明显改善(P<0.05);而方泰敬老院组未发现该现象(P>0.05);(3)相对于方泰敬老院,安亭社会福利院老人在干预 12 个月后,其 ADL 及GDS 评分显著降低,同时,MMSE 及 MUNSH 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结论 “整合照料”模式对慢性病控制更有效,在日常生活质量、抑郁指数及幸福指数的评价指标上均优于“联合运行”模式。

关键词:医养融合;养老机构;应用效果

本文引用格式: 查鹰 , 葛琴英 , 尤诚刚 . 两种不同形式的医养融合服务在养老机构中应用效果比较 [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8,18(76):247-248.

0引言

2013 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养老服务业的若干意见》第一次明确提出“医养融合”发展的概念 [1]。所谓“医养融合” 就是医疗卫生资源进入养老机构、社区和居民家庭,与养老资源相互融合、相互促进,以满足老年人在养老过程中的医疗卫生服务需求,进而提升养老的整体服务水平。主要在传统的生活护理服务、精神心理服务、老年文化服务的基础上, 更加注重医疗康复保健服务,涵盖医疗服务、健康咨询服务、健康检查服务、疾病诊治和护理服务、大病康复服务以及临终关怀服务等 [2]。

目前各地通过政府试点、机构探索、社会协作等方式,在加强医疗资源和养老资源融合发展方面,主要形成 3 种医养融合的模式:一、“整合照料”模式:即由单一机构提供医养融合服务,养老机构自身设立内设医疗机构,开展老年医疗护理服务。二、“联合运行”模式:即养老机构与医疗机构合作, 建立双向转诊机制,由综合性医院提供医疗服务,养老机构提供康复期或稳定期的护理服务。三、“支撑辐射”模式:即社区养老服务中心与医疗机构或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合作,为居家社区老年人提供健康服务 [3]。

本研究通过对安亭镇方泰敬老院和上海市安亭社会福利院分别采取两种不同的医养融合模式,探索 12 个月后对研究对象在基本健康状况(医疗服务数量、慢性病的管理率、控制率、外出就诊率等)、日常生活质量、抑郁指数及幸福指数等进行分析比较,评估不同医养融合模式在养老机构中运用的效果。

1对象和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 年 1 月 -12 月入住安亭镇方泰敬老院、上海市安亭社会福利院的年龄在 75-90 周岁之间的老人,生活有一定自理能力,无明显智力损伤、能表达自己主观意识的,并纳入慢性病(高血压、糖尿病)管理系统的老人。

1.2方法

1.2.1方泰敬老院采取“联合运行”的医养融合模式
服务主体: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下属的分中心团队医生及公共卫生人员。
服务内容:1)门诊医疗及代配药服务;2)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纳入慢性病管理系统。服务时间:每周二、四(全天)、每周一、三、五 ( 下午 )。

1.2.2安亭社会福利院采取的是“整合照料”的医养融合模式

服务主体:安亭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委派入住上海市安亭社会福利院内设医疗机构的福利院医疗团队。

服务内容:1)门急诊医疗和代发药服务;2)对患有高血压、糖尿病的老人纳入慢性病管理系统;3)健康档案:每人建立 1 份健康档案、每年 1 次健康体检服务;4)康复服务:群体康复和个体康复;5)健康教育:每月 1 次健康知识讲座;每季度 1 次健康快车咨询活动;每年 2 次护理人员专业知识技能培训;6)精神关爱、临终关怀服务:A、爱心天使:每月 1 次百岁老人结对服务及老人生日会,提供健康检查、健康咨询;B、心与心交流:每月 1 次老人茶话会、家属联谊会,了解老人及家属在医疗保健方面的需求;C、夕阳物语:每季度 1 次心理专家心理知识讲座。服务时间:提供 24 小时医疗康复保健服务(夜间配备 1 名医师值班)。

