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ci论文 - 至繁归于至简,Sci论文网。 设为首页|加入收藏
当前位置:首页 > 医学论文 > 正文

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论文

发布时间:2020-08-27 15:48:20 文章来源:SCI论文网 我要评论














SCI论文(www.lunwensci.com):

摘要:目的探究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56例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变化以及治疗前后的血气分析指标变化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明显好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都有所下降,但是实验组明显低于对照组;治疗后,两组患者的PaO2(氧分压)都上升,PaCO2都下降,但是实验组的PaO2明显高于对照组,PaCO2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CU病房当中采用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对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提高PaO2,降低PaCO2,具有较高的利用价值。

关键词:ICU;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急性心功能衰竭;临床价值

本文引用格式:黄中坚.重症监护病房(ICU)中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77):87-88.

0引言

急性心功能衰竭的起病比较急,病情比较严重,如果不及时进行治疗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造成影响[1]。本研究主要探究ICU中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具体如下。

\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56例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为研究对象,选取的时间范围为2016年7月到2018年6月,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2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采用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对照组患者男性17例,女性11例,年龄41~86岁,平均(66.74±8.12)岁;患病类型:冠心病14例,高血压心脏病7例,尿毒症4例,其他3例;按照Killip标准[2],心功能衰竭Ⅱ级6例,Ⅲ级13例,Ⅳ级9例。实验组患者男性18例,女性10例,年龄42~87岁,

平均(67.02±8.43)岁;患病类型:冠心病13例,高血压心脏病8例,尿毒症3例,其他4例;按照Killip标准,心功能衰竭Ⅱ级7例,Ⅲ级11例,Ⅳ级10例。纳入标准:所有患者符合急性心功能衰竭的诊断标准[3];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入组,同意并签字;研究经过病理委员会同意。排除标准:患有全身感染性疾病患者;中途退组患者。比较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患病类型等一般资料,具有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进行止咳、祛痰、抗感染、纠正电解质、降压等常规治疗。

对照组患者给予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氧气的流量设置为2.5 L/min。

实验组患者进行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患者取平卧位,选择S/T模式,佩戴面罩,注意保持密封性。吸气压控制在6~12 cmH2O,只有以2个单位进行递增,达到18,呼吸频率保持在16次/min。氧流量设置在3~8 L/min。治疗的过程当中可以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置参数。

1.3观察指标

(1)治疗效果[4]:显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恢复正常,临床症状消失);好转(生命体征基本平稳,临床症状缓解);无效(患者的生命体征没有变化,临床症状没有缓解甚至加重)。计算有效率,有效=显效+好转。(2)心率和呼吸频率:对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进行测量,进行比较。(3)血气指标变化:记录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PaO2和PaCO2的变化,进行比较。

1.4统计学方法

统计数据采用SPSS 20.0展开整理分析,计量资料均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2检验,若(P<0.05)则可认为本次研究两组间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比较


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比较详见表2。

2.3两组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的血气指标变化比较详见表3。

\

 

3讨论

急性心功能衰竭会导致患者由于肺间质和肺泡水肿对肺脏的换气功能造成障碍,患者会出现呼吸肌疲劳和低氧血症,患者的心脏负荷加重、心率和呼吸加快、血压上升,对患者的身体造成不利影响。由于患者的预后比较差,需要对患者进行有效的辅助呼吸。临床上采用的低流量持续吸氧治疗会对患者造成一定的创伤,引发并发症,治疗效果不佳。

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是近年来临床上常用的一种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治疗方式,可以提供吸气压力支持,帮助减少起到阻力,增强呼吸的深度和吸气量,促进肺泡当中的氧气在血液中扩散,改善患者氧气分布不均,改善机体缺氧。另外还可以增加患者的肺容积,防止肺泡萎缩,促进血液排放二氧化碳,改善肺弥散功能,避免二氧化碳残留过多加重患者的心功能衰竭[5]。

本研究主要探究ICU中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治疗急性心功能衰竭的临床价值。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说明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能够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原因可能是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可以减少呼吸肌做功,增加肺泡内的压力,减少肺泡内渗,减少静脉血回流,减轻心脏的负荷,从而改善心功能衰竭的症状,提高治疗效果。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可以降低患者的心率和呼吸频率,原因可能是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降低心脏负荷,改善气体交换,提高动脉血氧分压,改善心肌缺血,提高心脏功能,降低患者的心率;另外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还可以减少肺毛细血管液体渗出,帮助通气,提高血氧含量,帮助改善患者呼吸困难。研究结果还显示,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还能够改善患者的氧分压和二氧化碳分压,原因可能是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可以缓解呼吸肌疲劳,降低呼吸消耗,改善肺换气功能,促进肺间质液和肺泡液回流人肺静脉管腔,帮助降低氧消耗和二氧化碳的产生量[6]。

综上所述,无创性双水平气道正压呼吸机对ICU中急性心功能衰竭患者的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改善心率和呼吸频率,降低氧消耗和减少二氧化碳的产生,具有很高的利用价值。

参考文献

[1]尤振辉.急诊ICU中急性心衰合并呼吸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民康医学,2016,28(20):21-22.
[2]贾金瑞.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尿酸浓度、Killip分级对死亡的预测价值[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18,24(2):28-31.
[3]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专家组.急性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J].中国心血管病研究,2011,9(2):81-97.
[4]陈建军.无创呼吸机治疗在急性心力衰竭合并呼吸衰竭急诊ICU中的应用效果[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17(86):138,141.
[5]胡小琴.无创机械通气治疗ICU重症心力衰竭的临床效果[J].系统医学,2018,3(11):65-66,69.
[6]仝小蓉.急诊重症急性左心衰竭患者应用无创呼吸机模式治疗的疗效评价[J].中国医药指南,2017,15(14):44.

关注SCI论文创作发表,寻求SCI论文修改润色、SCI论文代发表等服务支撑,请锁定SCI论文网!
文章出自SCI论文网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lunwensci.com/yixuelunwen/22514.html

发表评论

Sci论文网 - Sci论文发表 - Sci论文修改润色 - Sci论文期刊 - Sci论文代发
Copyright © Sci论文网 版权所有 | SCI论文网手机版 | 鄂ICP备2022005580号-2 | 网站地图xml | 百度地图xml