1.3干预时间
开展医养融合服务时间为 2017 年 1 月至 2017 年 12 月。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 IBM SPSS 19.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中, 符合正态分布的以均数 ± 标准差表示。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在方泰敬老院中,相对于入组前,干预 12 个月后的各项评分未见明显差异(P>0.05),见表 1。

\

2.2在安亭社会福利院中, 相对于入组前,干预 12 个月后的 ADL 及 GDS 均显著降低,而 MUNSH 评分显著升高
( P< 0.05),MMSE 评分未见明显差异( P> 0.05), 见表 2。

\

2.3两组老年人在年龄、文化程度、民族、宗教信仰及慢性病患病情况等基本资料方面无明显差异(P>0.05)。相对于方泰敬老院,安亭社会福利院老人在干预 12 个月后,其ADL 及 GDS 评分显著降低,同时,MMSE 及 MUNSH 评分均显著增高(P<0.05),而入组前各项评分无差异(P>0.05)

结 论

研究表明“整合照料”医养融合服务模式与“联合运行” 医养融合服务模式相比,“整合照料”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在对慢性病控制率更加理想,并发症发生率低,老年人外出就诊及住院率也低;同时在日常生活质量、抑郁指数及幸福指数的评价指标上均优于“联合运行”医养融合服务模式;“整合照料”模式对于养老机构的护理人员的业务提升有很大的帮助,它更多得到养老机构从业人员、老人及老人家属的认可,取得的社会效益更多。当然,“整合照料”模式相对与“联合运行”模式而言,其投入的医疗成本更多,各养老机构根据医疗资源情况采用不同的医养融合服务模式,重视人才队伍的建设和合理配置人力资源,提高自身管理水平,政府相关部门发挥主导作用 [4],完善养老、医疗保险制度及人员的福利待遇等,促进医养融合的不断推进,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促进社会“健康老龄化”。

卫生部的统计数据显示,我国 60 岁以上老年人慢性病的患病率是全部人口的 3.2 倍,老年人消耗的医疗费是全部人口平均消耗卫生资源的 1.9 倍 [5]。目前养老机构大多只能提供一般生活照料,一些条件好的养老机构也只配备简单的医疗设施,不能满足老年人医疗服务的需求,医疗机构和养老机构之间互相独立,而慢性病以医院治疗为主,导致费用支出高,医疗保险资金压力大,使老年人经常不得不在家庭、医院和养老机构之间往返。医养融合的养老模式可以打破医疗与养老之间的分割,统筹解决养老机构医疗服务能力不足 [6], 有效解决老有所养、老有所医的问题,节省大量的照料成本和医疗开支,解决医疗卫生与养老服务之间互不相接的现状,是促进“健康老龄化”、提高养老服务的总体水平的重要途径,提高了老年人的整体健康水平和改善了老年人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刘 华 . 关于上海推 进“医养融 合”的思考与建议 [J]. 科学发展 ,2014,5(66):97-105.
[2]医养结合成老龄化社会重要养老模式 [EB/OL]. 中国养老信 息 ,2013[2015-03-22].http://www.yanglao120.com/view/1829.htmL[3]医养结合 : 养老新模式 政策需给力 [EB/OL]. 人民政协网 : 人民 政 协 报 ,2014[2015-03-22]. http://www.rmzxb.com.cn/sy/ yw/2014/09/29/386394.shtmL.
[4]刘清发 , 孙瑞玲 . 嵌入性视角下的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初探 [J]. 西北人 ,2014,6(35):94-97.
[5]赵晓芳 . 健康老龄化背景下“医养结合”养老服务模式研究 [J]. 蘭州学刊 ,2014,9:129-136.
[6]王素英 , 张作森 , 孙文灿 . 医养结合的模式与路径 [J]. 社会福利 ,2014.

《两种不同形式的医养融合服务在养老机构中应用效果比较论文》附论文PDF版下载:
http://www.lunwensci.com/uploadfile/2018/1217/20181217041323795.pdf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2.html
本文标签: 医养融合 ,养老机构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